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包拯扶保母子,赵祯追赠孝肃尚书

包拯扶保母子,赵祯追赠孝肃尚书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祯当即召二人入朝,并授同平章事。牛主人忍气而去,回家杀牛卖肉,并埋怨包拯不为民作主。牛主人杀了牛,牛肉尚未卖完,那被怀疑割牛舌的人便到包拯那里告发牛主人私宰耕牛。包拯自称无子,这里有些原委。包拯原有儿子包德,娶妻崔氏,曾出仕为潭州通判,半年去世。包拯即命将那母子二人迎回,给儿子起名曰綖。包拯去世,赵祯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包拯对仁宗寄于厚望,他希望仁宗能“薄赋敛,宽力役,救荒粮”。

包拯扶保母子,赵祯追赠孝肃尚书

宋仁宗赵祯一朝,范仲淹、文彦博、富弼为朝野上下中外人士佩服至极,但因他们厌恶阿附因而在朝不能久待,一律下调。范仲淹调为青州知州,故而今青州有范公亭。文彦博调为许州知州,富弼为并州知州。范仲淹在青州干了几年,深得百姓喜爱。后在赵祯的皇祐四年在任所病故,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谥曰“文正”。

范仲淹祖籍邠州人,祖上迁居江苏吴县。二岁丧父,随母更嫁朱姓县官在邹平为知县时,范仲淹随继父到山东邹平,并在邹平的醴泉寺“划粥而食”苦读经书。后来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即辞母归宗。苦志励学,及显贵后,食不重肉,衣不重裘。所得俸禄,留赡族里。尝置义庄一所,赈恤孤贫。自入仕途,不论当什么级别的官,恩威并济。百姓多为其立生祠。就连边关的少数民族对范仲淹亦“爱戴如父”。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远近人民尽行举哀,如死了自己的父母一般悲恸。他有四个儿子,当官皆有政绩。

赵祯听从殿中御史赵标等人的意见,免了陈执中的宰相。隔了一日,枢密院直学士王素(王旦的儿子)入朝奏事,赵祯问他:“你是故相王旦的儿子,与朕是世交,非他人可比。在用谁为相的问题上,我想听听你的意见。”王素回答道:“不知陛下您所选的人是谁?”赵祯说:“富弼如何?”王素顿首道:“臣庆陛下得人。”赵祯又问:“文彦博如何?”王素回说:“亦是宰相之材。”赵祯当即召二人入朝,并授同平章事。

到赵祯又改元为嘉祐元年,在大庆殿受贺之时,忽然“眩晕欲仆”。只好命群臣草草行礼,回返后宫,一连数日不能上朝。富弼、文彦博二人以祷告为名,方才入值殿内,瞅了个机会向赵祯提出请立储君的建议。赵祯只是含糊,没有明确态度。这一病一个多月方才好转。但立太子之事,不再提起。知议事谏院范镇屡请立储,竟被罢职。学士欧阳修也上书请立太子,亦不见下文。殿中侍御包拯上疏直陈己见,气得赵祯把他调出朝廷,到开封府任知府。

包拯字希仁,通俗小说、戏曲中称为包公,安徽合肥人。考中进士后被授建昌知县,上任不久就因父母年龄太大向朝廷辞职,回家奉养父母。数年后父母并逝,他“结庐墓则守孝三年”。后任天长县知县。初上任就有人来报案,说他家的牛被人割了舌头,并怀疑是某人干的,但苦无证据。包拯道:“牛舌已去,牛便不能存活。你速回家,把牛杀了卖肉,少受点损失也就算了。”牛主人说:“小民是来求大老爷追查割牛舌的人。”包拯佯怒道:“一个牛舌,值得什么,你也来刁讼?衙役们,把他轰下堂去。”牛主人忍气而去,回家杀牛卖肉,并埋怨包拯不为民作主。牛主人杀了牛,牛肉尚未卖完,那被怀疑割牛舌的人便到包拯那里告发牛主人私宰耕牛。古代,牛是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生产力,受法律保护,私宰耕牛便违法犯罪。包拯听那人说,又问了他姓名,这姓名与牛主人怀疑的人名一致。突然一拍惊堂木,厉声问道:“你为何割了他的牛舌?”那人不禁失色,不等用刑,便自己招了。原来二人有仇,便想出了这么个陷害人的办法来。自是包拯以善断疑案名震朝野,不久被召入京城任御史,加按察使,又历三司户部执法官,出为京东转运使,复入京为天章阁待制,更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兼殿中侍御史。

包拯秉性刚毅,不阿权贵。他当了开封府知府,查办了赵祯爱妃的父亲张尧佐霸占御河,使河水湮塞,给居民造成生活危害一事。一时开封城内豪戚官宦皆收敛了形迹,不敢枉为。每日升堂都是大开正门,一任百姓上堂诉状。无论什么案子,一律叫双方当堂直陈对质,立即剖析出谁的对错。遇有疑难讼状,他亲自多方细察,得了真情方下结论。他除豪强、罪奸佞、奖节义、伸冤屈,不收人财物,又因脸面微黑,世人便称他铁面无私,就连幼儿及不出门的老年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或称呼他为包待制,或称呼他包龙图。京城的人们佩服他的人品人格,便相与语道:“关节不到,唯阎罗包老。”意思是说不受贿赂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阎王爷,一个便是开封府的包老爷。后人撰写《包公案》一书中的情节,有不少是历史上的真事。

