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美国曾在南极极点设置了一个进行长期科学观测的基地,这就是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极点科学站。科学站设有各种观测设备和相当舒适的住房,即使在漆黑寒冷的极夜,也可以保证照常工作。
观测工作年复一年地进行着。
到了70年代初,那里的工作人员逐渐发现,这个基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本来正好设在南极点上的观测站,已经不在极点上了,它向南美洲的方向“移动”了100多米。平均每年移动速度约10米,每天移动速度不到3厘米。
科学站怎么会移动呢?原来,并不是科学站在移动。移动的是它下面的冰层。冰层不停地移动,建在冰层上面的科学站也只好随冰“漂流”,越走离极点越远,因此不得不考虑重建新站。这次,新站没有建在极点正上方,而是建在极点附近。预计几年以后,由于冰层的移动,可以使观测站“走”到极点上。即使这样,这个新站也只能用10多年。
这个事例说明了,南极冰盖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即使在南极大陆的腹地,冰盖也在缓慢地移动着。
为什么冰盖会移动呢?
高山上的冰川挂在倾斜的山坡上,它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会向下滑动。(www.xing528.com)
南极冰盖下面的地形有高有低,崎岖不平,它移动的情况,和高山冰川不完全相同。
冰是一种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固体,就是说,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改变自己的形状,就像一块刚刚出锅的年糕,时间一长,就向四周“塌”下去,也就是发生了移动的现象。
当然,冰不像年糕那样软,不那么容易变形。但是,南极冰盖受的压力真是太大了。我们知道:每1立方厘米冰重约0.9克。尽管南极冰盖的冰比重比一般冰的比重略小,但是,几千米厚的冰层所产生的压力还是十分巨大的,在指甲盖那么大的面积上,承受的压力要达到几百千克!
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冰就会像年糕一样,不顾下面地形的起伏,缓慢地从中央向冰盖四周移动。降雪又不断地压在冰盖上,使它的压力不致减少,冰盖的移动也就每年不停地进行着。它的速度一般每年是几米到几十米。
到目前为止,南极各地几乎都有了人类的足迹。科学家已经测量出南极冰盖在不同地区的移动情况,并且把这些数据放进计算机里处理,作出了整个南极冰盖的流动速度图。它告诉我们,南极冰盖的运动中心大致在南纬81°、东经78°的地方。这里冰盖的海拔高度超过4200米。南极冰盖就从这里出发,移向四面八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