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引领崇德向善、树立社会道德风尚

大学生:引领崇德向善、树立社会道德风尚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大学生应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坚定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助推全社会形成知荣明辱的良好道德风尚。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大学生:引领崇德向善、树立社会道德风尚

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1)知荣辱。大学生应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坚定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助推全社会形成知荣明辱的良好道德风尚。

(2)讲正气。要做到讲正气,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自觉远离低级趣味;积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抵制歪风邪气,敢于伸张正义、见义勇为,坚决同践踏社会道德风尚的一切行为作斗争。

(3)作奉献。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4)促和谐。对于大学生来说,促和谐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案例分享

案例1

中国量子力学之父潘建伟

他是“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首席科学家,被称为中国“量子之父”。他的人生是神奇的:29岁时参与的研究成果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院士;4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常务副校长、教授,物理学家潘建伟。

2018年4月,潘建伟登上了《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榜单。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他更是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入选《自然》2017十大科学人物、获称“量子之父”、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潘建伟的国际同行说,中国能够拥有他是一种幸运。

2016年8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一天,潘建伟在指挥中心忙碌着,没有见到前来观摩卫星发射的家人;也是这一天,在距离敦煌不远的酒泉,潘建伟感慨万千。

“墨子号”的发射成功让中国在全球领域的远距离量子通信当中可以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他在节目中对主持人说:“中国想再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中央,首先得在科技上上去。”作为“潘之队”的领头人,潘建伟深感科技对于中国实力的增强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原本打算要做两年的实验,实际上只用了半年,潘建伟的团队就提前实现了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

“墨子号”为我国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让无条件安全通信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成绩的取得,要从他选择物理这个专业的那一天说起。

对潘建伟来说,1987年9月4日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在那一天,他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到,内心的那份激动与喜悦他至今记忆犹新。谈及选择物理专业的原因,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校长严济慈的鼓励,还有潘建伟对这个学科的喜爱,同时也因为物理比较“简单”。潘建伟坦言自己的记忆力并不好,经常被家里人抱怨记不清家附近那条路的名字,学生时代学英语、学拼音对他而言更是折磨人的事情。唯独在物理面前,潘建伟感到如鱼得水:“写拼音对于我来说是最折磨人的事情,但是后来我发现上了初中,没想到还有这么简单的学科,那就是物理。”

但潘建伟真正走入大学选择物理专业,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在大学上量子力学课时,潘建伟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有这样胡说八道的东西”。但如今,已成为中国量子科技领军人物的潘建伟,却与量子“纠缠”了二十余年。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于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是潘建伟的“偶像”,也正是爱因斯坦的话激励了潘建伟年轻的心,让他不满足于只解决个人的温饱,要从对“小我”的享受,走向对社会的贡献。

在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1996年,潘建伟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量子力学界的世界级大师塞林格。从维也纳转火车到因斯布鲁克,不顾旅途疲惫,潘建伟刚一到达学校就跑到导师的办公室里。塞林格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将来就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自那一刻起,这个梦想就同窗外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一起,深深印刻在潘建伟的心里。从1997年开始,留学期间,潘建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中国科大讲学,也带动一些研究人员进入这个领域。2001年3月14日,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终于组建成功。

只用了5年时间,潘建伟就实现了让梦想成为现实的转变。当被问道:“您说我将来回国去做这样一个实验室,那个时候您也很年轻,为什么就有这么明确的一个目标?”潘建伟说:“我记得大使馆组织我们这些留学生去看一部片子,纪念‘两弹一星’元勋的,当时一位老先生叫郭永怀,他后来因为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了,后来别人发现,他和他的勤务员紧紧地抱在一起,两个尸体都烧焦了,是为了什么呢,原来他们是为了保护从基地带回来的数据。所以我当时看到的时候,泪流满面,别人说热泪盈眶,我真的是泪流满面,我说一定要回去,为国家做点事情。”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潘建伟一直记得爱因斯坦的作品《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话,把它献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校长严济慈教授和他所爱的人们。

英国著名的科学新闻杂志《新科学家》曾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对潘建伟的团队进行这样的评价:“他们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是整个中国——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从回国创建实验室,到量子卫星发射,再到“京沪干线”开通,这是量子通信从基础研究到小规模应用、再到远距离应用的过程,也是潘建伟过去十五六年所做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得以在世界领先、令国外羡慕。做任何新领域的科研都是艰苦的探索,但在潘建伟眼中,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

爱因斯坦说:“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潘建伟便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带领他的“量子梦之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昔日的导师塞林格在2017年曾这样评价他学生的成果:“爱因斯坦一定会对此感到惊讶,因为这超出了爱因斯坦的预期。”但潘建伟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他希望通过努力,让一流的实验室始终保持一流,让团队拥有能够传承的“优秀基因”。

现在,潘建伟想要用十年的努力,让量子通信走向千家万户,让人人能够感受它的用处。他说:“我们在拼命地做,在努力地做,如果做成,也许可以成为下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人们可以不以追星那样的方式去追捧潘建伟这样的科学家,但他们应该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同宇宙对话,探索世界的妙趣,在科学的道路上,潘建伟始终投以深情的目光;以孩童般的好奇,一点一滴地在前无古人的事业里默默耕耘。

(资料来源:搜狐网)

点评: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潘建伟系统性创新工作赢得了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率先突破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全面解决了量子保密通信在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牵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建成国际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上,潘建伟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留下了深刻的一笔,成了影响整个世界的科学巨匠。正如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潘建伟的颁奖词中所言:“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案例2

中国革命精神的新坐标:马伟明院士

2018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为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教授肖飞记一等功!肖飞出自被称为“一人抵得上十个师”的马伟明院士的团队。马伟明更是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

马伟明,普通老百姓很少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在军迷圈里,他绝对是一个被狂追的“网红”,每次露面不是发布重磅消息,就是侧面爆出不少猛料,引发各种推测分析。

一张流传很广的照片,足以证明他“大神级”的地位,照片中拿对讲机者就是马伟明,而给他打伞的,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吴胜利。

虽然只是少将,但马伟明绝对是“国宝级专家”:34岁就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42岁就晋升海军少将军衔

因为他,我军舰艇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他更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

电磁弹射器,是最新一代航母专用的飞机弹射器。当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为航母配备电磁弹射系统。

