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汉字书法的演变与艺术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汉字书法的演变与艺术魅力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成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华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华书法中的重要因素。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华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因其字体优美,所以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汉字书法的演变与艺术魅力

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成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华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华书法中的重要因素。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华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1.甲骨文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及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为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其中《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是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是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2.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金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据统计,金文约有3000字,其中可知的(能辨识其义)有2420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政策,取消其他六国文字,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的汉字书写形式。小篆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因其字体优美,所以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在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直到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画﹑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形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状,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隶书的结构特点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字形扁方左右分展。一反篆书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二是起笔蚕头收笔燕尾。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三是化圆为方﹑化弧为直。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四是变画为点﹑变连为断。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独立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

5.草书

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在汉代形成的特定字体。草书书写简便﹑结构简省﹑笔画连贯,分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

章草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创始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6.楷书

楷书也称为正楷﹑真书﹑正书﹑小楷,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形式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现代。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頫(赵体)。

7.行书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也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

世人将苏轼的《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它们相互媲美,各领风骚,可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中华书法知识拓展】

1.篆刻印章

篆刻印章主要表现的是篆刻艺术。篆刻艺术是通过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的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是在玉上刻制的,鉨是在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作“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形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2.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www.xing528.com)

(1)笔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是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毛笔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再粘接在管状的笔杆上制成的。一支好的毛笔应具有“尖﹑齐﹑圆﹑健”的特点。“尖”就是笔锋尖锐;“齐”就是修削整齐;“圆”就是笔头圆润;“健”就是毛笔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矫健。我国最有名的笔是出自浙江湖州的湖笔﹑蜀中的川笔﹑河南的太仓毛笔﹑河北的侯店毛笔﹑湖南湘阴的长康毛笔以及江西的文港毛笔。

毛笔的分类主要依据尺寸﹑笔毛的种类﹑来源﹑形状等。按笔头原料可分为胎毛笔﹑狼毛笔(狼毫,即黄鼠狼毛)﹑兔肩紫毫笔(紫毫)﹑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猪鬃笔)﹑鼠毛笔(鼠须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石獾毫等,以兔毫﹑羊毫﹑狼毫为佳。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地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和大楷;更大的有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依弹性强弱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依用途可分为写字毛笔﹑书画毛笔两类。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尖毫等。依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

(2)墨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是用于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后也包括朱墨和各种彩色墨。

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烟﹑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形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墨的水分及胶的成分不同,会影响墨的黏度。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墨,其黏度有所不同。另外,初制成的墨水分较多。另有存放时间较长的墨,其致密度较高,并经过长年累月的干燥,使墨色的立体感更强。

墨的选用极为讲究。它要求:一是质地坚细,所谓坚细是指质地紧实,磨出的颗粒细腻;二是色泽黑亮,以黑得泛紫光为最上乘,纯黑次之,青光又次之;三是胶质适中,太重粘笔,太轻则不浓。

(3)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纸的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纸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发明。

最为常用的书法用纸一般指宣纸。唐代的“宣州”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地区,及今天江苏溧水溧阳地区,其政府行政区设在宣城。这一地区生产的纸同时又在宣城集散,故有了“宣纸”这一称呼。宣纸的润墨性和渗透性在载体介质上为书画家作品表现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书画用纸的主要产地是安徽﹑四川﹑浙江等地。安徽宣纸制造历史久远,是书画家的首选用纸。安徽泾县宣纸以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为原材料,利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经特殊工艺配方精制而成,有“千年寿纸”的美誉。宣纸选择以吸水性较好,又与笔墨配合为原则。

(4)砚

砚也称“砚台”。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块凹陷处。砚起源很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开始初现雏形。刚开始时人们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们便想到了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便随着墨的使用而逐渐成形。

砚的发展是一个从追求实用功能到追求审美情趣的过程。唐代之前,以探索开发砚的实用功能为主,其造型以简约古拙为主要特点,少有装饰。最初,人们还不能确定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制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可能的材料都有所尝试,除石砚之外,相继出现了陶砚﹑铜砚﹑漆砚﹑玉砚﹑瓷砚等。到了唐代,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制砚的材料,确立了石砚的主体地位,形成了端石﹑歙石﹑红丝石和澄泥四大系砚品,基本完善了砚的实用性。宋代之后,砚的发展逐步以追求审美情趣为主,走向了艺术化的道路。

3.木版水印

在印刷史上,中国人的发明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熟知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外,木版水印(彩色版画印刷术)同样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印刷史的一项重大贡献。

木版水印是中国传统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明末以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中国目前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

4.汉代竹简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因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地传播,所以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少数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竹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期的书写材料。汉代是竹简兴盛的一个重要时代。东汉时期出现了纸,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纸的使用并未得到普及,而一直沿用的竹简却仍然盛行。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拓展。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流传至今。

5.竖版线装书

线装又称古线装。线装书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中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代﹑唐代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其装订方法又有多种多样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本的册页书。其中不少古旧线装书,可视之为文物,非常珍贵。

线装,顾名思义是用线进行装订,是用线把书页连封面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边的装订形式。线装书有简装和精装两种形式。简装书采用纸封面,订法简单,不包角,不勒口,不裱面,不用函套或用简单的函套。精装书采用布面或用绫子﹑绸等织物披在纸上作封面,订法也较复杂,订口的上下切角用织物包上(称为包角),有勒口﹑复口(封面的三个勒口边或前口边被衬页粘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度。最后用函套或书夹把书册包扎或包装起来。

古代线装书采用竖版的形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在通行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①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古时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

②古人以右为尊,汉字书写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

③根据汉字的特点和人们的书写习惯,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方便,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也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