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汉皇帝与布衣上书事件

东汉皇帝与布衣上书事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武帝刘秀平定大乱,光复汉朝,是东汉创业英主,为政宽猛相济。经郎中冯勤申释劝解,事方作罢。韩歆却认为人主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不应“玩物丧志”,一番忠忱被光武帝误会。明帝一朝未见“批逆鳞”事件。案发后,崔驷自动投案受审。安帝时发生一起布衣上书事件。此事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布衣上书之祸。桓帝得书大怒,要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李云。五官掾杜众支持李云,表示愿与李云同死。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强烈震动。

东汉皇帝与布衣上书事件

武帝刘秀平定大乱,光复汉朝,是东汉创业英主,为政宽猛相济。以下明帝严切,章帝宽仁。三代君主作风不同,“逆鳞”祸案有轻有重,总体而言为数稀少,影响不大。和帝以下,母后、外戚专权,桓、灵之世宦官作威,政局治风大变。士大夫语言文字之祸往往不关人主“逆鳞”,而由外戚、宦官一手制造。与人主“逆鳞”有关者列述如次。

光武帝号称恢廓大度,征战年代与部下推心置腹,以此克敌制胜,创建大业。即位以后提倡节俭,释放奴婢,崇儒兴学,诏求直言,举措颇得人心。又有“不杀功臣”的美名,然而也要功臣自己晓事,功成身退,守法奉公。勋臣贾复、邓禹等人知道他的心思,功成之后敬儒向学,闭门自养。布衣严子陵为了保全与光武帝的旧谊,也为了保全身家,执意不仕,后人还以为是风格高。

这样看待刘秀,并没有冤枉他,也没有贬低他的意思。王莽之乱,豪强并起争夺天下,刘秀历尽险难方才做了“真命天子”。大乱初平,戒备之心不可无,猜疑之腹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司徒侯霸推荐前梁县县令阎杨,此人对光武帝一向有讥议,光武帝早就铭记心中,见侯霸奏荐,怀疑二人勾结为奸,大怒,发玺书敬告侯霸云:“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欲以身试法邪?将杀身以成仁邪?”(《后汉书·冯勤传》)经郎中冯勤申释劝解,事方作罢。

继侯霸出任大司徒的是韩歆。韩歆字翁君,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跟随光武帝征战有功,封扶阳侯,为人鲠直敢言,光武帝每不能容忍。有一次朝会,韩歆见光武帝诵读当年隗嚣与公孙述的往来书信,就上前说:“亡国之君都有才,桀纣也有才。”光武帝大怒,认为韩歆话中有所“激发”(辞气不平,话中有话)。韩歆又指天画地,预言将有凶年饥荒。光武帝越加愤怒,将他免官放归本乡,后来又派使者宣诏斥责。韩歆不能忍受,父子俱自杀。韩歆素有重名,一旦无罪贬死,人们颇有议论。光武帝于是追赐钱谷,予以礼葬。

隗嚣、公孙述当年各自割据一方,曾联合起来对抗光武帝,后被除灭。光武帝以胜利者的骄傲诵读他们的书信,大概是赏爱其辞章(光武帝系书生出身)。韩歆却认为人主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不应“玩物丧志”,一番忠忱被光武帝误会。总因他经常直谏,光武帝积怒非一日,以致贬死。司隶校尉鲍永为此事争而不得,贬为东海相。另外,尚书令申屠刚也因极谏贬官,为光武一朝较有影响的谏祸。

明帝一朝未见“批逆鳞”事件。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而有太学生孔僖与崔驷“诽谤”之案。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县(今山东曲阜)人。崔驷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二人同在太学读书,相友善。有一回,孔僖读史书所载吴王夫差先胜后亡事,不由叹道:“像夫差的行事,真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崔驷接上说:“的确如此。从前武帝18岁做天子,崇信圣道,效法先王,五六年工夫实现天下太平,治行号称胜过文帝、景帝。后来他放纵自己,忘记了过去的善法德政。”孔僖叹息道:“像这样的事,书上多着呢。”这时旁舍同学梁郁插嘴道:“这样说来,武帝也是狗吗?”孔僖、崔驷默然不答。阴毒的梁郁于是秘密上书,控告崔、孔二人“诽谤先帝,刺讥当世”。案发后,崔驷自动投案受审。孔僖在危急中上书自辩云:

