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冰盖对气候影响很大。
辽阔的南极冰盖是一个巨大的“冷源”,在那里形成一个稳定的高压中心。南极冰盖之冷实在惊人,1957年在南极阿蒙德森—斯科特站,记录到的最低温度是-74.5℃,在冷季有17次温度表下降到-70℃以下。1958年在南极某些地方,甚至记录到-83℃和-87.4℃的惊人数据。
我们知道,空气变冷就收缩而变得越重,这样形成下沉气流。南极中心的下沉气流向大陆四周散开,吹向海洋。而高空的气流则从四面吹向南极,使冷高压得以继续发展而保持稳定。南极的冷高压在夏天也不消失,而只是降低其强度。
强大的冷高压使南极洲地面的盛行风常保持为南风及东南风,风速离大陆中心愈远而愈大。尤其到冰盖边缘,由于冰面陡急,形成强大的下降风。在这些地方年平均风速可达20米/秒,以致阿德里地海岸有“世界风极”之称。
正是由于南极冷高压的常年存在,以及冰盖形成的高原地势(3000~4000米),使气旋很难深入南极大陆,只是在大陆边缘徘徊。这种情况决定了雨量的分布。在南极冰盖,只有边缘有较多的降水,可达300~500毫米;至于中心降水量每年不过数十毫米,和撒哈拉沙漠差不多。(www.xing528.com)
相形之下,海洋占据的北极情况要好得多。海面的冰阻挡不住海水向大气散热,而且海冰并未将北极海面完全封锁。海水是个天然的储热器,调节着周围的气候。北极最冷月平均温度还不到-40℃,南极最冷月则要下降到-50℃以下。正是这个缘故,北极的冷高压没有南极强,它到夏天就消失了,在6月北极区变为低压中心,一直维持到8月底。气旋活动经常达到北极,而南极这种例子则很少。北极锋上生成的气旋给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带来较多的降水。可以设想,如果北极不是海洋,在那里存在着一个像南极一样的大冰盖,我们生活的北半球气候将会严酷得多。
山岳冰川规模不大,但它对气候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上面提到的第二降水带是一个例子。另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冰川风。
由于冰雪覆盖的山头是个冷却中心,同样能形成稳定的下沉气流,紧贴冰川表面吹向下游。在傍晚它和山风叠加一起,风势特强,常超过10米/秒;白天则因谷风上吹而有所减弱。据在我国一些冰川上观测,凡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冰川,冰川风是昼夜不息的,主流线上的风速在白天亦常维持在4~5米/秒。冰川风带来的冷空气能在山谷中比较闭塞的地形部位停滞起来,造成局部的逆温现象。经常存在这种逆温现象,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某些地方能看到山谷底部长着喜欢冷湿的冷杉林,山坡上反而生长喜暖的松树和一些阔叶树。冰川丰厚度不大,一般不过数百米,有时还能看到100米以上的云层向冰川上游移动。就是大陆冰盖上那种强大的冰川风也不厚,在离冰面数百米的上空,风速迅速减小,甚至呈静风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