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组织机构设置、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是当前高职院校机构改革的方向。其目标是要解决部门过多所造成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权限重叠、冲突等问题,以及多头行政、管理对象相同等问题,使管理效能得到释放。
首先,要调整组织机构设置,实现合理分工。没有合理的分工就没有合理的配合,这句话很准确地表述了组织机构设置的重要性。要确保部门间合理配合,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效率。一要做到精简组织机构,明确部门权责。借鉴新加坡高职院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经验,精简行政管理部门,尤其是中层管理部门,要明确部门职责界限,明晰各部门人员具体工作与工作内容,做到“事事有人办,人人有事做”。二要做到纵向部门扁平化,横向部门无界限。纵向部门管理采取垂直化管理,实现下级向上级负责的管理办法,即校长向党委负责,副校长及各系部领导向校长负责,教师向所在部门领导负责的梯级负责制。横向平行部门间要实现部门无界限,党委组织与行政组织之间、行政部门之间、各系部之间、系部与行政部门之间实现无障碍合作,打破原有部门界限。实现各机构、各部门在设施和人员方面做到“一部门有需要,多部门来参与”的灵活组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各利益主体在这种无界限的管理体制下相互配合、监督,在合作式博弈下实现整体利益的同时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三要做到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权力下放。组织机构精简化、纵向管理扁平化,治理重心下移,把学院管理权力下放到部门,上层领导做好统筹规划、引导工作,中层领导实现目标分解、明确分工,基层领导做好带头工作,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利益主体权责利具体化,使多部门协调合作。
其次,按照“大部门制”思路设置机构。大部门制是以整合各部门职能为线索推进机构改革,旨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内部各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科层式的组织机构体系,大部门制减少了中间管理层,精简了组织机构的数量,既提高了内部执行的效率,又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还增强了组织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未来实现大部门制的院校也可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重新进行部门设计和职能定位。高职院校的机构设置可以按照两种思路来设计机构:第一种是按照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来设计,主要包括业务、行政事务、党群三种类型;第二种是按照决策、咨询、执行、监督反馈分离制衡的原则来设计,设立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反馈机构。(www.xing528.com)
再次,清晰科研机构的设置和项目团队的管理。由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以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为主,高职院校的研究机构可以以兼职形式在组织结构上体现出矩阵式的特点。研究机构与学校科研项目、教学建设项目一样,实施项目化管理,由教师个人或自由组合团队进行申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代表学校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进行目标的管理与考核。
最后,要积极扶持和充分发挥学生会等组织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作用,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自治。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扩大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具有法人社团的学生会,并赋予学生会正当、必要的权力。学生是高职院校的利益主体之一,若要培养具有民主素质的公民,则必须通过真正的民主生活教育,而学生自治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民主生活。学生作为法人社团的成员,其许多权利都能得到保障。学生有建立和参与学生自治团体的权利。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在1919年就提出“学生自治”的思想。他说:“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专制国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统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当然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同时,学生会作为学生自治的团体,应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是一种有限自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