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李白系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因遭沮渠蒙难而“奔于江左,遂仕于宋”,因定居金陵的梁武昭王李暠嫡孙李重耳的七世孙,唐高祖李渊四世族祖系族孙。隋末动乱,李白曾祖父为避窜于江东的炀帝残余势力迫害而“奔流咸秦”,投身李渊义军,不久被纳入李唐宗室属籍,封为郡王,并“因官寓家”长安。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十一月,同其他宗室远房郡王一起,被降为郡公(一说县公,相当于古代的侯爵 )。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四月,李白祖父组织“宗室十二人”扶李倒武、谋迎中宗失败被抄斩,年幼的李白父亲与家人被株连,流放嶲州(今四川西昌一带)。后于天授三年(公元692年)武氏集团诛杀各地流人时,“易姓与名”,潜逃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不久,形势好转,李白父亲携家“内移”,遂定居于其远祖西凉王李暠的故乡陇西成纪,在那里逐渐靠陇西李氏父老资助和在“丝绸之路”经商而致富。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正月,李白生于成纪。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唐中宗复位,下诏昭雪武则天制造的冤杀冤流案,李白父亲赴长安申诉求嗣爵,因无谱牒为证,被判“假冒罪”再次流放,并因之被唐宗正寺宣判为“绝嗣之家”。李白与家人因怕再遭株连,遂由成纪潜逃至蜀中绵州昌明县(今四川江油市)。[5]李白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他击剑任侠,热爱大自然,走遍了巴山蜀水。他历游蜀中的戴天山、峨嵋山、成都等地,还在岷山隐居数年。这些对李白形成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后来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都有一定的关系。
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6]。从峨嵋山附近的清溪出发,经三峡漫游南北,开始以安陇为中心的十六年漫游生活,后南游会稽(今绍兴),与道士吴筠相识。不久吴筠被召入京,由于他的推荐和贺知章以及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称誉,于天宝元年(742年)应召入京,唐玄宗给了他一个供奉翰林的闲职。在将近三年的长安生活中,李白目睹朝政的黑暗,渐渐与朝廷发生矛盾,终于因高力士、驸马张垍和杨贵妃等人的谗毁,被迫离开长安,开始了新的漫游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永王李璘(唐肃宗之弟)以平乱为号召,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起兵,聘李白参加幕府,李白接受了邀请。肃宗李亨认为李璘率兵东下是同他争夺帝位,下诏讨伐。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牵累,被投入浔阳(今江西九江市)狱中,出狱后又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在巫山途中遇赦。以后,他辗转于金陵(今南京市)、宣城(今安徽宣城县)等地,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宝应元年(762年)病卒于当涂(今安徽当涂县),葬于当涂龙山东麓。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二十三日,由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之阳(今安徽当涂县青山)。今甘肃秦安县李白故里凤山之上建有太白祠,秦安县郭嘉镇朱湾村有李氏宗祠。
政治上的一再挫折,生活上的长期颠沛,磨炼了李白的思想,也开拓了李白创作诗歌的广阔天地。李白诗歌的数量很多,但因生逢动乱,“十丧其九”,清人王琦所辑录注释的《李太白文集》,仅存九百余首。
李白的诗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对日趋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关切,对权贵、宦官的无情揭露和谴责。此外,还有一部分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
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屈原之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地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他代表着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杜甫称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7]的艺术力量。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而且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反抗传统束缚、揭露黑暗现实、追求个人自由解放、憧憬美好的未来的理想,又在艺术上表现出感情强烈、意境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风格豪放的特点,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权皋(724-766),字士繇,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人,权翼十二世孙。他的父亲权倕,官至羽林军录事参军,赠官尚书礼部郎中。
