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研的对象根据5所高校的生源总数,按照抽样调研的方式随机选取相应数量的人数,形成表3-2所示的调查情况。
注:由于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有少数存在信息填写不全的情况,故表中频数总和与实际收回总数883份略有偏差。
由表3-2统计的结果可以反映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调查的对象,从专业背景来看,理科类占了一半多,约50.7%,文史类约占31.0%,综合类占18.2%左右,这样的分布十分符合我们调查的主要目的:分析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现状。从年级方面来看,大一的调查对象占到近27.2%,大二的占34.7%左右,大三占25.5%,大四占12.6%,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大二居多,大四较少,四个年级分配不均,对最后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从性别方面来看,女性占比57.7%左右,比男性高出15个百分点。从政治面貌来看,共青团员占绝大部分,高达83.4%左右,这与调查对象都是大学生有一定关系。中共预备党员占10.3%左右,中共党员占3.4%左右,普通群众仅占2.9%,相比于全国的群众占比来说是极少的,这依旧与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大学生有极大关系。
(二)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基本描述
1.政治知识关注情况
大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关注情况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认知领域的主观态度及感受,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情况。图3-1为大学生关注政治知识的情况。
从图3-1可以看到,在调查对象中,在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上,50.34%的调查对象是一般,31.55%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关注,10.25%的调查对象是很少关注,只有6.49%的调查对象是非常关注,1.37%的调查对象是不关注。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不太高,还有待加强,但不关注的占比极少。
在“最关注的政治知识和内容是什么”这个问题上,50.86%的调查对象最关注国内政治,27.50%的调查对象最关注国际政治,19.20%的调查对象最关注政治类历史,还有2.44%的调查对象最关注的是其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代大学生最关注的还是本国政治情况,其次是国际政治情况。
图3-1 政治知识关注情况图
关于国内政治知识,关注政策行为的人占比最多,为49.05%;其次是政党知识,为36.55%;而政治制度、党群组织和其他占比很少,分别为9.38%、2.17%、2.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国内政治知识方面,现代大学生对国家实行的政策和政党的相关知识最为关注,这也反映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还是与他们切身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
关于国际政治知识,51.89%的调查对象对国际时政热点最为关注;其次为大国关系,占30.15%。还有9.82%的调查对象对国外政党和政治行为最为关注,剩下的2.39%为其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现代大学生大多数对国际形势比较感兴趣,还有一小部分对外国的政治管理比较感兴趣。
2.政治知识学习情况
关于政治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群体有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两种形式。笔者通过主动学习、自主分析两个维度,了解大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主动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从图3-2可看出,在调查对象中,会主动关注并学习学校下发的政治理论书籍和资料的学生占比较大,为57.18%,但不主动去关注和学习的学生占比也不小,为42.82%,与主动去关注和学习政治理论的学生比例仅相差14.36%。
调查对象中,在关注和学习政治事件的相关信息后,会选择自主独立地思考、分析和评论的学生占比为53.33%,而不会去自主思考和分析的学生占比为46.67%,与会去进行自主思考、分析和评论的学生比例仅相差6.66%。由此观之,学生对于政治理论和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和学习热情不够高,独立思考和分析的主动性不够。
图3-2 政治知识学习情况图
学习政治知识的原因多样,其中42.34%的学生是因为个人对其有兴趣,34.21%的学生是因为觉得政治知识对自己有帮助,11.18%的学生要看学习的政治知识是否与专业学习有关,10.48%的学生是否会学习政治知识要取决于学校或政府的宣传是否到位,还有1.79%的学生还有其他不同原因。
关于学校对政治行为规范的宣传和引导频率的情况,41.36%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时会对政治行为规范进行宣传和引导,31.36%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进行宣传和引导,23.30%的学生认为学校宣传和引导的频率较低,甚至有3.98%的学生认为学校从未对政治行为规范方面进行宣传和引导。由此可看出,学校对政治行为规范的宣传和引导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
3.获取政治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从图3-3可以看出,对于获取政治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选择是通过网络了解政治知识和信息的,其次就是通过周围人的谈论、电视广播、学校活动、公共政治课等,由此可以表明在现如今的社会,网络是传播政治知识和信息的最优方式。
图3-3 获取政治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图
(三)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基本描述
1.对政治行为与政策的态度
(www.xing528.com)
图3-4 对政治行为与政策的态度图
从图3-4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政治行为与政策的态度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反映:政治理论课程对学习政治知识的帮助程度、党的相关政策的影响程度、对学习党的十九大的态度。其中,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政治理论课对学习政治知识的帮助程度一般,占比达51.59%,有31.29%的调查对象认为帮助比较大,9.30%的调查对象认为帮助比较小,5.22%的调查对象认为帮助非常大,而有2.60%的调查对象认为无影响。同时,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其影响程度一般,占比达48.38%,27.81%的调查对象认为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其影响比较大,5.16%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非常大,13.96%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较小,4.71%的调查对象认为无影响。大多数的调查对象只关注十九大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占比达39.55%,少数调查对象不太关注十九大的相关内容,占比为8.05%,23.01%的调查对象只学习学校组织学习的内容,29.39%的调查对象会主动学习十九大的大部分内容。
2.关于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图3-5 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条形图
从图3-5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公共政治理论课能够帮助其形成一定的政治意识,也有较多调查对象认为能够帮助他们学习政治知识、提升个人政治素养、引导其参与政治生活。同时,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公共政治理论课能够培养政治兴趣。
3.对通过网络路径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
从图3-6中可以看出,对于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优势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认为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量大是网络渠道的一大优势;其次是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政治,且操作方便快捷;剩下的依次是增加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和模拟参与,较自由地发表言论。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获取大量信息是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个主要优势。
图3-6 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优势条形图
从图3-7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者中,对于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弊端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弊端有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极易误导学生;其次是部分大学生缺乏网络自律,随意宣泄政治观点;接下来是部分网络监管和法律规范不健全,网络参与不规范;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识;学生表现出政治冷漠、消极参与的迹象。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极易误导学生是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个主要弊端。
图3-7 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弊端条形图
(四)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描述
1.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
图3-8 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占比图
从图3-8中可以看到,在一个月平均参加政治活动次数这个问题上,74%的调查对象一个月平均0~2次,23%的调查对象一个月平均3~5次,还有少数的调查对象一个月平均5次以上。从这个结果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人一个月平均参加政治活动为0~2次。
在学校组织的类似团学代会等政治活动的态度这一问题上,有52%的调查对象表示仅仅参与但不发表见解,还有28%的调查对象表示参与并积极发表见解,另外还有15%的调查对象表示参不参与无所谓,5%的调查对象表示完全不会参与。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学校组织的类似团学代会等政治活动的积极性还不是太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大学生当前的思想政治状况。
2.大学生主要参与的政治活动
从图3-9中可以看出,关于大学生主要参与的政治活动,大多数调查对象都参与学习政治理论课程,其次是参加讲座、演讲等,其余依次为参与团日活动、参加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投票选举、在网络上发表政治见解等。这也反映了学习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参与的主要政治活动。
图3-9 大学生主要参与的政治活动条形图
3.参与政治活动的作用
从图3-10中可以看出,关于参加政治活动的作用,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参与政治活动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是增长知识,剩下的依次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化程度、锻炼能力、增进个人先进性等。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作用。
图3-10 关于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作用条形图
4.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从图3-11中可以看到,关于入党动机,大多数调查对象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其次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还有很多人是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剩下的是无入党动机、跟随大流、为了使自己更有面子以及其他原因。这也反映了大部分大学生觉得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是最主要的入党动机。
图3-11 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条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