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和规范了农民负担。农业围绕“六优工程”(优质稻、油、楠竹、茶叶、果蔬、水产)进行结构调整,特色农业格局初步形成,“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农业,促进了全市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74253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655655万元,增长7.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71元增加到9615元,增长2.6倍。
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稳定发展大农业,全市在完成土地一轮承包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落实土地二轮承包。根据“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2004年全市土地二轮承包应确定到户耕地面积42.38万亩,实确定到户41.99万亩,占99%;到户耕地承包时间自1999年至2028年,2005年农村通过转包、转让、互换、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3%。是年,全市经营50—100亩耕地的农户有132户,经营100亩以上的27户,农村土地开始依法有序流转。到2012年,全市流转耕地面积65057亩,占耕地总面积11.3%;发展家庭农场2家。(2)落实惠农政策。从2004年起,国家实行农业税制改革。是年,取消农业特产税;2005年起,取消农业税。2004—2005年全市累计发放各项惠农资金8453万元。此后,每年惠农资金按政策足额拨付到位。(3)农村劳力资源优化。2002年全市外出务工经营人员5.3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收入2.96亿元,比上年增加2370万元。(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3月,国家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8年开始,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是年,农村共建有各类农民合作社20家,2010年发展到72家,入社农户两千多户,合作社注册资金1.16亿元,拥有固定资产7781万元,全年分红2455万元。2012年发展到252家,较2011年增加82家。通过规范化动作,全市有5家省级示范社、5家咸宁市级示范社和6家赤壁市级示范社。
水、路、电网和电信建设加快。加强水、公路、电网和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民、服务农业,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
一是整治水利工程。长江赤壁干堤、连江工支堤全长235千米(其中江堤32千米)保护着几十万人口、三十多万亩耕地以及京广铁路、107国道等交通大动脉的安全。在1998年大整修前,32千米长江干堤和15.5千米的连江支堤是三级堤,堤身矮、质量差,每遇大汛,险情不断。在惊心动魄的1998年抗洪中,发生重特大险情几十处,脆弱的江堤严重制约着赤壁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98年汛期尚未结束,市委专题研究水利维修工作,对水利建设大会战进行了周密部署。明确提出,下大决心,上大规模,求大效益。全市堤防、水库、沟渠共计开工工程2560处,完成土石方2540.4万立方米,比历史上最高的1997年增加2.6倍,人均负担52立方米;在质量标准上,堤防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在施工组织上,加大科技含量,对砂基堤防、蚁穴等险工险段和疑难杂症的处理,采取宜人则人、宜机则机、人机结合的办法进行吹填、灌浆等高新技术科学整险,施工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全市日高峰出动机械815台(套),是历史上投入机械最多的一年。按照防洪标准共计投入2.2亿元,等于全市一年半的财政收入。长江干堤整修后,干堤堤面宽由历史上叠加而成的6米达到16米,连江支堤由4米达到10米,坡度均由1∶2至1∶2.5达到1∶3。2011年冬开始,全市农村围绕“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的活动主题,促进新农村建设。至2013年,全市共完成小农水整治1908处,占计划的113%,其中整治塘堰1794处(口);主干道清淤40.5千米,铺U形槽8600米,累计完成土石方856万立方米,新增蓄水量753万立方米。
二是公路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赤壁市公路建设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仍然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公路等级比重、乡镇油路通达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等主要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干线公路连通配套差,联网程度低,经济断头路多,保护工程配套少,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质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解决“瓶颈”制约,交通公路部门根据市委指示,经过几年努力,全市初步形成以京港澳、107国道两条主干线为中轴,以市内省道为主导架的高等级公路网,实现从本市到周边县(市区)全部通达二级公路,基本实现省道二级,乡镇道路“黑色化”,村级公路“通达化”。市镇(乡)公路联通。全市有市镇公路936千米,其中280千米为沙子路面,2003年开始进行路基改造和路面硬化升级,至2005年全部完成。通村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是一项民心工程,2004年起,对农村公路路面进行硬化,全市803条1960千米的通村公路进行路基升级改造和路面硬化工程建设,是年,完成简易路面81千米,水泥路面98千米。2012年,全市新建通村公路119千米,通村公路基本实现硬化,行政村通公路100%。
三是加速农村电网改造。2000年,赤壁市规划以22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110千伏变电站为框架,35千伏变电站为网络的“一个中心,两个环网,五大供电”区域的现代化城市供电网络。原有电网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城乡用户的需求,存在部分变电站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过大、电源线路过长且电力设施老化、高能耗配变较多、电价偏高等问题,使电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2003年全市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安排了75个较大消缺项目,整改重大缺陷57处。投资86万元将担负着全市主要防汛和排涝任务的110KV小柏变电站原镉镍电池直流屏更换为带免维电池微机控制的直流屏,将原不能运行的2#主变更换为10000KVA有载调压主变。全市线路布局渐趋合理,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强,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2003年,市电力部门争取到35KV随阳输变工程和110KV小柏线路改造工程,调度自动化完善等大型项目10个,共计投资11260万元,使农村电网布局更为合理。(www.xing528.com)