2017年7月,马伟明从习近平主席手中接过代表中国军队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下这位足以颠覆世界海战格局的科学家马伟明。

1960年4月,马伟明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市,从小就体弱多病的他在父母老师眼中就是一个“病秧子”。尽管骨瘦如柴、体弱多病,但马伟明学习成绩优异,在别人眼中,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但对马伟明来说竟是一件快乐和愉悦的事。然而,刚考上高中,父亲却要求马伟明退学去学手艺,以分担家庭重担。马伟明拗不过父亲,只好退学,拜师学起了无线电修理。这下急坏了他的数学老师,亲自登门做工作,老师告诉马伟明的父亲,这孩子悟性极高,培养得好很可能成大器。正是因为这位女教师的执着和坚持,中国少了一个会修无线电的师傅,多了一个为国家打造最尖端武器军事科学家。

1978年,马伟明恰逢高考,因为服从调剂,高考揭榜,马伟明被海军工程大学录取,可受不了纪律约束的马伟明,压根不想上军校,乃至在上大学的4年里,他时常想当“逃兵”。后来回忆起大学生活,他说:“那时我想要自由,认为一个做科技创新的人,需要有足够的自由。”人一辈子要经历无数次命运攸关的抉择,也会遇到很多足以改变命运的人,除了坚持让他上高中的女老师,再次改变他人生命运的是中国海军电机学科开拓者,电机科研团队创始人张盖凡教授。

张教授既是马伟明的“伯乐”,更是他的“指路恩师”,一直想逃出军队这座“围城”的马伟明,一度想要放弃考研,而张教授不断写信鼓励他,最后一封信是一纸命令:“你必须马上回校考取研究生。”张盖凡对马伟明的培养,可谓倾尽心血:逼他考上研究生,又将他逼上讲台,挑最难的研究生课程让他主讲,从培养他学会如何思考到怎样定方案,一步步带领马伟明走上科研之路。在实验初期,更是拖着病弱的身体,陪马伟明他们在实验室工作直到深夜……

2001年,41岁的马伟明当选院士,他把鲜花献给自己的恩师,从此,马伟明接过恩师肩上的科研重担,不仅正式走上了中国船舶电机科研之路,更开启了中国船舶技术独立自主的新时代

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波谲云诡,西方国家掀起海洋争霸的冲击波,海防竞争也愈发激烈,而此时的中国因为技术落后,船舰发电机这样的核心部件只能依赖进口,海防发展处处受制于人。当时,十二相整流发电机,只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投入军事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就必须花巨资购买这种高效能的发电机系统。在与外商的技术谈判中,马伟明敏锐地发现电机输出电流存在固有振荡问题,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造成整个动力系统的瘫痪。自负的西方专家根本不屑一顾,还傲慢地声称他们的产品根本不存在问题。这件事深深刺痛了马伟明,他意识到:核心技术必须中国制造,否则,我们永远只能被“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但电机“固有振荡”是行业内的一大难题,连国外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更何况中国在这一领域还完全是空白,要想解决这个难题简直难于登天。马伟明憋着一股劲想: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哪怕少活十年,我也要攻下电机技术难关!

在恩师张盖凡的支持下,他用仅有的3.5万元制造出两台小型十二相电机,展开了国产十二相发电机的研制工作。没有实验室,他就砸掉水槽,将一间仅20平方米的洗脸间改造为实验室。为了做模拟防水环境下的试验,他们买来食盐研制“人工海水”,没有经费,把旧电机壳买回来,自己动手装配,没有起重设备,肩扛棒撬,把笨重的铁家伙弄进实验室。图纸设计完成了,马伟明就穿上工作服下车间,与工人一起干……

反复试验、拆装、调试,计算参数,实验记录堆满了大半间屋子,马伟明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艰苦研制,有时实在太累,就靠在资料堆边打个盹儿。就这样,他几乎是不眠不休地战斗了5年的时间才终于研制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同时,他更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个世界性难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困扰世界电机界多年的难题,竟然被一个只有30多岁的中国人解决了。

8年后,当马伟明再次赴同一外商公司验收设备,指出该类电机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时,外方首席专家还狡辩:“你的理论太离奇,我们听不懂。”言罢,便准备拂袖而去,顿时,一股热血直冲马伟明的头顶,他一字一板地将万丈怒火喷出胸腔:“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翻译被这雄狮般的怒吼惊呆了,望着马伟明久久不敢张口。“照直译!”马伟明厉声道,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外国专家一下子就懵了,当他们从世界专利索引上证实“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发明专利条目下赫然标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等,对方马上换了一副嘴脸,提出拿出百万元“私下交易”,马伟明当即就严词拒绝了:“专利技术是有价的,它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祖国。”这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变局:8年前,中国与之谈判引进其专利技术和生产线,但遭到该公司的断然拒绝:“只卖产品,不卖专利”。时过境迁,现在这家公司反过来要购买中国人的专利技术。

欣闻此事后,张盖凡老先生热血沸腾,激情难抑—— 当年我们和外国专家打交道,不知看了人家多少白眼,受了多少窝囊气,那时,我们技不如人,受制于人,为了学点东西,只能忍气吞声,现在,我的学生敢对外国权威专家说:“你不懂,我教你!”

2018年5月13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威武下海,香港媒体发文:中国航母动力技术获重大突破,下一艘航母即可电磁弹射?众所周知电磁弹射系统相比滑跃起飞不仅能够降低对飞机的损耗,还能在短时间内起飞更多的舰载战斗机。早在十几年前,马伟明就瞄准了电磁弹射技术,这是美国历时20多年耗资32亿美元的科研项目。据《解放军报》报道:当时蒸汽弹射器是国家立项,但马伟明竟然绕开蒸汽弹射,直接去研究更先进更难的电磁弹射,很多人都出来阻止:“中国连蒸汽弹射都没研制出来,又怎能一步登天研制电磁弹射呢?”马伟明当然知道风险很大,但他说:“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

5年里,马伟明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他跟同事们一起不分昼夜地连续攻关,就连大年初一也在实验室度过。在2008年,他们终于研制成功小型样机,接着又做出了1∶1单元设备样机,突破了全部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的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激动得流下热泪,对他说:“有你在,中国更有希望了。”

2016年,在央视科技盛典颁奖晚会上,罕见首曝我国自行研制的电磁拦阻装置与电磁弹射器,更公开宣布马伟明团队在电磁发射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集群式突破,不仅实现与世界最强国家的同步发展,更推动中国武器发展,从化学能到电磁能的发射革命!

