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川陕军粮论争及地理制约下的权力博弈

南宋川陕军粮论争及地理制约下的权力博弈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宋建都临安,经略川陕是其加强边防与巩固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陈璋先生从四川都转运使制度出发,讨论南宋绍兴前期四川军粮转运中的论争。[4]本文重新检视相关材料后发现,南宋绍兴前期川陕军粮论争围绕两个焦点展开:一是直接与军粮转运方式相关的地理制约问题,另一是财政官员与军事官员的权力博弈问题。借由绍兴前期川陕军粮论争问题的讨论,亦可检讨南宋川陕治理的策略与统治术。

南宋川陕军粮论争及地理制约下的权力博弈

何玉红

作者简介:何玉红,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www.xing528.com)

南宋建都临安,经略川陕是其加强边防与巩固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川陕战区的战略地位,时人概括为“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1]所谓“前控六路之师”侧重川陕地区的军事战略意义而言,“后据两川之粟”则从经济层面强调在川陕战略作用发挥中粮食补给的优势。四川自古以物产丰富、经济富庶而著称,终南宋之时,四川经济发展与物资供应为川陕边防经略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军粮补给是南宋川陕战区边防行政运行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将地处后方的“两川之粟”有效征集调运到边防前沿地带,成为检视南宋川陕经略能力的重要一端。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自南宋建立之日起,在川陕军粮补给与后勤保障中就争论不断,南宋为此从制度设计和人事安排等方面予以协调和应对。早在1941年金宝祥先生《南宋马政考》[2]一文中就关注到此一问题。1970年,陈璋先生从四川都转运使制度出发,讨论南宋绍兴前期四川军粮转运中的论争。[3]之后也有学者论及这一问题,但已有较多研究从几位财政官员人物事功评价角度切入,观察视野也多限于军粮筹措与补给本身。[4]本文重新检视相关材料后发现,南宋绍兴前期川陕军粮论争围绕两个焦点展开:一是直接与军粮转运方式相关的地理制约问题,另一是财政官员与军事官员的权力博弈问题。军粮转运的地理制约问题虽客观存在,但并非论争的核心,而权力争夺才是论争的根本所在。借由绍兴前期川陕军粮论争问题的讨论,亦可检讨南宋川陕治理的策略与统治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