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诗文祸案:洪武时期的惊人诗文案例

明朝诗文祸案:洪武时期的惊人诗文案例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明人诗文中,干预生活、批判现实的作品百不遇一,因此,诗文致祸的潜在危险较小。只有太祖例外,洪武期间制造了许多诗文祸案。刑官认为涂仁用诗文“语涉妖妄”,拟处死刑。英宗大怒,命法司将他逮捕,会同诸大臣廷审。当时有太医院判刘文泰,为谋求升迁经常出入丘濬宅,无奈王恕公直无私,无法通融。孝宗无意株连,置丘濬不问,仅将刘文泰降为御医,同时责王恕作传沽名,令焚毁书版。作诗讽刺而得祸的有张弼。

明朝诗文祸案:洪武时期的惊人诗文案例

明代诗文走复古之路,成就不大,正如清人申涵光所言:“有名篇而无名集”。在明人诗文中,干预生活、批判现实的作品百不遇一,因此,诗文致祸的潜在危险较小。

从另一面说,统治者也不习惯吹求士大夫的诗文作品。明代帝王多不能文,也不好文。据《明史·艺文志》,14朝皇帝有诗文集的仅6人。其中太祖最多,有55卷,神宗仅1卷《劝学诗》,其余多则20余卷,少则数卷,与宋帝比较相去甚远。也许由于不爱好、不熟悉,明帝对于士大夫的诗文作品一般都不怎么留意。只有太祖例外,洪武期间制造了许多诗文祸案。成祖禁毁方孝孺等人的文集,不过是因人废言,并非对诗文敏感而挑剔字句。上行下效,士夫也不大从事文字吹求与告讦,中晚明那样剧烈的宗派斗争,很少有借对手文字发难的。

当然,事件还是有一些,只是影响不大。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佥都御史张楷奉命在福建剿“贼”,日日饮酒赋诗,军务废弛,诗咏倒颇有收获。如《除夕》诗有句云:“静夜深山动鼓鞞,斯民何苦际斯时”;“乱离何处觅屠苏,浊酒三杯也胜无”;“庭院不须烧爆竹,四山烽火照人红”。这类诗句即兴摹写,别具风致。一时流传京师,为礼科给事中王诏所劾,张楷坐罪免官。此人在宣德时曾因献诗被劾,可谓好咏成癖,执迷不悟。

同年,逃人涂仁用进呈诗文希望获一官半职,却被刑官拘讯。刑官认为涂仁用诗文“语涉妖妄”,拟处死刑。英宗开恩,准其减死流戍辽东铁岭。

和涂仁用同样作非分之想的有罗学渊。此人系江西万安布衣,著有《大明易览》,于天顺四年(1460)赴阙呈献。《大明易览》大概是一部介绍和颂扬大明帝国的资料性杂著,里面却夹杂诗歌300余首,有咏狗、咏跳蚤、咏虱子的,有嘲笑丑妇的,也有阿谀权贵的,题材既猥陋,词句又诞妄。英宗大怒,命法司将他逮捕,会同诸大臣廷审。诸臣据“妖言”律拟处斩,英宗命免死加以禁锢(剥夺科举仕进之权)。

涂仁用、罗学渊想借诗文做官,做了官的则想借诗文求名。成化时,南京兵部尚书王恕因直谏忤宪宗而落职致仕。致仕前他曾经求人给自己作了一篇《王大司马传》,刻板印行,以博身后之名。《传》中主要写他的直谏事迹,颇有居功自喜的意味。进入弘治,孝宗借重他的名声,起为吏部尚书。王恕年纪虽老,性直如前,与大学士刘吉、丘濬等人不相向。当时有太医院判刘文泰,为谋求升迁经常出入丘濬宅,无奈王恕公直无私,无法通融。刘文泰遂怀怨恨,在丘濬鼓动下参劾王恕在《王大司马传》中自比伊尹、周公,说《传》中称奏疏留中为“不报”,是彰明先帝(宪宗)拒谏之过。王恕上疏自辩,并请求追查刘文泰上疏的幕后策划者。于是刘文泰被捕,供出丘濬。孝宗无意株连,置丘濬不问,仅将刘文泰降为御医,同时责王恕作传沽名,令焚毁书版。王恕生前死后名声都不坏,唯独这件事亏损名节,自讨没趣。还亏孝宗宽宏,事态没有扩大。

又弘治十二年(1499),云南按察副使赵炯将所作诗12首并序献上,序文自诩劝谕夷人之功,意在谋求升迁。孝宗怒,降其官。(www.xing528.com)

作诗讽刺而得祸的有张弼。成化中,张弼为兵部员外郎,作《假髻曲》讽刺权贵矫饰欺世。其辞云:

东家美人发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

西家关人发及肩,买妆假髻亦峨然。

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何人辨真伪。

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归上公。

当政者怀恨于心,便让张弼出为南安知府,期满不予迁调,任其丢官还乡。

嘉靖翰林院编修赵祖鹏罢官家居,被宗人赵驯告发他作诗讪谤君上,下锦衣卫狱论死,至隆庆元年始得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