核潜艇是各国藏在腰间的暗器,各国海军一直致力于高性能潜艇的研制。马伟明也将目光瞄准了核潜艇。我国早期核潜艇噪声水平很糟糕,曾被赤裸裸地嘲讽为“海底拖拉机”,拥有更好静音水平的潜艇,就像战机拥有了隐身能力,对掌握进攻主动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这个难题,马伟明提出研制一款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效率高,又能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的发电机。这个思路一提出来,专家教授们纷纷摇头,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实现!面对质疑,马伟明没有任何动摇,他说:搞技术创新,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们研究的东西,就没有一个是跟着人后面跑的。之后又是10年的艰苦攻关,2001年,他终于研制出世界上首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彻底摒弃了传统机械推进轴,将噪声降低10%以上,完成了一次“潜艇静音”的创举。这一年,年仅41岁的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年,这项技术正式生产装备部队,从此,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

之后,受此鼓舞的马伟明团队又马不停蹄地集中力量向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的研制发起全面冲击,并先于美国研制成功。在与西方的科研竞争中,马伟明带领他的团队一次次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蜕变。

在央视的采访中,马伟明说:领先国外10年以上的综合电力系统不仅仅就是解决一个噪声、操纵性和经济性问题,本质是为了解决高能武器上舰的问题。

整整30多年,马伟明几乎每天一睁开眼,就争分夺秒地投入科研。他用30年的默默奉献,从带领5个人的研究小组,到今天百人的研究团队,将中国舰船综合电力技术提升了好几个层次。30多年,马伟明从来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基本上就是“五加二”“白加黑”,每天在实验室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超负荷工作导致他病痛缠身。2005年,他到北京出差,领导强行留下他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10项生命健康指标中有7项不合格……

2007年,马伟明的父亲被检出患上了早期胃癌,老爷子从江苏镇江市老家奔着当院士的儿子到武汉住院手术,当时马伟明特别忙,天天在实验室,给父亲约好了手术却忘记告诉老爷子,老爷子在医院等了几天之后终于忍不住,气呼呼地闯进实验室,冲着他吼了起来:“马伟明,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家里事不闻不问,你像着了魔一样,成年累月拼死拼活地卖命!”其实,父亲也并不完全为住院的事生气,本意是来劝儿子,不能只顾工作而不顾身体。马伟明1.74米的个头,体重才110斤,瘦得像根豆芽,哪个父亲看了不心痛啊!

2007年的一天,马伟明从生产设备地回家时出了车祸,颈部骨裂需要住院观察,但他却带着颈套,天天到实验地工作。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虽然已经取得一项又一项巨大成果,但马伟明研发创新的脚步,还远远没有停下。2010年,他研发出“中压直流输电网”,中国也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在舰船上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这一技术水平反超领先国外10年左右!

中国海军核心武器装备能日益强盛,马伟明绝对是背后的大功臣,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时时提醒自己,生命有尽头,事业无止境,唯有把培养后人,提携后学作为神圣职责,事业才能得到延续。作为团队带头人,他给学生打工,给年轻人出思想、出课题、出经费,让他们在重大课题中施展才华。近10年来,马伟明从未在自己领衔的科研成果报奖时署名。他先后为祖国海防领域培养了7名博士后、70名博士和116名硕士。在他的带领下,这些年轻人中不少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被习近平主席签令嘉奖的肖飞就是其中的一员。为此,他十分欣慰地说:“我心甘情愿做一匹驾辕拉套的马,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伟明带领团队的科研经费不少,他自己却表现得非常“抠门”:出差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能做硬卧就不做软卧。每次出去开会,都把会上发的纸和笔带回来。为节省研究所纸张,他甚至在门上贴一张“非本所人员不得打印”,但对培养人才,他一掷千金。2015年,马伟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刚走下领奖台,他就做出一个决定:捐出百万港币的奖金,以导师的名字设立“盖凡奖学金”。

在他40岁时,组织上到学校考察干部,一名首长提名要他当副校长,马伟明当时想都没想就说:“报告首长,我是个做学问的人,不适合当领导,也当不好领导。”马伟明知道自己的舞台重心在哪里,搞科研必须心无杂念,远离功名,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二三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有人称他是“高智商的傻子”,说他:“你这么拼死拼活,究竟图什么?”而他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三不图官,就想实实在在为国家和军队做点事。”

2017年,已经两鬓斑白的马伟明,又提出一个足以改变海军装备发展的思路——在世界上独创性地提出“全能舰”的概念。全能舰,就是指将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电磁火箭炮、电磁线圈炮等舰载高能武器与全电舰船技术集成,使一艘战舰具备系统的防空、反潜、反导和对海、对岸的精确打击能力。

对于马伟明和他的团队来说,他们的不懈努力,就是要让中国先对手一步,实现作战样式的创新与变革,主导和引领未来海上作战样式!

从建立人民海军至今,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像马伟明一样的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人民海军才从“黄的海”一点点走向“蓝的洋”,而肖飞等更年轻一代的崛起,让我们坚信马伟明和他的团队一定能为中国海军锻造更多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

星辰大海,中国来了!30年为国铸剑、制胜深蓝!今天,让我们一起向马伟明和所有为大国铸造利剑、装备先进战斗力抛洒青春、汗水乃至献出生命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资料来源:新浪军事网)

点评: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和平也是建立在先进的武器装备基础之上的,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中国研发核武器,保卫国家和平花费了毕生的心血,比如,钱学森、于敏、钱三强、邓稼先等,他们是老一辈的传奇。如今新一辈的传奇也后继有人!马伟明院士便是新时代科学家的杰出代表。美国最负盛名的兰德智库评价马伟明院士“一个人可抵十个师”。马伟明所领导的团队完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电力系统技术,使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而马伟明院士更大的贡献则是未来会应用在003核动力航母上的电磁弹射系统。有院士在评价马伟明的科研成就时说:“这些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其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我们应当认真地学习马伟明院士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让中国的革命精神世代相传。