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其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成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陛下不推原大数,深自为计,徒肆私忿,以快其意。臣等受戮,死则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后汉书·孔僖传》)

这篇上书正言直论,句句在理,是自有诽谤律以来最有力的抗争文章。号称长者的章帝本来就没有处罪崔、孔的意思,得书后命赦免二人,拜孔僖为兰台令史。(www.xing528.com)

安帝时发生一起布衣上书事件。延光三年(114),河间郡(治乐成,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布衣赵腾赶到京师洛阳,上书指陈得失。安帝发怒,加以“激讦谤语”、“罔上不道”罪名,斩首市曹,太尉杨震上疏申救无效。此事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布衣上书之祸。

桓帝时宦官弄权,朝政昏暗,官场一片腐败。白马县令李云公开上书批评朝政,指责桓帝。书中写道:“孔子说,‘帝’的意思就是‘谛’(精明聪察)。如今官位错乱,小人窃居高位,贿赂公行,政令教化日损一日,颁布诏书不经皇上过目,岂不是‘帝欲不谛’?”桓帝得书大怒,要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李云。五官掾杜众支持李云,表示愿与李云同死。于是杜众、李云下狱而死,其他为李云求情的人也受罪谴。时在延熹三年(160)春。

李云书中所写都是事实,矛头主要指向宦官,而桓帝最痛恨的是“帝欲不谛”四字。为了扩大影响,李云上书采取“露布”(不密封)的方式,又抄了几份副件投呈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衙门,严重违反有关规定,表明他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强烈震动。从此,“朝野之人,以忠为讳”(《后汉书·黄琼传》)。

灵帝和桓帝一样昏愦。他迷信神仙方术,要在宫中铸造铜人,为此下诏加征租税,每亩增收十钱,事在光和年间。当时连年水旱,黎民度日艰难,乐安太守陆康为民请命,上疏为谏。疏中写道:“从前鲁宣公实行计亩征税的办法,结果招致蝗灾,后来鲁哀公增加租赋,也受到孔子非议。难道不应该引为教训,而要聚敛民物,营造无用的铜人,抛弃先圣训诫以自蹈危亡吗?”宦官抓住这几句话,诬陆康援引古代败亡之主来比喻当今圣主,以“大不敬”的罪名把陆康装上囚车,押到洛阳治罪。幸亏负责审理此案的侍御史刘岱主持公道,为陆康申述,使之得以免死罢官,放回吴郡老家。

献帝一朝,操国柄者先有董卓,后有曹操。董卓专权,挟天子迁都长安。集议迁都时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表示反对,便借故将二人免官。城门校尉伍琼和督军校尉周毖强谏,董卓大怒,将二人斩首。这是献帝前期最严重的谏祸,发生在初平元年(190)。曹操制造言文之祸,别有特点,事详后文。

【注释】

①巫蛊是汉代流行的一种迷信方术,即延请巫师用“蛊道”(咒语之类)邪术使人患病死亡。汉武帝晚年畏死而多疑,宠任酷吏江充,动辄以“巫蛊”罪名诛杀无辜,连丞相、公主也未能幸免。在这种恐怖气氛中,江充又制造了“戾太子”巫蛊事件。事主太子刘據(死后贬称“戾太子”)系卫皇后所生,母子二人与江充有嫌隙。江充害怕将来太子继位对自己不利,便挑拨太子与武帝的关系,进而设计陷害。武帝患病,江充奏称宫中有蛊气,于是掘地查蛊,结果在太子宫中掘得一桐木偶(江充使人事先埋下),指为蛊具。太子为了自卫,谎称江充谋反,发兵斩江充及其党羽,一时谣传太子造反。汉兵围攻太子,太子逃亡外地,途穷自杀,诸子被诛,卫皇后也自杀。时为征和二年(公元前91),数万人死于这一冤案。事后武帝伤悔不已,族灭江充。

②此据《后汉书·杨震传》及《资治通鉴》。另据《后汉书·张皓传》,赵腾为清河人,上书事件在顺帝初年,因司空张皓申救,赵腾减死罪一等,所株连的80余人皆处二年刑。顾炎武指出《后汉书》记载此事前后不符,怀疑当时有同姓名者二人(详《日知录》卷二六)。宋人赵与时则怀疑一事误为二说(详《宾退录》卷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