四是推进通信网建设迅猛发展。“九五”期间,全市电信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亿元,促进了通信能力的增长。电信已建成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层次较高、业务种类齐全、运行稳定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到1998年,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1万户,移动用户达7200户。2002年后,实现了城乡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业务智能化、平台宽带化。建成了以SDH和PDH为制式的电缆、光纤、数字微波共存传输网,初步形成了以一线通为平滑过渡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电话网的结构得到了优化,实现了C3和C4两网的合并,建成并扩大了C3本地网,使电信业迅猛发展。该市柳山湖镇6个村,2013年有农户3037户,11309人,共开通程控电话838部,宽带用户565户,手机5466部。农村通信能力、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先进农技的应用推广。一是推广高产优质良种。2002—2012年,全市共推广水稻新品种一百六十多个,棉花品种12个,油菜品种二十多个,推广蔬菜、杂粮、苎麻、茶叶等其他作物新品种二百多个;全市农作物良种面积覆盖率达99%以上。农业优良品种普遍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粮食亩产由222千克增加到335千克;油料由28千克增加到94千克;茶叶由57千克增加到169千克;鱼类由20千克增加到319千克。二是推广先进种植技术。2005年,全市水稻抛秧移栽20万亩,直播10万亩,无盘旱育秧1.5万亩;油菜免耕栽培10万亩。轻简栽培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0.3%。据测算,轻简栽培较传统育苗插秧亩均增收节支233元。21世纪初,赤壁市开始推广大棚蔬菜,2002年全市新发展温棚16个,面积400亩。2012年,新建钢架大棚420个,新建500平方米自动化育苗温室。是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较2001年增长3.3倍。三是推广绿色防控病虫害。2002年全市共建立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11个农作物病虫害固定监测点,测报对象30种,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物理、化学、生物防治。通过防治,每年挽回粮食损失一千五百多万千克,挽回经济作物损失一千多万元。四是发展旱涝保收面积。全市农业旱涝保收面积由2002年的12.6万亩增加到2012年的20万亩,增长58%。五是发展农业机械化。2012年全市农村拥有农业机具四万余台,总动力42万千瓦,农机综合作业水平72.6%。农民总结说,而今种田真轻松,插秧割谷腰不弓,抗旱排涝机声隆,丰收成果送家中。
规模种养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委、市政府根据各乡镇种植业习惯和地理条件,开始构思“山区竹杉松、丘陵茶麻果、平原粮棉油、湖区畜禽鱼、城郊瓜果菜”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农业。通过近10年农业综合开发和调整生产布局,全市建成各种农业特色基地967个,产业化基地面积76.3万亩,初步形成以皤河流域、沿江滨湖地区、宋家河流域和双(双石水库)黄(黄沙水库)灌区等13个乡镇为主的优质稻板块基地35万亩,优质油菜板块基地23万亩;以蒲圻办事处、赤马港、柳山湖为主的优质蔬菜板块基地5万亩;以随阳、荆泉山区为主的楠竹板块基地38万亩;以赵李桥、茶庵岭、新店、神山等地为主的丘陵地区茶叶板块基地5万亩,特色水果板块基地7万亩;以黄盖湖、西梁湖、沧湖等湖区为主的水产板块基地23万亩;在境内建有5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十一五”时期开始,全市农村根据各地实际,按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的要求,抓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形成十多个专业村,一百多个专业组。
农业龙头产业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蒲圻市利用本地资源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工业,后经不断发展,形成了轻纺、建材为主,食品饮料、造纸等为辅的乡镇企业。至2010年,在乡镇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全市建成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8家、咸宁市级21家,资产总额29.75亿元,年销售收入66.9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2012年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85家,从业人员6217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7家。加工行业主要有粮油、茶叶、竹木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水产品、畜禽产品等;产品主要有大米、砖茶、香莲、植物油、酒类、竹木地板、纺织服装、鱼糕。是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5.5亿元,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3.05∶1;实现利税21.3亿元。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全市开发出“三品一杯”农产品4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赤壁竹笋、羊楼洞砖茶、赤壁猕猴桃)。
新农村建设的统筹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合力谋划建设新农村。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系。2010年,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牵头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发《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各乡镇、村建立相应工作专班,全市形成新农村建设三级组织网络。二是编制建设规划。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因地制宜编制试点镇、村规划。重点抓好两条经济走廊(107国道、赤壁旅游快速通道)沿线镇村规划。将沿线、村庄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三规合一”,建成一批高效农业型、现代工业型、中心商贸型、文化旅游型的特色镇村。三是资金投入。全市乡镇(办)每年整合各类支农资金上亿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四是根据省委要求,2012年组织开展“入万户”“挖万塘”“洁万家”为主题的“三万”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完成小农水整治1908处,占计划的113%。其中整治塘堰1794口(处);主干渠道清淤40.5千米;铺U形槽8600米;累计完成土石方586万立方米,新增蓄水量753万立方米。全市有33个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共评选出三星级以上农户46835户、八星级以上农户18052户、十星级文明户200户。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生态文明,许多农户住宅房前有景、院中有果、屋后有林、周围有花,胜过城市小别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