权皋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 中进士,任临清尉。安禄山听说他的名节,任用他做自己的幕僚。任职期间,权皋发现安禄山行将反叛的迹象,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到京城进献俘虏为由设法摆脱安禄山。在路过福昌时,与福昌尉仲謩(权皋妹夫)秘密商议假装有病,然后在途中诈死。仲謩极尽哀痛假装敛丧,权皋才得以逃脱,隐姓名昼夜南奔。不久安禄山就反叛了,天下的人听说权皋名者无不称赞。唐玄宗在蜀地听说他的事迹,授予他监察御史官职。士人李华、柳识、韩洄、王定皆仰慕权皋高风亮节,认为权皋可为宰相老师。权皋后来徙居闰州丹徒(今江苏丹徒县),年46而卒。朝廷下诏令赠秘书少监(史官)。认识他的人放声恸哭,听说他事迹的人为他的去世痛心疾首。
唐宪宗元和八年( 813年)谥曰贞孝,世称贞孝先生。著有《贞孝先生集》。(www.xing528.com)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唐代文学家,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随父迁居润州丹徒(今江苏丹徒县)。名士权皋之子。德宗时,先后担任过太常博士、左补阙、起居舍人、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宪宗时,先后担任过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刑部尚书等职,又以检校吏部尚书的身份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去世以后谥号“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甘肃秦安县权公故里的西山山阳有权家族墓地,凤山有权文公祠,祠内塑有权公尊像,存有 “祖宗功德”碑一幅。
权德舆不仅是一位封建社会“良吏”、政治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权德舆三岁时就懂得四声之变,四岁就能赋诗。十五岁时曾将自己写的数百篇文章编为《童蒙集》十卷,名声越来越大,先后被河南、江西的地方大员聘为幕僚。不到二十岁,他的文章就受到读书人的称赞了。他潜心研究经术,无不融汇贯通。从他开始学习,一直到老,没有一天不读书。他曾写文章论述汉亡的原因,西汉因张禹、东汉因胡广,大旨对世有补。德舆的文章达练精密。当时公卿侯王中功德卓越的人,都有所铭记,大约有十之七八。他居家或处世,从不矫饰,但自有一种蕴藉风流,令人仰慕。贞元、元和年间,名噪一时,刘禹锡、柳宗元等皆投文门下,求其品题。他成为当时缙绅士子的表率。其“词致精深,华彩巨丽,言必合雅,情皆中节”[8],“却有绝似盛唐者”[9]。今存《权载之文集》50卷。
李翱(772~841),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李翱出生于名门望族陇西李氏,乃“后魏尚书左仆射冲十世孙”[10]。父亲李楚金,贝州司法参军。李翱为文尚气质,后师从韩愈,世人多以“韩李”并称。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问》)。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李翱(áo)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写文章注重气质。25岁时,在汴州与韩愈相识。从此,追随韩愈,勤奋好学,博学有才,并娶韩愈侄女为妻。他与韩愈经常在一起,谈文论学,写作古文,维护儒道,反对佛老,发表文学主见,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德宗贞元十四年(798),李翱中进士第,初任授书郞,后三迁至京兆府司录参军。宪宗元和初年,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主张“指事载功,则贤不肖易见”;然后“可以传言后世”的治史观点。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李翱任考功员外郎,并兼史职。
李翱性格耿直,议论无所避忌。权贵虽“重其学”,而“恶其激讦”,因此,“仕不得显官”。谏议大夫李景俭一度“举翱自代”,后因李景俭贬黜,李翱降任朗州刺史。后李景俭复职,才被召为礼部郎中。重振朝纲的抱负无法实现,他郁愤无处发泄,便去见宰相李逢吉,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并提出自己告病回乡。李逢吉并末计较李翱的言行,还上奏让李翱担任庐州刺史。李翱到庐州后,正值旱灾严重,逃亡人数达万人,官史们大量抢购田屋,以获取暴利。倾家荡产的人家,仍要照旧交纳赋税。李翱下令“以田占租”,不得隐瞒。收缴大户豪门万余缗,使贫苦百姓得以安生。
唐文宗大和初年,李翱入朝担任谏议大夫、知制诰。三年(829),改中书舍人。不久,又出任郑州刺史。后改任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都防御使、谭州刺史、湖南观察史等职。大和八年(834),被征召为刑部侍郎,后转为户部侍郎,检校户郡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卒。谥为文,世称李文公。
哲学上受佛教影响颇深。所著《复性书》三篇,主要论述“性命之源”等问题,融儒、佛两家思想,认为人性天生向善,“性由性而成为圣人”。奉行《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主张性善情恶说,认为圣人的根本途径是复性。复性的方法是“视听言行,循礼而动”,做到“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他的思想为后来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翱是韩愈的学生,他追随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文学思想受韩愈的影响很深,他积极协助韩愈推行古文运动,主张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文以载道”是他文学主体的核心。他的文章素与韩愈齐名,散文平实流畅、富有感情色彩。著有《李文公集》104篇,所作《来南录》,记载了天和三年十月自长安经洛阳,由水道至广州的行程。虽极简略,但已具日记规模,为传世很早的日记体文章,文风平易,开日记体游记散文之先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