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共同提出,水资源评价是对水资源的源头、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其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水资源评价活动应当包括对评价范围内全部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的变化幅度和特点,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估计,各类用水的现状及其前景,全区及其分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及预测,解决供需矛盾的可能途径,并评价水工程措施的效益及负面影响,以及提出政策性建议等。水资源评价是进行水资源规划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性前期工作。
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查清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等基础成果,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等工作提供分析结果,为制订水资源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
水资源评价的重点对象一般是在现实经济技术条件下便于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特别是能快速恢复补充的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处在统一的水文循环之中,它们密切联系、相互转化,构成了完整的水资源体系。因此,必须统一评价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以免水量的重复估算。水资源的使用价值还取决于水的质量,在评价水资源数量的同时,还应根据用水的要求对水质做出评价。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一个区域的水量在一定的时段内满足以下关系:
P=R+E+Ug+ΔV
式中:P——降水量,毫米;
R——河川径流量,毫米;
E——总蒸发量,毫米;
Ug——地下潜流量,毫米;(www.xing528.com)
ΔV——蓄水变量(地表、地下、土壤),毫米。
多年平均条件下,区域蓄水变量可忽略不计,ΔV=0,水量平衡为:
P=R+E+Ug
由于河川径流量可以表述为R=Rs+Rg,Rs为地表径流,Rg为河道排泄地下径流量,称为河川基流量。因此,水平衡方程又转化为如下形式:
P=Rs+Rg+Ug+E
通常,称R为地表水资源量,Rg与Ug之和为地下水资源量,Rg是它们之间重复计算的水量。从而,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它们之间重复计算的水量,如图4-1所示。
图4-1 水资源组成与转化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