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阳海图像简略分析及视觉改造解读

欧阳海图像简略分析及视觉改造解读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众多的欧阳海救列车图像中,除了唐大禧的雕塑作品,我们看到的都是推逐驮马臀部的构图。文章认为该作品体现了欧阳海像烈火一样炙热的革命感情。从这些图像的简略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英雄典型的塑造还是一个既模式化而又融合了规训中的具体个性的问题。相比于其他英雄人物在美术创作中的宣传,欧阳海并非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欧阳海的壮举以及欧阳海题材的文学美术作品的涌现与当时具体的革命意识形态及政策是分不开的。

欧阳海图像简略分析及视觉改造解读

在以“欧阳海”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中,唐大禧的雕塑《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是流布最广的一件。这件作品在构图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人与马方向相对的造型。据说,对于是“推马屁股”还是“推马胸脯”这个问题,唐大禧还与部队官兵产生了意见分歧。唐大禧在欧阳海生前所在部队驻地调查,逐渐形成的雕塑构图设想是:“高举前蹄的驮马竭力要冲上铁轨,欧阳海顶住驮马,伸着左臂向疾驰而来的火车示警;马与人构成了一个稳固的‘A’字形。”他认为,人马相对的构图,产生力量抗衡,更具震撼效果,也符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但官兵们则认为欧阳海是从后部将马推出铁轨的,雕塑构图不符合真实情况。[15]

确实,在当时“三结合”的要求下,群众对于细节真实的朴素要求也是美术家在创作中不敢轻易忽视的。在众多的欧阳海救列车图像中,除了唐大禧的雕塑作品,我们看到的都是推逐驮马臀部的构图。[16]不过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金字塔式的构图来凸显这一壮举的气势,只是设计人物动作时,有的倾向于表现英雄躬身用力(如杨胜荣的《欧阳海舍身救列车》、董洪元绘连环画《欧阳海》封面),有的倾向于突出英雄伟岸庄严的身躯,人物形象朝斜向挺直(如唐大禧与陈白一的作品)。对于马的形象,作者们都选择了马匹在遇到惊吓时暴烈跳跃的形象。尤其是陈白一,他为了捕捉马匹跳跃的动态,还亲身体验骑马,以素描记录马跳情形,细致观察马腿肌肉变化。[17]而关于对立方“火车”的表达,有的在画面上描绘了烟雾腾腾的火车头(如杨胜荣作品),有的则仅绘制火车的烟雾以示火车近在咫尺(如陈白一作品),还有的限于媒材局限采用以人物神情暗示的方式以突出危险迫近的紧张气氛(如唐大禧作品)。

据《美术》1965年第4期王朝闻《一团火——介绍雕塑〈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一文的分析,实际情况中欧阳海不可能分心注视火车,对人与火车紧张关系的暗示正是唐大禧作品的创造性发挥之处。文章认为该作品体现了欧阳海像烈火一样炙热的革命感情。他虽然如同其他同类作品一样描写的依然是英雄与战马之间的戏剧冲突以歌颂英雄的感人事迹,但他有新的着重点和认识。他透过人和马的冲突描写而着重凸现英雄的崇高品质,又合理虚构了英雄推马的同时似乎振臂高呼,注视顷刻即至的火车的情形,表现了英雄唯恐惨祸发生的高度革命责任感,突破了雕塑纪录瞬间现象的局限,使观众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到英雄的内心活动而深受教育。从这些图像的简略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英雄典型的塑造还是一个既模式化而又融合了规训中的具体个性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英雄人物在美术创作中的宣传,欧阳海并非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1963年为了配合学习雷锋活动的开展,各地美术家纷纷创作歌颂雷锋英雄事迹的作品,并举办歌颂雷锋美术展览。[18]关于雷锋的连环画更是多达几十个版本,作者涵盖各个创作群体,表现工具和手法上,不管是线描还是水墨,木刻、钢笔还是毛笔,黑白还是彩绘,都被使用过。1963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评奖有两部雷锋题材的连环画获得奖项(吴敏、高山绘《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获二等奖;王真、刘馗、金岩、李子纯、房英魁、赵明钧、徐思绘同名作品获得三等奖)。[19]《美术》1966年第1期刊登署名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学习焦裕禄,彻底革命化——致全国美术工作者的一封信》,号召“美术工作者在学习焦裕禄的同时,应该以各种美术形式热烈地歌颂焦裕禄,宣传焦裕禄”,“通过学习焦裕禄,同心协力,共同促进美术队伍的不断革命化,劳动化”。第2期即组织了“学焦裕禄画焦裕禄”专题。“画焦裕禄”的活动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美术作品,虽然没有留下名作,但是活动本身被认为是后来在“文革”中流行的创作组织方式的一次成功演练。[20]在表现英雄事迹中,勤于劳动、节俭、做好事成为常见的套路,甚至有些事例,比如补衣以示节俭,成为几乎所有的英雄都适用的例子。雷锋、欧阳海、南京路上好八连[21]等都采用了这一事例。

最后我们回顾欧阳海英雄形象的塑造历程,一个原本差点被抹杀的英雄事迹,一经主流话语看中,便一跃成为最完美的英雄典范:为群众做好事,厉行节约,勤学苦练,尤其是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在许多英雄人物那里都被凸显的事迹也体现在欧阳海身上。按照那个时代最为常见的英雄宣传模式,美术家们也对欧阳海进行了歌颂,除了连环画结合文字对具体情节进行表达外,单个图像都选择了最具戏剧性的高潮——推马救列车的形象,欧阳海也因为这一形象而深入人心。