知识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 )。

A.公共领域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 D.公共生活

2.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是( )。

A.公共生活 B.公共秩序 C.公共场所 D.公共领域

3.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

A.职业道德 B.家庭道德 C.社会公德 D.公共秩序

4.“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5.某公司的职工在三亚旅游时,主动把吃剩的瓜子壳、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他们的这种行为是( )。

A.可有可无的

B.职业要求的

C.多余的,因为有专人打扫

D.应该的,是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6.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 )。

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7.人们应该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是社会公德中( )。

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8.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这是社会公德中( )。

A.遵纪守法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9.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这是社会公德中( )。

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

10.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这是社会公德中( )。

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遵纪守法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调整和规范的是( )。

A.职业生活领域  B.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C.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D.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12.没有准确表达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是( )。

A.遵守社会公德是高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13.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 )。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服务群众的要求 D.诚实守信的要求

1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岗敬业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15.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尊老爱幼 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 D.文明礼貌

16.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 )。

A.诚实守信 B.尊老爱幼 C.文明礼貌 D.爱护公物

17.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应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这是( )。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18.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这是职业道德中( )。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诚实守信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19.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人际交往的要求 D.共同合作的要求

20.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感情是( )。

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

21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22.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

A.家庭义务 B.男女平等 C.家庭美德 D.婚姻制度

23.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

A.生物本能 B.平等互爱 C.专一排他 D.强烈持久

24.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 )。

A.邻里团结 B.保护环境 C.爱岗敬业 D.遵纪守法

25.个人的道德品质是( )。

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2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

A.道德修养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知

27.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个人品德修养的正确途径是( )。

A.坐而论道 B.闭门造车 C.躬行实践 D.合理宣泄

28.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这种修养方法是( )。

A.学思明理 B.积善成德 C.闭门造车 D.坐而论道

29.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和基础是( )。

A.认真学习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B.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C.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D.不断提高社会公德素养

30.(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A.爱护公物 B.保护环境 C.遵纪守法 D.助人为乐

31.(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生活领域的体现。

A.爱护公物 B.保护环境 C.遵纪守法 D.助人为乐

32.( )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A.爱护公物 B.保护环境 C.遵纪守法 D.助人为乐

33.( )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A.文明礼貌 B.保护环境 C.遵纪守法 D.助人为乐

34.公共秩序是指( )。

A.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B.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C.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D.限制、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定的集合

35.( )是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A.安定有序 B.和谐发展 C.社会繁荣 D.文化多彩

36.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称为( )。

A.职业道德 B.个人品德 C.网络道德 D.虚拟道德

37.(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爱岗敬业 B.为人民服务 C.保护环境 D.慎独

38.( )是民生之本。

A.择业 B.就业 C.爱岗敬业 D.创业

39.择业是指( )。

A.在多个工作机会中挑三拣四,挑肥拣瘦

B.在求职过程中“骑驴找马”

C.根据父母意愿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D.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

40.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成功,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 )。

A.薪水的高低  B.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D.人脉

4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世代相传的道德格言说明( )的观念自古就深入人心。

A.相亲相爱 B.尊老爱幼 C.夫妻和睦 D.长幼和睦

42.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确认,在校大学生( )结婚。

A.可以  B.不可以

C.绝对禁止  D.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可以

43.( )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A.道德认同 B.道德意识 C.道德修养 D.个人品德

44.体现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是( )。

A.道德认同 B.道德意识 C.道德修养 D.道德境界

45.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叫做( )。

A.道德情操 B.道德境界 C.道德品质 D.道德修养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代社会,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有( )。

A.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2.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

A.爱护公物 B.助人为乐 C.文明礼貌 D.保护环境

3.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

A.爱护公物 B.爱岗敬业 C.文明礼貌 D.遵纪守法

4.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

A.爱护公物 B.文明上网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5.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

A.服务群众 B.助人为乐 C.文明礼貌 D.保护环境

6.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有( )。

A.遵守社会公德是为了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7.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诚实守信

8.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

A.办事公道 B.爱岗敬业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9.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

A.奉献社会 B.勤俭持家 C.爱岗敬业 D.服务群众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

A.邻里团结 B.勤俭持家 C.爱岗敬业 D.服务群众

11.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12.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尊老爱幼和( )。

A.男女平等 B.夫妻和睦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内容的有( )。

A.邻里团结 B.勤俭持家 C.爱岗敬业 D.服务群众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内容的有( )。

A.男女平等 B.勤俭持家 C.尊老爱幼 D.服务群众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

A.邻里团结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男女平等

16.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家庭美德建设促进( )。

A.提高家庭成员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B.建立稳定和谐的美满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C.提高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美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D.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

17.下列选项中,对个人品德的正确理解有( )。

A.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中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

B.个人品德实际上也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www.xing528.com)

C.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D.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括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

18.个人品德的形成( )。

A.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B.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C.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D.取决于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

19.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个人品德修养的正确途径有( )。

A.坐而论道  B.提高道德认识

C.完善道德品质  D.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20.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这是因为 ( )。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核心的重要条件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1.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2.社会公德是( )。

A.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B.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C.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是个体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3.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就是要( )。

A.提高道德境界  B.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C.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D.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2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包括(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5.对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该从( )几个方面努力。

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B.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C.看哪份工作社会地位高、赚钱多 D.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26.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要( )。

A.以赚钱为首要目标 B.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C.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D.提高创业的能力

27.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就要( )。

A.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B.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C.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D.多换行业多跳槽

28.恋爱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主要有( )。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 C.文明相亲相爱 D.人格依附

三、判断题

1.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 )

2.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 )

3.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锤炼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   ( )

4.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

5.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6.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

7.无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

8.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

9.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

10.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11.公共生活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

12.网络已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和工具。( )

13.长时间沉迷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 )

14.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 )

15.恋爱和婚姻是同一回事。( )

16.公共生活具有广泛性。( )

17.创业要以赚钱为首要目标。( )

18.选工作一定要选不干活但工资高的工作。( )

19.只要我们有钱,道德修养可有可无。( )

20.为了个人利益可以出卖他人利益。(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道德本质?

2.道德是如何起源的?

3.道德的功能有哪些?

4.什么是革命道德?

5.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6.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7.如何借鉴人类文明道德优秀成果?

