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山村故事传说-秦安地域文化

凤山村故事传说-秦安地域文化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凤山村,位于秦安县城东南南小河北岸,座落于凤山脚下,因座北朝南,光照充足而又称凤阳城。凤山村是甘肃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12月,凤山泰山庙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山村因凤山而得名。凤山村早期是陇城镇的53个领庄之一,古称先农坛,是古代人们祭祀农神,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流经凤山村境内的南小河旧称东川河,在明清时期的州县志中被称为第七沟。讲一讲请家乡老人讲一讲和你们村子相关的故事传说。

凤山村故事传说-秦安地域文化

凤山村,位于秦安县城东南南小河北岸,座落于凤山脚下,因座北朝南,光照充足而又称凤阳城。凤阳城自古闻名,有陇上小邹鲁之称。凤山村是甘肃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12月,凤山泰山庙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村因凤山而得名。明代山东巡抚、监察院右副都御史、著名学者胡缵宗在《秦安志》中这样形容凤山:“秦安县城城东百步为庙山,其山高峰趋赴县东,悠然而集,翩翩若凤焉。”

凤山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凤山村早期是陇城镇的53个领庄之一,古称先农坛,是古代人们祭祀农神,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农神坛由于年久失修,已不复存在。农神坛原址在村东南侧,坛座东朝西,东为正殿三楹,南北各有斋房一楹,在每年立春的前一日举行迎春礼。明嘉靖时由在任知县率官僚迎春于县东郊,立春之日拂晓,知县及下属官吏穿朝服,行鞭春礼,每年毫银三两。后清雍正初年秦安知县於鲸对该坛进行了重建,但因历史变迁,现已被毁。秦安县博物馆收藏有堡子坪出土的祭物祭器——玉琮、玉环等。唐宰相权德舆,明山东巡抚胡缵宗就出生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旗杆巷至今还保存有胡缵宗故居和部分历史名人的民居,这里仍然保留有一些历史名人学习生活的痕迹。明代宛平(今北京市)知县李元芳和进士侯一元的墓葬就在凤山附近。流经凤山村境内的南小河旧称东川河,在明清时期的州县志中被称为第七沟。古时南小河水水质清澈,两岸景色怡人,胡缵宗在入东川时写下了“鸠杖入东川,鸾迎小有天,梧桐三径目,杨柳一溪

烟,呼鹤崆峒外,餐霞鸟鼠边,奚寰投五色,初咏白云篇”的美妙诗句。2003年,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造访凤山村,慨叹这里淳朴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欣然挥毫泼墨,为凤阳城题写了匾名。

关于凤山村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初年的某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命刘伯温率五百兵卒来秦安骏马山察看铮铮发声的古墓,当晚,刘伯温在驿馆梦见一女子哭哭啼啼朝他走来。第二天,当他徒步登上凤山时,看见一只凤凰牡丹枝头惨叫,凄楚哀怨的叫声使他心中忧郁烦闷。刘伯温回京禀报后,明太祖深有感触地说,“小鸟不可拔羽,小树不可摇根!”。于是下令在凤山上修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牡丹亭,就是现在的蓬莱阁,亦称魁星楼。

讲一讲

请家乡老人讲一讲和你们村子相关的故事传说。

【注释】

[1]唐司马贞《史记索引》,中华书局版。(www.xing528.com)

[2]张善文译注《周易·系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晋王嘉《拾遗记》卷一。

[4]张善文译注《周易·系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太平御览》,中华书局2011年3月版。

[6]明胡缵宗《秦安志》。

[7]嘉靖《秦安县志·地理卷》。

[8]戴均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三秦出版社,1990年6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