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桥梁工程概论中的明挖扩大基础设计与计算

桥梁工程概论中的明挖扩大基础设计与计算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与基础形式有很大关系,浅置基础与深置基础的计算原理明显不同,深置基础的计算较为复杂。以下仅介绍明挖扩大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明挖扩大基础的设计过程是,首先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其次拟订基础尺寸,包括基础厚度、平面尺寸和立面分层尺寸;然后进行地基和基础各项验算。基础的验算内容包括地基强度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基础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桥梁工程概论中的明挖扩大基础设计与计算

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与基础形式有很大关系,浅置基础与深置基础的计算原理明显不同,深置基础的计算较为复杂。以下仅介绍明挖扩大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明挖扩大基础的设计过程是,首先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其次拟订基础尺寸,包括基础厚度、平面尺寸和立面分层尺寸;然后进行地基和基础各项验算。

基础的验算内容包括地基强度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抗倾覆、滑动)验算。对超静定桥梁结构,还应进行地基沉降量,相邻基础沉降差,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验算。验算所用荷载应取最不利荷载组合值。

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是基础设计中的重要步骤,它涉及结构物建成后的牢固、稳定及正常使用问题。在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必须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小而强度又较高的持力层上,以保证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且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此外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必须综合考虑地基的地质、地形条件,河流的冲刷程度,当地的冻结深度,上部结构型式,以及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深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对于某一具体工程来说,往往是其中一、两项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设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合理的埋置深度。铁路和公路桥规均对埋置深度有具体规定。

2.基础的验算内容

(1)地基强度验算

地基强度验算应保证基底发生的应力不超过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地基容许应力),对持力层下的软弱下卧层,也应验算其强度。对铁路桥,其验算式可表达为:

式中 N——基础底面以上的竖向总荷载;

M——基底以上外力对基底形心轴的总力矩

A——基础底面积;

W——基础底面的截面模量;

[σ]——地基容许承载力,其值根据地基土的基本容许承载力[σ0],再叠加基础宽度深度修正值(称为宽深修正)而得,参见桥规的有关规定。

当σmin<0时,应按应力重分布重新计算σmax值,参见上一节墩台的设计计算部分。

(2)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限制基底合力偏心距的目的,在于尽可能使基底应力分布比较均匀,避免应力分布相差过大和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致使墩台发生倾斜而影响正常使用。其验算式可表达为:

式中 e0——基底合力偏心距;

[e0]——基底容许偏心距,e0=α·ρ,其中ρ为基底截面核心半径,α为一系数,α与荷载条件(恒载作用或恒活载作用)、地基条件(土质地基、岩石地基、坚质岩地基等)有关,取值0.1~1.5,见桥规的具体规定。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为便于计算,式(7.20)可改写为下式:

(3)基础倾覆稳定性验算(以桥台基础为例)

基础的倾覆稳定性可按下式计算:(www.xing528.com)

式中 M——稳定力矩,见图7.53,取M=y1∑Pi

∑Pi——作用在墩台上的竖向力组合;

y1——桥台基底形心至最大受压边缘(A)的距离;

M——倾覆力矩,见图7.59,取:

图7.59 重力式桥台的倾覆稳定性验算

其中 ei——各竖向力到基底形心的距离;

hi——各水平力到基底的力臂;

Ti——作用在墩台上的水平力(图7.60中为T、EA、EC);

[k0]——倾覆稳定系数容许值,对不同的荷载组合,其值在1.2~1.5,按桥规采用。

式(7.22)可转化为的形式,式中e0为所有外力的合力的竖向分力对基底形心轴的偏心距。

(4)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础的滑动稳定性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基础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系数

[kc]——滑动稳定系数容许值,其值为1.3,对施工临时荷载取1.2。

(5)基础的沉降量验算

对于超静定桥梁结构,当有必要时,应验算基础沉降量。其验算式为:

式中 Δ——沉降量或沉降差计算值(mm),按土力学原理计算;

L——相邻跨中较短跨度(m)。

超静定桥梁结构应考虑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