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祸的罪责主要在受谏的统治者一方,但进谏者也有态度、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血的教训促使人们研究谏诤之道,使君上能够听纳谏言,而进谏者又不受伤害。这方面的言论自春秋战国以来屡屡出现,汉代最为发达,唐宋犹有嗣响,明清寂然罕闻。今分类择录若干,以资认识古代谏祸的参考。
1.论献言纳谏的意义和拒谏的危害
《尚书·说命》: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按,“后”指君主。)
《孝经·谏诤章》: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孔子家语·六本》载孔子之语云:
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臣得之;父失,子得之;兄失,弟得之;己失,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刘向《新序·杂事》叔向答晋平公问语:
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汉刘向《说苑·正谏》:
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忠臣不忍为也。
《说苑·君道》:
明主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东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舜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故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三国志·吴书·贺邵传》贺邵疏言:
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
西晋傅玄《傅子·通志》:
明主患谀己者众,而无由闻失也,故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苟所言出於忠诚,虽事不尽是,犹欢然受之,所以通直言之途,引而致之,非为名也,以为直言不闻,则己之耳目塞。耳目塞于内,谀者顺之于外,此三季所以至亡而不自知也。
《傅子·信直》:
古之贤君乐闻其过,故直言得至,以补其阙。古之忠臣不敢隐君之过,故有过者知所以改;其或不改,以死继之,不亦至直乎!有臣若此,其君稀陷乎不义矣!
北齐刘昼《刘子·贵言》:
夫以先圣犹能采言于刍荛,奚况布衣而不贵言乎?故臣子之于君父,则有献可替否讽谏之文;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义。君子若能听言如响,从善如流,则身安南山,德茂松柏,声振金石,名流千载也。
唐李世民《帝范·纳谏》:
夫王者高居深视,亏听阻明。恐有过而不闻,惧有阙而莫补,所以设树木,思献替之谋;倾耳虚心,伫忠正之说。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义可观,不责其辩;其理可用,不责其文。至若折槛怀疏,标之以作戒;引裾却坐,显之以自非。故云忠者沥其心智尽其策,臣无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昏主则不然,说者拒之以威,劝者穷之以罪,大臣惜禄而莫谏,小臣畏诛而不言,恣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其为壅塞,无由自知,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至于身亡国灭,岂不悲哉!此拒谏之恶也。
《新唐书·吴兢传》吴兢疏言:
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人将疾,必先不甘鱼肉之味;国将亡,必先不甘忠谏之说。
《新唐书·李绛传》李绛疏言:
自古圣王,未尝不纳谏则昌,拒谏则亡……虽至圣贤,不免有过,所贵能改,不至顺非。若无谏诤,何以知过。
《旧唐书·李绛传》李绛疏言:
主或过举,则谏以正之,故上下同体,犹手足之於心膂,交相为用,以致康宁。
《新唐书·韦处厚传》引李绛疏言:
古帝王以纳谏为圣,拒谏为昏。
欧阳修《为君难论》:
用人之难难矣,未若听言之难矣。夫人之言非一端也,巧辩纵横而可喜,忠言质朴而多讷,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明暗也;谏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贤愚也,是皆未足为难也。
《金史·完颜伯嘉传》伯嘉谏言引成语:
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2.论进谏之难及其原因
汉荀悦《申鉴·杂言》:
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有可闻矣。有钳之钳,犹可解也。无钳之钳,难矣哉!有塞之塞,犹可除也。无塞之塞,其甚矣夫!
汉马融《忠经·忠谏》:(www.xing528.com)
谏有三难:远则势不接,疏则情不通,骤则理不究。
《新唐书·魏徵传》魏徵谏言:
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
唐陆贽《陆宣公奏议·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
臣每读史书,见乱多治少,因怀感叹。尝试思之,窃谓为下者莫不愿为忠,为上者莫不求治,然而下每苦上之不治,上每苦下之不忠,若是者何?两情不通故也。下之情莫不愿达于上,上之情莫不求知于下,然而下恒苦上之难达,上恒苦下之难知,若是者何?九弊不去故也。所谓九弊者,上有其六,下有其三。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谄谀,顾望,畏懦,此三者,臣下之弊也。上好胜,必甘于佞辞;上耻过,必忌于直谏。如是,则下之谄谀者顺旨,而忠实之语不闻矣。上骋辩给,必说而折人以言;上聪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诈。如是,则下之顾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辞不尽矣。上厉威,必不能降情以接物;上恣愎,必不能引咎以受规。如是,则下之畏懦者避辜,而情理之说不申矣。夫以区域之广大,生灵之众多,宫阙之重深,高卑之限隔,自黎献而上获睹至尊之光景者,逾亿兆而无一焉。就获睹之中,得接言议者又千万无一。幸而得接者,犹有九弊居其间,则上下之情所通鲜矣。
《新唐书·李绛传》李绛答宪宗语:
夫人臣进言于上岂易哉?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如有雷霆之威,彼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又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才)十二耳。何哉?干不测之祸,顾身不利耳,虽开纳奖励尚恐不至,今乃欲谴诃之使直士杜口,非社稷利也。
自古人君不能从谏者,其蔽有三:一曰私心,二曰胜心,三曰忿心。事苟不出于公,而以已见执之,谓之私心。私心生,则以谏者为病,而求以胜之。胜心生,则以谏者为仇,而求以逐之。因私而生胜,因胜而生忿。忿心生,则事有不得其理者焉。
3.论谏诤的时机和方式
《论语·子张》载子夏之语云:
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礼记·曲礼下》: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孟子·公孙丑下》: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孟子·万章下》: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按,此对“贵戚之卿”而言。)……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按,此对“异姓之卿”而言。)
《荀子·臣道》:
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以德复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补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
《韩非子·说难》:
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孔子家语·辩政》载孔子之语云:
忠臣之谏者,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其从风谏乎。
汉刘向《说苑·正谏》:
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
汉马融《忠经·忠谏》:
谏有三等:谏于未形者上,已彰者次,既行者下。(按,《论语·八佾》有“遂事不谏”之语,与此节文字有相通之处。)
汉班固《白虎通义·谏诤》:
谏者何?谏者问也,更也,是非相间,鞭其行也。人怀五常,故知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
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此智之性也。
顺谏者,仁也。出词逊顺,不逆君心,此仁之性也。
窥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此礼之性也。
指谏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谏,此信之性也。
陷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此义之性也。
唐崔敦礼《刍言》:
谏之名有五:假物而喻,之谓讽;因善而导之,之谓顺;有犯无隐,之谓直;正议直陈,抵忌讳不避,之谓指;忘躯徇忠,不顾鼎镬,之谓戆。
宋苏洵《嘉祐集·谏论》上(主张用战国辩士游说之术进谏):
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五者,相倾险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苏洵《嘉祐集·谏论》下(主张制订不谏之刑使臣必谏):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
明张自烈《芑山文集·薛广德张猛论》:
人臣不幸遇主过,非先攻其蔽,必不能启其聪。非戆言激其怒,使难于饰非,必不能婉言霁其颜,使易于迁善。盖理势然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