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天津没有制造保温瓶这一行,人们喝热水要现烧,或者到茶炉去买。建国以来,人民政府致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从1951年起,就有天津靖元行和青岛贻华行两个贸易行的股东支懋熙、支懋彤两兄弟和赵国栋、何祚煌、周嘉茂等,为适应市场需求合股投资20万元,在天津开办生生玻璃钢铁用具制造厂,厂址在兰州道,并从上海、青岛请来制造保温瓶专门技术人员具体筹办。在天津筹建这个厂,其目的有三:一是鉴于当时天津和“三北”地区没有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填补这个缺门,易于打开销路;二是原来的贸易商行不够景气,商业资本转向工业可以活起来,有利可图;三是厂名标有“钢铁用具”字样,可以以工厂名义从香港和国外进口钢材等商品,在国内倒手从中盈利。至于采用什么商标,几位经理反复研究,并广泛听取多方意见,最后确定为“飞马”牌商标,图案是一匹双翅飞马。其寓意是:工厂发展犹如骏马插翅飞腾,一日千里,神速飞跃;且有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吉祥如意之愿望。当时确定商标用心良苦,如今“飞马”商标名扬四海,并非轻而易举,是艰辛奋斗的结果。
工厂筹建7个月,于1950年5月试产,6月正式投产。日产竹壳保温瓶600个左右。与东北商业厅签约,首批生产的2.4万个,全部运往东北地区销售,随后在天津、北京及河北省城乡各地面市,进而又销往西北地区,天津“飞马”保温瓶很快在“三北”地区打响,产品供不应求。人们喜欢“飞马”竹壳保温瓶效能好,坚固耐用,经济实惠。1952年在天津召开华北物资交流会,来津参加盛会的各地农民代表对天津“飞马”保温瓶倍加赞赏,称它是“宝瓶”,他们把买到的保温瓶紧紧抱在怀里,高兴地说:“有了它,我们下地干活能够喝上热水了。”
“三北”地区市场是广阔的,但是由于工厂初建,厂房狭窄,设备简陋,加以技术落后,人工吹制操作,生产能力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乃于1953年由技师王砚田、蔡凤舞、周浩源等率领,又盘建了一座熔化玻璃坩锅炉,改造了煤气炉,增加了人工拉底、封口、镀银、抽空等设备,扩大生产能力,使竹壳保温瓶日产增加到1657个,增长1.5倍。为扶植私营企业发展,由国营商业部门出面,与厂方订立包销合同。
1954年8月15日,工厂实行公私合营,是天津市私营企业中较早实行公私合营的厂家。工厂更名为天津市公私合营生生热水瓶厂。公股代表李玉根、杨长和、刘光生直接参与工厂的经营管理,李玉根为首任厂长。政府有关部门又投资50万元在今河西区太湖路建立新厂,定型生产能力年产100万个,其规模、产量在全国同行业厂家屈指可数。新厂于1956年6月建成投产,到当年年底就生产保温瓶76.7万个,1957年全年产量为100.2万个,已达到原设计能力。至1970年全年产量为219.1万个,超过原设计能力的一倍多。
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保温瓶,满足城乡广大消费者需要,工厂十分重视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组织科技人员专心致志攻关。1958年李秀崙、张清轩等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改进熔炉,他们边查资料,边设计,计算了上千个数据,终于研制成熔化玻璃池炉,日出料可达16吨,比原来的坩锅炉熔料量大,而且不需要定期换坩锅,这在国内是首创。与此同时,工程技术人员还研究改造了瓶坯退火拉窑,由原来的间歇式坯退火窑改为链条式隧道自动退火窑,使瓶坯退火周期由17个小时缩短到45分钟。在吹制方面,将人工跑瓶,改为将吹好的瓶子通过传送带直接入窑,这就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建厂初期我在厂当学徒,曾干过跑瓶,一天下来要跑百十里路,疲惫不堪。跑瓶问题解决后,又将单独设人开关模具改为吹制者自身脚踏开关模具。后来,又采用自动吹瓶机。在加工瓶胆车间,保全工人学习上海经验,实行“一条龙”的革新改造,将人工拉底、封口,改为机器拉底、封口;检测瓶胆质量用蒸汽半小时试温代替灌开水24小时试温,既安全又准确;变煤气发生炉为半水煤气发生炉等等,全厂生产的革新改造效果明显。(www.xing528.com)
建厂后的前几个年头,虽然生产产量有提高,但产品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求。农民下地需要有矮型的、容量大的保温瓶,城市要求增添美观实用的铁壳喷花保温瓶。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全厂抽调力量,组成两个专门小组,一个是以技术科曹根成、王恩占、赵成之科长为主的新产品研制小组,另一个是以动力科刘凤文科长为主的筹建铁壳车间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制成功5号矮型竹壳瓶和8号容量大的竹壳瓶,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普遍反映矮型竹壳保温瓶放在地头稳当不易倒;8号竹壳保温瓶的容量大,可够三四个人半天饮用,而且质量坚固耐用。1958年夏,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天津轻工业产品展览会上,体重80公斤的工人郭凤鸣站在8号竹壳保温瓶上,保温瓶竟然完好无损,参观者赞叹不已,为此《天津日报》还发了现场实拍照片,一时轰动津门。
在筹建铁壳车间小组的努力下,于1962年争取到国家投资32.84万元,新建铁壳车间和抛光、氧化车间,1963年上半年投产,生产1号、2号和5号铁壳保温瓶。不仅开拓了国内市场,而且争取打入国际市场。品种也不断增加,由技术科王恩占、曹根成科长牵头,模具师傅唐福根、技术员张贵有参与,又研制成功2号鸭嘴式保温瓶、1号炮弹式铁壳保温瓶、2号、3号印铁保温瓶等一批新产品。1962年即出口各式保温瓶3.9万个,产值10.9万元,以后逐年上升,到1969年,出口产量增到24.1万个,产值为64.5万元,分别占全厂总产量的13.26%、产值的13.87%。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厂改公私合营为全民所有制国营厂,在扫“四旧”中,竟然将“飞马”商标图案的双翅砍掉,并于1973年更名为天津市保温瓶厂。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动乱中,工厂生产停步不前,连续四年出现亏损,直到1970年才有所回升。新产品试制小组于1972年又推出5号矮型铁壳瓶、8号铁壳瓶、铝壳保温杯、塑壳密封肩盖保温瓶等新产品。那时天津“飞马”保温瓶已列为津市名牌产品,它质量好,品种多,价格适中,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