欧阳海的壮举以及欧阳海题材的文学美术作品的涌现与当时具体的革命意识形态及政策是分不开的。文学当中也明确体现了这种现象背后的思想来源,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文学中毫不含糊的文字证据不得不随之做出变更;而美术作品与当时政治环境下的相关评述亦编织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结合体,曾经被认为最为核心的部分也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自动抽除或做出调整,尤其是回避了与某些“反动政治人物”的联系,而且这一切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

近些年来美术界出现的寻找艺坛被遗忘的失踪者的思路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美术史的维度,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美术史上曾经作为主流的波及面甚广的现象也存在一个严重地被建构的问题。通过剖析欧阳海文学艺术的话语环境,我们多少可以寻得特殊政治形态下艺术表达的某些线索,即便我们知道这样一种爬梳资料的态度也脱离不了当下的某一立场。

2006年

(原刊于《美术学报》2011年第3期)

注释:

[1]根据金敬迈回忆,包括新华社记者在内的八个人进行实地采访,最后就用了他的文稿,但他署上了全部采访者名字。见田炳信:《〈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荒唐的红与黑》,《新快报》2005年4月6日。

[2]此类报道可见张健昌、姚亚萍、段秋生《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解放军画报》1964年第3期)、《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广东画报》1964年第2期)等。

[3]参见[美]阿妮达·陈著,史继平、田晓菲、穆建新译:《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第82页。

[4]同上书,第84页。

[5]转见王明贤、严善:《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6]参见罗永常:《荣辱相随:金敬迈与〈欧阳海之歌〉》,《党史文汇》1994年第5期。(www.xing528.com)

[7]这首诗未能入选1977年9月出版的经由郭沫若本人审定的《沫若诗词选》,该诗选为建国到1977年春的代表作(转参见冯锡刚:《郭沫若与〈欧阳海之歌〉》,《红岩春秋》1996年第5期),由此也可觇视作者对于当时具体环境所产生的带有鲜明政治标识字眼有意规避的心态。

[8]转见冯锡刚:《郭沫若与〈欧阳海之歌〉》,《红岩春秋》1996年第5期。

[9]参见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61—163页。

[10]当时许多报刊将《欧阳海之歌》作为红书大力推介,大量读者表达了赞赏之情,众多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充分认可。除了毛泽东江青刘少奇陶铸陈毅等进行了高度评价外,据后来发现的资料,彭德怀还曾饱含深情地批注了此书。(参见董保存:《彭德怀批注小说〈欧阳海之歌〉》,《党史博览》2003年第2期。)

[11]关于《欧阳海之歌》的修改问题在许多文章中都有提及,本文综合参考了黄艾禾《〈欧阳海之歌〉为谁而改》(《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11期),田炳信《〈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荒唐的红与黑》(《新快报》2005年4月6日—7日),张骥良《〈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的沉浮》(《炎黄春秋》2004年第1期),罗永常《荣辱相随:金敬迈与〈欧阳海之歌〉》(《党史文汇》1994年第5期),许国荣《一本英雄书 一场生死劫——谈〈欧阳海之歌〉及其作者》(《炎黄春秋》1993年第5期)等。

[12]从发表在不同书刊上的杨胜荣作品《欧阳海舍身救列车》来看,该画有两种不同的构图,一种画面形象向右下角倾斜,马匹前蹄着地;一种画面形象向右上角倾斜,马匹前蹄上扬。

[13]参见《陈白一艺术生平年表》,新华网湖南频道(www.hn.xinhuanet.com),2005年10月22日。据该年表介绍,年画《欧阳海》于1978年、1982年重画,还曾送日本参加“中国画展览”,参加“全国建军五十周年美展”,获1984年“全国第二届年画评奖”二等奖;《解放军报》《文汇报》等发表作品和评论文章,收入《师范美术教材》《人物画技法图例》、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正气歌》画册,湖南人民出版社多次出版单幅画;被中国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西安欧阳海部队纪念馆收藏

[14]参见李小骥:《唐大禧披露欧阳海雕塑秘闻》,《羊城晚报》2001年7月3日。

[15]同上。

[16]人马相对的造型更晚还出现在欧阳海广场的英雄白玉塑像,该广场是2004年湖南桂阳县委、县政府在城北新区修建的。

[17]参见张志诚、罗语:《陈白一:丹青妙笔六十年》,《湘声报》2005年11月3日。

[18]参见《简讯:各地举行歌颂雷锋美展》,《美术》1963第3期。

[19]参见魏雪峰、张治云:《学雷锋话〈雷锋〉题材连环画》,《卡通之窗》(www.cartoonwin.com)。

[20]参见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345页。

[21]《解放军画报》1963年7期刊登的罗远明著《“南京路上好八连”英雄赞》第一幅“一条红线代代连”就表现了战士缝补衣服;《美术》1964年第6期刊登的杜秀林编写,贺友直、汪观清、郑家声、陶长华、端木勇、任伯宏、任伯言编绘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也表现了战士缝补场面,以展现他们身居闹市,不忘红军老传统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