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梯技术指南:建筑结构预留及开口设计

电梯技术指南:建筑结构预留及开口设计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整个井道的建筑过程中,必须在正确的位置上为电梯层门、井道检修门、检修活板门、井道安全门、通风孔、曳引钢丝绳,以及限速器钢丝绳等预留足够大小的开口。井道安全门 井道安全门在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设置,若使用轿厢安全门则不需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0m,宽度不得小于0.35m,其他要求与检修门相同。

电梯技术指南:建筑结构预留及开口设计

在整个井道的建筑过程中,必须在正确的位置上为电梯层门、井道检修门、检修活板门、井道安全门、通风孔、曳引钢丝绳,以及限速器钢丝绳等预留足够大小的开口。

(1)电梯层门开口 电梯层门开口是为了安装电梯层门而预留的门洞。对于对重后置的中分门电梯,门洞的中线就是井道的中线。对于对重侧置的中分门电梯以及旁开门电梯,门洞的中线位置要按电梯制造企业提供的要求设定。对于使用小门套的层门,门洞宽度一般为层门开门宽度加0.1m,门洞高度一般为地板装饰面往上一个层门高度加0.1m,若使用大门套应该相应增大门洞尺寸。

(2)井道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 井道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是为了满足电梯检修需要而设置的,有些无机房电梯需要这样的检修通道。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设置的具体位置应符合相应型号电梯的要求。同时,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0m,宽度不得小于0.60m;检修活板门的高度不得大于0.50m,宽度不得大于0.50m;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门上应安装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的锁,且能从井道内部不用钥匙将门打开。

(3)井道安全门 井道安全门在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设置,若使用轿厢安全门则不需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0m,宽度不得小于0.35m,其他要求与检修门相同。(www.xing528.com)

(4)通风孔 通风孔的作用是为了减弱单井道高速电梯(额定速度大于2.5m/s)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活塞效应,从而降低轿内风噪和轿厢振动。对于两台及以上并排电梯,可以在相邻井道的隔墙上中下三个位置上设置0.6m×0.8m的孔洞。对于单台电梯,可以在井道顶板位置上设置0.6m×0.8m的覆网孔洞,在最上层和最下层的井道壁上设置0.6m×0.8m的覆盖百叶的孔洞。随着电梯速度的提升以及建筑条件的允许,可以增加通风孔的尺寸和数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工艺孔 曳引钢丝绳以及限速器钢丝绳的开口主要是为了满足有机房电梯钢丝绳穿过井道顶板的需要。这些预留口由电梯各部件的布置关系决定,应该按照电梯制造企业的要求在井道顶板制作过程中预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