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为有序地组织防空,兰州市政府制定了多种防空办法。1937年7月,“甘肃省会兰州防空协会”成立后,起初在兰州设有汽笛两处、手摇警报器两台、警钟400多口,分布于市内中心地带,仍不能满足防空需求。后又增加电动警报器一台,并在五泉山、四墩坪、广武门城墙、省政府门前、白塔山竖立旗杆、悬挂灯旗球。兰州的陈老先生回忆称:“日本轰炸兰州是1939年嘛,那个时候我记着我好像是六岁还是七岁。日本轰炸的时候,我就跑到河滩边上,河边上有树呢。警报一响,我就跑到黄河边上去了,黄河边上有大树哩啥,在树底下蹲着,炸完了就回来了。三种警报嘛,一个是预备警报,就赶紧跑,紧急警报,到最后结束警报,你就可以回去了。那个时候这三种警报在白塔山上发警报着呢。后来日本轰炸完后,白塔山警报改成午炮,中午12点放一次午炮,‘咚’的一响你一看表刚好12点。哎,那都是有哈数(方言:规律)的。”[34]这些措施的施行对市民的及时躲避、减少伤亡起了很大作用。在兰州,起初也是用铜锣当作警报的。后来,甘肃省防护团收集铜锣分发各处,使之悬挂于岗位处、屋檐下,“一闻警报,即与警钟同时敲打”。[35]
1938年5月,“甘肃全省防空司令部”在定西、静宁、平凉、天水、永登、武威、民勤、张掖等地设立手摇警报器9台、警钟400余口、警旗杆60余处。[36]甘肃靖远县的魏立业老人回忆称:“日军轰炸靖远时,我才五六岁,当时在西滩小学读书。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就有日机在上空盘旋,当时我们都出去看,还能听到钟鼓楼敲钟的声音,那是当时的警报。”[37]
许多亲历者都回忆称,一旦有防空警报的时候,他们就躲到乡下去了。刘新慧老人回忆称:“我那时也小小的嘛,我们一听到警报响,有些就躲到厕所道道里。那时候的警报和现在的警报差不多,呜呜呜的就响开了。有时候一响飞机马上就来了,有时候一响飞机半天还不来。有一次,飞机把我们邻居的东房、西房都给炸没了。很多时候,我们就搬去乡下,农村人少,走上好几里路,才能看到一户人家,日本人也就不好轰炸。”[38]斯时,兰州城内人口密集、铺面林立、机关众多,日军一旦轰炸则损失面极广。不得已,政府或动员或强令市民疏散郊外,并随时检查限制回城,“以确防空必要之图”。[39]
除了将民众疏散乡下,政府对于防空设施的修建也是不遗余力。1940年,兰州空袭紧急救济联合办事处还制定了《兰州市公共防空壕洞建筑计划大纲案》,草案中划定了临时避难地带和疏散地带的范围。在临时避难地带动员市民进行修建大小有别的防空壕、防空洞以及防空井,并派遣督导队进行工程质量督导。[40](www.xing528.com)
邓明称,兰州的防空洞多依城墙而挖。“省政府等机关单位就在地下挖,这是比较高级的。这就是地下室,防空的。还有就是在城墙上挖,挖的是窑洞。”[41]刘易老人也称:“那时候我和我父亲就在农业改进所两层楼的办公室里住,炮弹一响,那个房子里的土就唰啦啦地掉下来。也在院里挖了个防空壕,就在平地上,掏了两个洞,我白天就在院子里的防空壕里玩着呢。”[42]至今,在兰州的许多地方仍有当年防空的遗址。
有关防空壕、洞、坑的建设,叶建军回忆称:“防空司令部及时绘制防空壕、洞、坑图样,责令各县办理。兰州市建了机关、个人地下室120个,防空洞100多个,露天防空壕258个,可容纳5万人以上。为安全计,决定按治安区域分别派员查勘,凡土质不良、位置不当、不合格的,一律责令填封,重新修建。当时,防空壕、洞、坑遍及市内。”[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