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东峰[1] 宋天月 刘 杰 王鹏文
摘 要:通过对2 34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对独立学院大一学生劳动意识现状作了分析。总的来说,学生具有基本的劳动习惯,劳动价值观基本正确,但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劳动实践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养成好逸恶劳、轻视体力劳动、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本文提出独立学院通过开设劳动实践必修课程、加强劳动文化宣传、科学评价激励等路径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关键词:独立学院;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培养路径(www.xing528.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进一步为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一致的时代新人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全面部署。2020年7月,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强化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大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是否养成,是否形成完善的劳动观念,不仅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奋斗精神,而且对今后的择业就业、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都有深刻的影响。[2]
劳动意识是指人们对劳动的看法和态度,它“由人们对劳动目的、价值、意义和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构成”,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3]独立学院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个性张扬、乐于表达、思想活跃、目标明确,又有其诸多特殊性。[4]为了掌握学生的劳动意识现状,笔者通过线上调查的形式对大一学生的劳动意识进行调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