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的屋顶最具尼泊尔建筑特色,充分结合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与施工技艺,展现了宗教象征意义。神庙屋顶结构使用的木材全部是沙椤木,这是尼泊尔最坚硬的木材。
神庙屋顶呈锥体状,由屋顶中心向四面发散布置木椽。木椽与四周梁相交并向外延伸形成檐口出挑(图4-63)。木椽上用木板紧密排列在一起,木板上面再用厚50厘米左右的泥土覆盖,泥土黏结后具有一定的防水功效。泥土层上面整齐铺设煅烧过的陶瓦。陶瓦剖面呈“S”形,上方一片陶瓦底部咬合住下方一片陶瓦的顶部,这样层层叠加,紧密结合。不同的神庙屋面陶瓦都有区别,常见的陶瓦尺寸在15—25厘米之间。在神庙四条屋脊处,用弧形瓦竖向整齐排列,压住两个方向的瓦片端部,这种做法和中国南方的传统建筑瓦作类似。屋顶四个边的瓦片稍微出挑出屋面,使雨水不会流淌到檐部的木质额枋。有些神庙的屋顶用的不是瓦片,而是采用更加轻盈平滑的金属板。金属板屋面有一排排与屋顶斜坡平行的肋条,两个肋条之间相隔0.5米左右。肋条作用的是连接两块金属板,同时引导雨水流淌方向。肋条的端部通常都雕刻神的面部,头戴王冠,两眼瞪着,好像在威吓妖魔鬼怪(图4-64)。金属板覆盖的屋顶的宝顶处都是镀金的或者纯金的,这是因为信徒认为金色是最神圣的颜色。
图4-62 檐角斜撑格里芬形象
图4-63 神庙木椽分布图
经常可见神庙檐部有一圈红色的布条围绕,这些布条叫“齐齐马拉”(Kikimala),意思是“铃铛的花环”,因为这些布条后面有时会有小铃铛。这些红色布条上画着各种主题的花卉图案,有时绘有神像的图案(图4-65)。这些布条起到防止雨水落到檐部额枋,保护额枋和木椽的作用。同时,红色的布与屋顶的颜色一致,在微风中,红布轻轻摆动,增加了神庙的亲和力[8]。
图4-64 金属屋顶檐部及角部形象(www.xing528.com)
图4-65 齐齐马拉图案形象
神庙屋顶檐角都向上微微上翘,在形式上和中国亭台的发戗相似,但是构造手法完全不同。神庙屋顶檐角上翘是通过金属板弯曲形成的,这样做没有实际的结构功能,只是为了使神庙的屋顶轮廓更加优美。神庙屋顶由瓦片铺设,檐部出挑深远,所以整体具有很强的压迫感,通过微微上翘的檐角,可以使屋顶具有上升的感觉,这和中国屋顶反曲达到的效果相似。
屋顶的装饰最常见的是金属鸟。金属鸟站在屋脊上翘的檐角上,有时每一层的屋脊檐角都有。这些金属鸟微张嘴巴,半张翅膀,似乎要飞起来,有时鸟的嘴里叼着一些吊饰。有人说这些鸟的功能是驱赶真鸟,不让真鸟在屋顶打扰神。也有人说这些鸟是神的意愿传递者,它们微张嘴巴是在向信徒传递神的思想。还有人说鸟儿张开嘴巴是恫吓那些邪神鬼怪,保护神庙的安全。
神庙屋顶的檐部常常悬挂一圈铜铃铛,铃铛长只有20厘米左右,每隔0.5米悬挂一只。每当有风吹过,铃铛就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铃铛给原本庄严沉重的屋顶增加了一丝活力,使神庙看上去更加精致美观,当地人更认为这些铃铛可以驱赶鸟儿。
许多等级较高的神庙有从屋顶宝顶处下垂的长带,长带越过檐口,一直垂落到一层檐口处(图4-66)。垂带在尼泊尔语中称为“帕塔卡”,被认为是神通向人间的通道。有的神庙有三四根并列的垂带垂落下来,有些神庙则没有垂带。垂带由金属做成,采用最多的是金属铜,等级较高、非常宏大的神庙会使用金质或者银质的垂带。垂带由多块金属板拼凑而成,下面端部是一个放大的金属板,形状各异(图4-67)。垂带上的装饰图案多为花纹,端部的金属板雕刻神像,表现神庙供奉的主神。
图4-66 神庙垂带
图4-67 神庙垂带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