包拯在当御史中丞时,一日上奏赵祯:“东宫虚位,时间已经很长了,朝野无不抱忧。陛下你可这样想想,物皆有本,难道国可以无本吗?太子系国家的根本。根本不立,如何立国?”赵祯忿忿地说:“你又来说此事了。我且问你,何人可立?”包拯叩首答道:“臣本不才,承蒙恩遇,所以乞请立太子,无非为宗庙万世之计。陛下今问臣应立何人,乃是疑臣多言,臣年近七十,且无子嗣,还想什么后福?不过耿耿孤忠,不能不说呢。”赵祯听了包拯的这番话,面色转和,说:“忠直如卿,朕亦深知。建储之事,总得举行。待朕考虑便了。”

包拯自称无子,这里有些原委。包拯原有儿子包德,娶妻崔氏,曾出仕为潭州通判,半年去世。崔氏无有孩子,却守节不嫁。包拯曾有一妾,在有了身孕之时,却因故被遣回娘家,在娘家生下一子,此事唯崔氏知道。崔氏尽力密为抚养,母子俱全。赵祯嘉祐六年包拯进为枢密副使,越年得了重病,儿媳崔氏才向包拯说了此事。包拯即命将那母子二人迎回,给儿子起名曰綖。

包拯临终之际留下遗嘱:后嗣尚得为官,当谨守清白家风。如或犯赃,生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去世,赵祯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对仁宗寄于厚望,他希望仁宗能“薄赋敛,宽力役,救荒粮”。重视“幼有所养,老有所终,无夭阏之伤,无庸调之苦”的尧舜盛世。而当时的北宋王朝励精图治的精神正逐渐消失,因循苟且,贪污腐败之风蔓延,豪强盘剥,农民甚苦。因此,他在以大无畏精神反贪扫庸的同时,又把荣辱置身于身外,为民请命。(www.xing528.com)

当时赋税名目繁多,百姓不堪重负。陈州五县的问题就十分严重。他对朝廷立刻上了《请免陈州添折现钱》的奏章。奏章指出:一斗小麦市场价50文,却折变为100文,还要外加脚钱、仓耗等40文,共计140文,这样就比原来的增加了两倍,即“二倍诛剥贫民”的“暴敛”。为杜绝此类情况,他提出了“纳本色”——交实物的主张,他的这一奏折,便被后人改编成小说即《包公案》中的“陈州放粮”。

包拯赈救的不仅是灾难深重的农民,而且包含更多广泛的民生。如罢巡驿、保民田、改盐法、救饥馑的奏议,都给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再就是他严于律己

包拯为端州知州时,曾赋《书端州郡斋壁》以明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清心才能寡欲,进退不失其正,故谓正本。直道而行,光明坦荡,故为身谋,这也是终其一生的行为准则。包拯为官二十五年的仕途上,其行为尚未稍偏这一准则。他初入仕途遇上母丧,回家“丁忧”,三年期满后回到京城听候派遣官职。这时的宰相是他的同乡吕夷简,而派遣官职去好坏地处的事正由老吕说了算。吕夷简也以为包拯会去找他,因为这时拉关系走后门的风气盛行。但包拯却使吕同乡失望了——包拯到吏部报到后,就根据吏部的安排,直接到天长县任知县去了。

二十五年间,包拯从知县、知州、转运使,直到中央机关的枢密副使,全靠自己名满朝野的政绩。尤其任职台谏期间,他弹劾过不少官员,忌恨他的大有人在,但他都把这些置之度外。他之所以无所畏惧,就在于他行事为人如清水明镜,人格白玉无瑕,就连曾说他“素少学问”而看不起他的欧阳修也赞美他“拯性好刚,天姿峭直”“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包拯刚直,不畏权贵,这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坏,重要的是选拔人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他先后推荐了都成为大宋名臣的孙甫、吴奎、韩贽等人。他推荐的人都是出于公心,没有一个出于个人关系,因而他才敢于在朝堂上向仁宗皇帝很负责地保证:“或不如举,臣甘当同罪。”即是说我推荐的人如果不优秀,为官不胜任或贪赃枉法,我甘愿于他同担罪责。

他一贯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史书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当他在庐州干知州时,他的“亲、旧多乘势扰官府。有从舅犯法,希仁(包拯字)戮之,自是亲旧皆屏息”。堂舅犯法,一视同仁。这也使横行霸道的乡绅、豪强为之收敛。

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为官几十年,除朝廷给的俸禄外,他没有多吃多占一分一厘。他在端州干了三年知州,离任时,端州的百姓送他一方端砚以做纪念,他也拒不接受。“不持一砚归”成为流传史林的美谈。联想到当下出现的副国级甚或国家级的高级干部们,你衣食住行都有国家包着,你贪下那么多社会财富,吞噬那么多民脂民膏,就是为了弄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