8.什么是志愿服务?大学生如何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1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分析

(1)结合道德的社会作用说明,为什么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有人认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没有关系”,请评价这一观点。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什么?

(4)简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

材料2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现实生活中,诚信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底线,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交往,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讲诚信只会吃亏”的观点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信条。“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种现象已波及了中学校园。近些年来,有关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欺骗老师、家长、同学之事随处可见,甚至开家长会雇人冒充家长开会。

分析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讲诚信只会吃亏”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3)结合材料简述大学生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3

在佛山南海的小悦悦事件让中国人心境难宁。这一天,先哲早已大加挞伐、今人犹有切肤之痛的“国人冷漠症”停止了最彻底的扮演:面对遭面包车碾轧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长达近7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竟然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直至拾荒的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在见惯了老人跌倒无人扶持等类似场景之后,按说我们对冷漠的承受力是大大进步了。但小悦悦事件还是激起了国人普遍的震惊和愤怒,对此有人从利害关系上分析,扶持倒地者毕竟存在一定风险,而小悦悦事件中,经过的路人完全可以通过打电话报警等近乎零本钱、零风险的方式进行援助。虽然如此惠而不费,那18名路人也不愿意选择,容忍的底线再低,那18名路人必定都没法经过。

谁应该为此而担责任?无非有公民个体和社会两种指向,比较而言,指向社会是最容易的一种方法,也自有充足的理由。由于价值虚无、法纪不彰、道德底线失守、势力者带头不守规则,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全面失范的风险,与这种风险相比,个体的力气确实难免卑微,同流合污乃成为最便当的选项。但也正由于这种方法太过容易,不只使许多应该遭受谴责的人逃脱了道德惩罚,而且还常常让他们心安理得,并产生传导作用,使更多的人一边诅咒道德失范一边却又主动放弃本人对社会的义务。

分析

结合材料分析,小悦悦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4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或者说如果没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职业操守,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二者的关系作过研究,认为个人必须履行他的工作或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如果说职业规定着人们的社会角色,那么,职业道德则是这种角色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是在市场经济的架构中,社会依据不同个人、单位所处地位和职业赋予个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理所当然地应当追求盈利,但同样理所当然地不能置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能不讲诚信。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应当遵守职业规范,不能为了挣钱而让患者重复检查,开大处方。政府部门的职责是监管和服务,应当严格执法、尽职尽责,不能明知有问题而不作为。诸如此类,都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是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

分析

(1)什么是职业道德?其基本要求有哪些?

(2)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六、论述题

1.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看待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2.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对社会风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3.如何理解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4.从哪几个方面来正确认识道德的本质?

5.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实践活动

问题聚焦

对于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而言,掌握知识,仅仅是提高认识的最基本点,只是实现认知升华的一种手段,并非学习的最终目的。如何运用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形成优秀的道德观念,而对社会现象进行准确的评判,这是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道德观念,再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一个关键环节。

目前,在信息时代,各种媒体所承载的信息与观念,对学生形成了立体式的轰炸,学生在众多信息的冲击下,很容易形成良莠不齐的道德观念。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量的媒体也在制作和宣传正能量的作品,尤其是公益广告和短片,直接颂扬人性中值得肯定的品质。本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先观看来自世界的公益广告,而后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的知识(以第五章第三节为主),通过竞答方式,对所播放的公益短片进行正确的分析,让学生面对各种不同的信息,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

实践项目

观看公益短片,找到其所颂扬的道德品质,从课本的知识体系中,找到需要学习的相应的道德类型。

任务1:观看公益广告,寻找看待不同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方法。

任务2:巩固所学到的课本知识。

任务3:每个小组创作一个公益短片(可以创作文案)。

实践方案

一、活动目的

课堂与实践脱节,是很多学科面临的问题,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传统授课方式,也存在这个问题。本次活动,便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分析社会中流行的公益短片,让学生掌握知识后,学会运用知识,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态度与方法,解决学非所用的顽症。

二、活动主题

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公益短片,并创作一部公益短片。

三、活动安排

四、活动步骤

(1)分组。教师将全班学生分组,4~8人为一组,并设小组长负责组织。

(2)观看公益短片。

(3)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公益短片所宣扬的道德品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协商,得到正确答案后举手抢答。

(4)答案要求指出是在课本的哪一个知识点,并加以分析与解释。

(5)点评反馈并加分。请同学们举手表决最佳答案,获票数最多的小组加1分。

(6)考核评价。根据最后的得分情况,分出一、二、三等奖的小组,给小组的成员加上得分。

(7)请同学们在课余,制作一部公益短片(或者公益短片创意)。

五、评价标准

实践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黄开军:“铁面”汉子的内心柔情

从“门外汉”到“生产线长”,再到如今的技术骨干,贵州森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黄开军,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收获了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他眼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干着本职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而在他的同事、妻子眼里,他用对工作的执着造就了平凡中的不凡。

在贵州森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身衬衫西裤的黄开军正在车间里忙活着。虽然已不在生产岗位多年,但黄开军每天都会前往车间指导同事们作业。

说起自己的工作,一口四川口音,脸上笑意盈盈的黄开军说得最多的就是很普通、很平凡。在他眼中,自己17年的工作经验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2002年,27岁的黄开军从会计行业转行,一脚跨入了自己从未涉及过的建材行业,开始和各种给水管、排水管打交道。凭着踏实勤恳的学习态度,黄开军花了一年时间学会了整套设备的操作,当上了生产线的“线长”。

所谓隔行如隔山。对外行而言,“生产线长”的工作看似就是操作一台机器,管理一条流水线,简单重复。但要把一件简单重复的小事做好、做精,也并非易事。对于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的黄开军来说,更不仅限于此。2012年,为了节约用电成本,黄开军和设备生产厂家商讨,引进了一套附加装置节省生产线的耗电量。但新设备的运行并不那么顺利,经常出问题,导致整个生产线停工。为了车间24小时不停工,当时已经从生产岗位走到管理岗位的黄开军和同事们一起熬更守夜,不眠不休,随时处理突发状况。同事伍启辉回忆说,调试机子那段时间,黄开军经常陪他们干到凌晨两三点钟,有时候还要熬夜。累了就看到他爬到车里眯一会,然后又起来接着干,没离开过车间。

