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集:黄宗羲夷夏观的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集:黄宗羲夷夏观的思想根基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质论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命题。黄宗羲在《留书·文质》中,首先批评苏洵的文质论说。黄宗羲的夷夏观立足于汉唐儒学文质论的传统,是一种开放互动的思想体系。因此,当明清易代之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逐渐进入繁荣盛世,在黄宗羲的夷夏观中,他也会认可康熙这位“后圣”。既然“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了,那么黄宗羲晚年认同清廷,自然是其以文质论为立论根基的夷夏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集:黄宗羲夷夏观的思想根基

文质论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命题。其最初出自于《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反映了孔子观念中的理想君子人格形象。

黄宗羲在《留书·文质》中,首先批评苏洵的文质论说。[8]苏洵认为,“忠”、“质”、“文”是单向的演进过程,因为人都“喜文而恶质与忠”,所以不会出现历史退化现象。黄宗羲则认为不对,他把从“忠”到“文”的演进,称为“圣王救世之事”;但同时又揭示出“喜质而恶文”,是“凡人之情”。因此,在“圣”与“情”的交互影响下,“文”与“质”不断迭变,实际上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他进一步分析道:

人徒见宫室棺椁舆服俎豆之制,吉凶相见馈食之礼,殷之时备于夏,周之时备于殷,遂以为自忠而入质,自质而入文,由人之喜恶而然也。人诚喜文而恶质与忠,则宫室棺梆舆服俎豆之制宜日趋于烦,吉凶相见馈食之礼宜有加而无已,何以皮弁废为巾帻,鼎彝废为陶旊,易车以乘马,易贽为门状?[9](www.xing528.com)

人们看见古代的礼制不断趋于完备,就认为“自忠而入质,自质而入文”是人情喜恶的结果。黄宗羲反驳道:如果人情真的是“喜文而恶质与忠”的话,那么各种礼制应该日趋繁琐,有加无省,为什么人们还“皮弁废为巾帻,鼎彝废为陶旊,易车以乘马,易贽为门状”呢?因为人情本来就是“喜质而恶文”的。所以,黄宗羲总结说:“百工之所造,商贾之所育,士女之所服者,日益狭陋。吾见世运未有不自文而趋夫质也。”[10]接着,黄宗羲站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分析了“要荒之人”和“中国之人”在“质”与“文”上的差别。这里的“要荒之人”自然指的是“夷狄”,“中国之人”自然指的是“诸夏”。黄宗羲说,当“中国之人”处在周代文明盛世的时候,“要荒之人”仍然停留在野蛮落后的状态,既无《诗》、《书》、《易》、《春秋》的经典教化,也无礼乐刑政的完备制度,甚至连“长幼男女之别”伦理观念也没有。然而都在同一历史时期,既然“中国之人””喜文而恶质与忠”,“要荒之人”也未尝不是如此。只是因为“中国”有“后圣之作”,所以才能进入一个较高的文明阶段;“夷狄”没有“后圣之作”,所以依然停留在蒙昧的状态。

黄宗羲的夷夏观立足于汉唐儒学文质论的传统,是一种开放互动的思想体系。在“圣”与“情”的交互影响下,“文”和“质”不断变化,“中国”与“夷狄”以文化礼教而非种族血缘为分界。如同他在君臣观上,摆脱了“一姓之忠”一样;在夷夏观上,他也突破了华夏中心论的观念。因此,当明清易代之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逐渐进入繁荣盛世,在黄宗羲的夷夏观中,他也会认可康熙这位“后圣”。所以,他说:“圣天子崇儒尚文,诸君子振起以复盛时人物。”[11]又说:“今圣天子无幽不烛,使农里之事,得以上达,纲常名教,不因而益重乎?”[12]黄宗羲认为康熙“崇儒尚文”,有益于“纲常名教”,使其不禁有“幸遇圣朝,干戈载戢,文教放兴”[13]之感。既然“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了,那么黄宗羲晚年认同清廷,自然是其以文质论为立论根基的夷夏观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