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特台
与圆雕所需的模特台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由于浮雕是从一个面观察,模特的动态摆放相对其他形式的雕塑动态有自己的特点,模特台可相应的有些调整,如高低变化等。如果模特的动态设置为坐姿,为了满足平行无透视观察的要求,一般会将模特台的位置抬高,与浮雕的高度保持一致(图2)。模特台(图3)的位置在教室天光下,浮雕架分列两侧依次排开,使每位同学都有较好的视角与同等的光线条件,也便于将模特与浮雕进行比较(图4)。
(2)浮雕架
浮雕架是支撑浮雕板的重要设备,它可以用金属也可以用木材制成(图5)。
浮雕架的制作要求:浮雕架有多种制作方法,这里主要介绍一种金属架的制作:三腿支撑;可调节角度;前支撑架可调节高低(图6)。首先两根前支撑架上要有一定数量的孔,用来调节三角撑的高低位置(图7),孔距相同,以保持两边高低水平;三角撑是支撑浮雕板的支架,可用螺丝固定在前支撑架上(图8、9)。
后支撑架上部与前支撑架上部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架,并能调节倾斜角度(图10、11)。在前后支撑架下面,需要用铁链连接固定,作用是防止支撑架与地面打滑而发生意外事故(图12)。
5 浮雕架与浮雕板
6 浮雕架制作
7 调节三角撑位置
8 三角撑与螺丝
9 固定三角撑
10 支撑架上部相连,可旋转
11 调节倾斜角度
12 用铁链固定前后支架
另一种简便实用的雕塑台与雕塑板结合的浮雕架制作方法:利用雕塑转台,在其上放置一块木底板,底板制作方法与大多数泥塑底板相同(图13)。底板尺寸大小,可根据浮雕尺寸来定。在木底板上垂直钉浮雕板,位置略偏一侧(图14)。然后在木底板与浮雕板之间斜钉两条木板条带,起到加固支撑作用(图15)。这种雕塑台与浮雕板的结合方式,使用起来很方便,尤其是转台的转动可以帮助经常检查侧面的空间压缩与层次关系是否准确协调(图16)。
(3)浮雕板
浮雕板是泥塑浮雕制作的承载体。
浮雕制作所需的木底板四周可钉上边框,形成箱体状,内部加上泥后使高点与边框呈水平(图17)。
浮雕板的制作要求:浮雕板底部背面应加上两根横带,防止木底板变形,横带与边条相交以增加稳定性(图18)。(www.xing528.com)
根据作业需要可制作不同尺寸的浮雕板,如头胸像课程40cm×60cm×6cm,人体课程80cm×60cm×8cm,人体与挂布课程100cm×80cm×10cm。从侧面方向可以看出浮雕板的结构、边条与板面的厚度,四角用铁三角固定防止浮雕板开裂、变形(图19)。
上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找一块尺寸略大于浮雕板的塑料布铺在浮雕板内,位置适中。用钉子、若干板条把塑料布固定在木底板上,使塑料布不致从板内脱离。塑料布的作用是防止泥因后面木板之间的缝隙不密而变干,也是保护浮雕板,防止其因长期被湿泥浸泡而腐烂。板条既可固定塑料布又可对泥起到加固防脱的作用,另外为防止泥因厚重而从浮雕底板中脱落,还需加十字花或金属丝(图20-23)。
浮雕板准备好后,便可加泥(图24、25)。加泥时一定要把所有空隙填好以防在做泥塑的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泥填好填实后,可用四方木条将泥面刮平(图26、27)。
(4)找平用木方板
这种木方板在上泥找平时经常使用。可以准备长、短木方板各一块,短板用于小面积找平,长板用于大面积找平。
(5)泥塑刀
泥塑刀有多种形状,这里重点介绍刮刀的作用。刮刀是浮雕制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刮刀的形状也有很多(图28)。刮刀通常用钢丝条(如自行车车条、钢钎等)制成,强度大、不变形;把做成各种形状的钢丝条用铜丝绑于木雕刀的一端,刮刀就可使用了。每个雕塑家都有自己的习惯,并依据个人的工作方法制作各种形状的泥塑刮刀。
下面介绍几种形状刮刀的作用:其一,细长刮刀(图29),这种刮刀在制作浮雕的初期画完线稿后使用,沿剪影边线用刀刮出浮雕轮廓,非常灵活好使,另外此种刮刀也有多种变体。
其二,宽刮刀(图30),用于去除大面积的雕塑泥,在轮廓线刮完后可用宽刮刀将浮雕轮廓线外的泥刮去,使浮雕整体突出于底板。
其三,各种尺寸、形状的刮刀,用于浮雕不同位置、形体的制作。
我们常说从一个人的工具的好坏和对其的使用,就能看出这个人对所从事专业的理解程度。一个从事泥塑专业的人,制作工具时,刀的形状、厚薄,都是经过了长期对泥塑的感受之后,结合自己的工作习惯以及对形体的理解,才制作出来的,有一定的针对性。俄罗斯雕塑家库巴索夫曾经说过:“工具也是有灵魂的。”多年从事雕塑工作的经历,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内涵,你的情感通过你的手传递给工具,可以和泥交流,和形体交流,工具就成了雕塑家双手的有机组成部分。
(6)其他工具
泥的保养很重要,干湿要适度,泥的手感有可能直接影响做泥塑时的情绪。雕塑家中流传着一句话:“你怎么对待泥,泥就怎么对待你。”
对泥的重视,真正从事泥塑专业的人,或以泥为主要媒介而从事雕塑专业的人,从来都不会马虎的。看过许多博物馆,研究过许多大师的雕塑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泥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手法。我国的传统泥塑对泥的要求很高,有很多讲究,泥中要拌入棉花、稻草,上泥时有条不紊,干湿配合,对泥非常重视。此外,制陶、制瓷业艺人们对泥的亲近、珍爱让我们感动,器物成品的好坏可以看到艺人对泥的重视,这点体会是在去宜兴制陶实习时,深深感受到的。
喷水也是有方法的,何时喷、怎么喷,都是学问。
①泥过湿时,应少喷水,或先不喷水;等泥的状态干湿度适中时,再有规律地喷水。
②整体喷水时,要自上而下地喷撒,不要先喷下面,再喷上面,这样下面会有积水,造成泥的软硬度差异很大,泥就不好用了。
③喷壶所喷出的水应该呈雾状,不要让水呈柱状,柱状的水喷射到泥面时压强过大,泥的表面会被破坏。不要喷过多的水,形成积水流走了,可多喷几次,每次泥的表面湿了即可,这样泥就能充分吸收水,使泥保持较顺手的状态。
④每次喷完水,不要急着做,在泥慢慢吸收水分的同时,可以休息一下,看一看,想一想,再开始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