经过半年多的磨合,节能设备运转正常,公司的用电成本明显下降。之前加工1吨产品,大概要用400千瓦时,安装节能设备后,可以降低50到80千瓦时,1年用电成本大概可以下降20万~30万元。黄开军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除了节电,黄开军还在废料再利用、降低成本等方面不断钻研。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公司四五年积累下来的300多吨废品,在一年时间里变废为宝,被重新过滤加工成产品,盘活200多万元资金;画图纸,改模具,调整原料比例,他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让客户降低了5%的生产成本……

一次次的创新、变革,源于黄开军对工作的认真执着。在妻子李玉君眼中,黄开军工作起来有些不近人情。2007年,黄开军跟随公司业务从成都到贵阳建立分厂,忙得不可开交,两个多月没有回家。李玉君专程从成都到贵阳看望丈夫,却遭到“冷待”。“我过去的时候,他住男生宿舍,我住女生宿舍,一个星期我们都没见面,就在一个厂。有空的时候我去找他说两句话,他说:‘哎哟!我困得很,你知道我多久没睡觉了,不是48个小时就是72个小时。’那时候,我觉得他简直把他的工作当成了全部。”回想起当时的心情,李玉君的语气里还有几分委屈。

这样的“冷待”让李玉君又生气又心疼,年轻时没少为此闹过别扭。慢慢地,她也逐渐理解丈夫对工作的执着,并变成了丈夫身后的贤内助。一次因为同事父亲去世,黄开军跟着公司领导回到成都吊唁。因为牵挂公司业务,忙完后的黄开军只跟李玉君匆匆见了一面就坐上了回贵阳的车。即便知道两人长期分隔两地的公司老总劝说他在家多待一天,黄开军依然断然拒绝。这一次,李玉君选择了理解和包容:“当时我也跟他说,你想回去就回去吧。我给他拿了鸭蛋,拿去给车上的人都吃了,就回去了。那一次他妈还有点生病,我也没跟他说,说了怕他心里面挂念。”

实际上,工作上“铁面”的黄开军也有柔情的一面。和他共事了近十年的伍启辉说,黄开军工作上说一不二,但生活中随和温善。不忙时,他会做一顿川味火锅,叫上同事们聚聚餐,打打牙祭。同事遇到困难时,他也会慷慨解囊。有一次,公司资金紧张没按时发工资,车间工人的孩子没钱报名读书,黄开军就自掏腰包,给每个有需要的人借了2 000块钱,帮同事渡过难关。

如今,走过19年婚姻路的黄开军和爱人李玉君依然分居两地。在李玉君心里,丈夫黄开军工作上严谨、好学,关心同事,生活上虽然不能时时照顾家庭,但每次回家都对自己呵护备至,是个优点十足的“暖男”。“有些时候我还觉得我很幸运,找到了我老公。”采访最后,李玉君乐呵呵地说。

(资料来源:贵州广播电视网)

阅读感悟

老赖的儿子不能上大学?一件寻常事,究竟如何被曲解?

最近,一则消息在网上到处传:浙江温州饶先生的儿子今年高考发挥出色,学校却来电话称饶先生存在失信行为,请立即处理,否则不予录取。

于是,“老赖的儿子不能上大学”顿时成为热点,并且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不能搞“株连”,爸爸犯的错,不能由儿子承担;一种则是叫好,觉得“打蛇打七寸”,就该这么办。

其实,这是一桩寻常事,只是被曲解了。

老赖的儿子,究竟考没考上这所学校?为什么“老赖的儿子不能上大学”这件事,会激起这么大的反响?

相当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最早的来源表述有问题:“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学”。

因为前面说儿子考上了大学,当接下来说因为饶先生是老赖,不立即解决失信问题,就不予录取时,就很容易造成一个印象:一个学子,辛辛苦苦读了十多年书,已经考上知名大学了,却因为父亲的原因,上不了大学。这种感受,类似于拿着录取通知书,高高兴兴去报到,但学校却告诉孩子不能办入学登记。

如果认真再看下文,就会发现:招生教师告知饶先生上述情况时,他儿子还没被录取!

原文是这么说的:学校打来了电话,“我校在资格审查时发现您存在失信行为,请立即处理,否则我校将不予录取您的孩子”。

还没被录取,这也叫“考上”?

虽然原文表述不严谨,但后面内容作了修正:这孩子只是达到了这所大学的投档分数线。

院校调档,往往要超出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资格审查离正式录取,也就是算正式考上大学,还有几个程序要走,这是人所尽知的事。

有很多媒体,还有一些自媒体,无视这种常识,抓住“考上”两字,做了不少文章,确实赚了不少眼球,吸引了不少流量。但这种不管原文表达的整体意思,真的好吗?

不能上“北京某知名大学”,怎么变成“不能上大学”?

如果说,这种不管全文整体意思,放大其中一点的行为至少还有一定的原因:引述的新闻来源,确实在开头用了这句话。但接下来的事,就有点过头了。

因为很多媒体和自媒体,反对的话题居然是:老赖的儿子不能上大学,然后再如何如何地评价,评价的结果就成了反对搞“株连”,老赖的儿子也有权上大学。

在这中间,经历了一次偷换概念。偷换概念的结果,往往会导致结论的严重歪曲。

可以做这么一个假设:该老赖拒绝还钱,这个“北京某知名大学”真的如他们所警告的那样,最后没录取这孩子。但就算这样,没被“北京某知名大学”录取,也并不等于“不能上大学”。

由此得出的第一结论“随意剥夺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从何而来?再根据第一结论,得出第二结论“搞株连”,更从何而来?然后再根据第二结论,得出最终结论“于法无据,反对搞株连”,更歪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顾最初来源谈到的饶先生之子还没录取的现实,死揪住“考上”二字,还可以看作理解上有误,但再将其扩大到“不能上大学”,与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挂钩,这恐怕就不仅仅是理解有误的问题了。

整件事,到底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随后有更多的消息传出:这孩子报考的是特殊专业,要经过政审,这也和最早的信息源中提到的“资格审查”相一致。

其实,因为家长是老赖,特殊专业的政审通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在湖北省黄冈市,就有一名老赖的儿子报考航空院校,由于其父母被列入老赖名单,难以通过招飞单位审查。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政审条件,往往是公开的。明知有政审条件,却还不去还钱,导致学校招生老师来提醒,这和“株连”“剥夺受教育权利”有关系吗?

但接下来,还有媒体表示怀疑这种说法,自己去询问多家高校,会不会因为对方是老赖的子女,就拒绝录取?对方当然说不会。因为阅档、资格审查后,还有预录等一系列程序。明明是A阶段的问题,问的却是B阶段的事,这叫对方如何回答?

就算这种怀疑是真的,那也是这么一种情况:

高校招生计划数,往往是固定的,虽说有时也会增加招生人数,但毕竟是少数。如果这孩子的分数正好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又有多人是同样分数时,学校有择优录取的招生自主权,可以对其他方面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学生。

从后来饶某接到提醒电话后迅速还了钱的行为,也可见他确实就是那种明明有钱却不还的人。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反倒是招生教师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善意提醒。

不管是政审有具体要求,还是同等分数下的择优录取,因此进行相关资格审查,都是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体现。这和“不能上大学”“株连”根本毫无联系。

在高校录取时,当老赖的儿子和其他孩子分数相同时,难道应该优先录取老赖的儿子,才算不搞“株连”,才算没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这恐怕更不公平吧?

所以,从整起事件来看,它只是一件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寻常事,它实在不应该成为一个热议话题。

媒体人其实有同样的痛苦:流量。但底线这条原则不能破:底线第一,流量第二。

(资料来源:浙江新闻网)

阅读感悟

王淑芳:北斗女神

大学毕业参与北斗系统研发,28岁担任北斗设计师,32岁担任主任设计师……王淑芳既是两代北斗系统方案的论证者,也是4项国家军用标准的执笔者,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她见证了北斗的问世,也见证了北斗的成长。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她的北斗“星”路历程,一路走来情怀不变。

农村出身的王淑芳,是靠借钱读完的大学,毕业后本想尽快挣钱还债,赡养年迈的父母,但一次偶然机会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1994年,北斗工程筹备组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学生,王淑芳被北斗强军富国的战略意义所吸引。“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两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导航系统还处于空白领域。中国一定要搞北斗!”她放弃了外企工作机会,毅然投身北斗事业,负责北斗用户机研制。当年北航电子工程系108名学生,她是唯一一个报名参军的。

2000年,第一颗北斗卫星升空,王淑芳和研发团队开始对北斗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一测就是几个小时,他们甚至连伞都不敢撑;瓢泼大雨、鹅毛大雪正是测试恶劣天气对卫星信号影响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们也陪着用户机淋在雨中、冻在雪里。

就这样测试了几个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王淑芳的心脏频发早搏,多次晕倒在工作岗位。有一次,医生让她做24小时心率监测,她却带着监测仪跑去工作,由于用户机发射信号干扰了心率监测,监测仪白戴了。但她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反复测试,用户机发射功率由30瓦降到了1瓦以下,测试数据为北斗国家军用标准制定提供了充分依据。

2007年,为推动北斗产业化进程,王淑芳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选择,从北斗导航研发系统转到交通运输行业,牵头实施首个二代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建设管理“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刚转行时,家人很不理解,之前的研发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从头起步,从零开始。王淑芳的一番话,打消了家人的顾虑。她说:“世界上两大导航系统,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两个系统几乎同步建设,可是GPS做到了让全世界离不开它,GLONASS却鲜为人知,根本原因是GPS通过产业链来反哺系统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是卫星导航最大的用户,转业交通,就是想让‘北斗’用起来,让它成长,让它壮大!”

王淑芳提到一个细节,她曾参加了张家口市宣化区炸子市街小学、东升路小学的一次校园分享活动,下楼梯时,一个孩子迎面走过来,有些怯怯却自豪地对她说:“王老师,我爸爸是开大车的,他在用北斗……”王淑芳动情地说:“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感动。以前大家排斥用北斗,现在大家觉得用上中国自己的北斗是一种荣耀。孩子的话让我觉得所做的一切特别值!”

王淑芳告诉共产党员网《同学》工作室记者,在工作之余,自己喜欢写写画画。读书的时候,还写过诗集,画过“百猫图”,现在也一直保持着这项爱好。“踏朝霞,迎风雪,城际如梭,高铁山间过。野鸟衔枝蓄冬巢,迟暮中年,无暇时光错。”这是王淑芳在一次匆匆出差途中写下的词作,大意是感慨20多年的科研生涯,倍感时间珍贵不容错过。

当初为研制用户机,王淑芳结婚十年才要孩子,作为女人,她多么期盼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可北斗系统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她每月至少有一半时间奔波在不同城市之间,根本没精力带孩子。最重要的是,北斗用户机发射功率没降下来之前,辐射信号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不可估量,为此她也不敢要孩子,这一等就是十年。“我的好多同学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我家孩子今年才小升初。”王淑芳回忆说,“那时的同事都不敢要孩子,有一个女同事当时意外怀孕,而且怀的是双胞胎,一般人要是能怀上双胞胎肯定乐得不行,这个女同事却吓得直哭……”

但王淑芳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北斗的成功,为女儿树立了榜样。2017年5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王淑芳工作室”成立,工作室LOGO设计得非常简洁,在绽放的紫色百合花中,有一朵淡黄色的莲花。这个LOGO的设计者正是王淑芳的女儿,在女儿眼中,妈妈正如百合和莲花一般清新淡雅,她决心做一个像妈妈一样优秀的人。

(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

阅读感悟

最美退役军人王启荣:守陵人用半生践行诺言

从山脚的陵园大门出发,377级石阶通往山顶的陵园广场,一座17.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在广场中央巍然挺立,两棵枝叶繁茂的木棉树高耸入云。

木棉树,又称英雄树;木棉花,也称英雄花。那坡百姓都说,那坡是座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

守护着这座陵园的王启荣,也是人们眼中的英雄。2018年11月,王启荣被中央宣传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共同表彰为“最美退役军人”。

“假如谁在战场上‘光荣’了,活下来的人一定要去看他”

61岁的原那坡烈士陵园园长王启荣已经退休,但记者这次找到他,还是在陵园里。“这么些年过去,如果一天不来陵园走一圈,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从山脚走上山顶陵园广场的这条路,王启荣已经走了36年。站在山顶极目望去,整个那坡山城尽收眼底,阳光跳跃在一朵朵木棉花瓣上,满目生机。

“这棵木棉树,还是1980年冬天我们几个人从云南省富宁县拉回来的,那天还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几十年过去了,这棵树已经长得这么高了。”陪同记者参观时,王启荣指着陵园纪念碑右侧一棵高耸的木棉树回忆道。

从入园起,王启荣已经在陵园铺下了近万块瓷砖,种下7 000多棵木棉、松柏,为牺牲的战友们筑起一座座墓碑。陵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物,不仅镌刻着烈士们的鲜血和功绩,也记录着王启荣的峥嵘岁月。

1979年的冬天,作为那坡县国防旧村民兵哨所的一名机枪手,入伍第二年王启荣就参加了那场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时隔近40年,他对当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一场总攻发起前,哨所的13名哨员挤在一起。大家互相承诺:“假如谁在战场上‘光荣’了,活下来的人一定要去看他。”

激烈的战斗中,王启荣不幸负伤,右腿落下残疾,更不幸的是他的机枪副射手隆向东在战斗中牺牲了。

1980年10月,退役后的王启荣在安置工作时,本可以要求去供销社、百货公司这样别人眼中的“好单位”,但他却主动申请到刚刚开始筹建的那坡烈士陵园守陵。他忘不了此前去陵园拜祭战友时,看到修建之初的陵园里荒草丛生,杂乱无章。他告诉自己,牺牲的战友,绝不能安息在那样的环境里。

从此,寒暑易节,木棉花谢了又开,草黄了又青。而王启荣在陵园里,一待就是36年。

“那些年先后有十几个人到陵园工作,只有老王一个人留了下来”

其实,用“守”陵来形容王启荣最初的工作并不准确。陵园筹建初期,不通水电、杂草丛生的一座荒丘野岭就是陵园的全部,临时安葬着900多座英烈的坟墓。

一片荒芜中,王启荣开始了陵园管护工作。更准确地说,是建园的工作。从烈士的安葬、归类、编号和文物管理,到土地平填、栽花种树等园容园貌整治,全都要靠人工劳作,最初几乎都是王启荣以一己之力完成。

原本,王启荣是有几名同事的。那坡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叶光荣回忆,最初和王启荣一起到陵园工作的共有5个人,但因为工作艰苦繁重,收入微薄,加上守陵工作被当地百姓认为“不吉利”,连找对象都成了一件困难事,所以有人很快动摇了,最短的只在陵园待了不到1个月。半年过去,除王启荣以外的4个人都离开了,“那些年先后有十几个人到陵园工作,只有老王一个人留了下来!”

王启荣的亲友也劝他趁着年轻换个工作岗位,但他不为所动。为了让烈士有好的归宿,最困难时他曾一个人在山上连续工作4个月,吃住都在山上,白天干不完,夜里接着干,一点点挖土砌坟,种下花木,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1986年,王启荣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工作。从边区到省城,从职工到干部,当大家都以为捧着“金饭碗”的王启荣从此将过上体面的生活时,1989年王启荣再次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主动向组织要求回那坡烈士陵园继续守陵。

“那份感情实在是割舍不下。”王启荣回忆,在南宁工作的日子里,他总感觉生活中缺了什么似的。只有想到牺牲的战友时,他心里才踏实。

1989年,王启荣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重回那坡。这一次回来,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支撑我守在这儿的,除了对战友的承诺,就是让所有烈士都能与家人团聚”

作为广西边境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那坡烈士陵园如今安葬着不同籍贯的952名烈士。

每年清明时节,木棉花开正艳,也是王启荣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有时一天要接待七八批前来祭扫的烈属。由于那坡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遥路远,交通不便,还有不少烈士家属无法每年都来拜祭,就拜托王启荣祭扫。王启荣留意到,有些烈士亲属一直没有来过,也没有亲属和他联系,他猜想,可能是这些烈士家属并不知道烈士安葬在这里。当年战争结束后,受条件限制,有些烈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只写了牺牲地点,却没有注明安葬地点。

此后,王启荣踏上了漫长的为烈士寻亲路。为了扩大烈士家属的寻找范围,他加入了许多老兵微信群、QQ群,发布寻亲信息,发动其他老兵一起寻找。截至2017年,他成功找到了所有“失联”的烈士家属。

2016年,在王启荣的帮助下,江西籍烈士谢国桥83岁的母亲冯月娥,第一次来到那坡烈士陵园祭奠儿子。“儿子啊,妈妈对不起你啊,37年丢你一个人在这!”在儿子的墓前,这位耄耋老人失声痛哭。

那一幕,让王启荣深受触动,“这么多年支撑我守在这儿的,除了对战友的承诺,就是让所有烈士都能与家人团聚。”

“英雄为国家献出生命,他们的事迹不能被遗忘”

那坡烈士陵园1980年建园后,进行过两次修葺,每一次都要进行烈士身份核对和资料整理。王启荣发现,陵园仅留有部分战斗英雄、一等功臣的照片等不系统的零散信息。于是,他给自己安排了一项新的任务:整理好所有烈士的资料,给他们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王启荣开始在那坡县人武部、民政局、档案局等部门间来回奔走,搜集烈士生平、照片和遗物,遇到不能确定的信息就通过战友向参战老兵们了解。

经过多年努力,王启荣已经整理了936名烈士的详细资料,并将烈士墓地按籍贯编排成5个区域,完善了陵园的信息库。如今,只要说出名字,他就能准确指出烈士墓碑的位置,说出烈士的事迹。

在那坡烈士陵园纪念馆内,记者见到了一面由460名牺牲烈士生前照片组成的照片墙。460幅照片中,有146幅是近几年王启荣从全国各地烈士家属处搜集到的。王启荣说,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将埋葬在陵园的952名烈士的照片全部集齐,让战友们通过这种方式在这里“团圆”。

在陵园工作这些年,王启荣最欣慰的就是眼看着昔日的一片荒野变成了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陵园祭扫的人络绎不绝。在看守陵园的同时,王启荣也为前来拜祭的人们当起义务讲解员。“英雄为国家献出生命,他们的事迹不能被遗忘。”王启荣觉得,他从事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守陵工作,更承载着一代代人对英雄的缅怀和敬仰。

离开陵园时,王启荣回身,向高耸的烈士纪念碑敬了一个军礼。

“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守下去!”王启荣说。

(资料来源: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阅读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