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终究要靠做大做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才能得以实现的道理,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是不需再赘述的。然而,我们在此研究、讨论做大做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产业,则需要认清中国目前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特点,并对症下药才会有效地促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
概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或特点,有如下两点。
(1)与整车行业相比较,长期以来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资吸引力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除了要面对合资品牌和国外独资品牌的竞争之外,还需要承受零部件采购商,即整车厂商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与合资或外资品牌零部件同质不同价的压力。
因此,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难做,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零部件更难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并且,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产业。资金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资金的投入是万万不能的。(www.xing528.com)
(2)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仍然处于“小、散、差”的状态。
可以说,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只有中国潍柴动力和中国万向与做大做强目标的距离,相比较而言近一些,或者说,只有极少数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初步走上做大做强的道路。就汽车零部件整个行业来说,仍然处于“小、散、差”的状态。并且,中国汽车自主零部件产业的“小、散、差”相互形成不良影响,构成了恶性循环。
对此,需要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谈起。
改革开放前,中国汽车产业有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人们所说的汽车厂家是大而全或小而全,即汽车厂家整车生产所需要的零部件,特别是主要、重要的零部件几乎是汽车厂家自行组织生产。这就造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企业注定是针对并依靠汽车产品用户对汽车维修所需要的零部件起家的。例如,“中国万向”就是在改革开放前夕或初期从事汽车传动系万向节生产以满足社会汽车维修用对万能向节的需求而起家的。说到这里,还得补充说一句,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正是由于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物资是极其短缺的,整车厂商所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几乎都给整车生产用了,对社会维修所需要的零部件则无力顾及。这就给了类似于“中国万向”等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生存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汽车企业的“大而全或小而全”,也限制或制约了类似于“中国万向”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转型发展,即限制或制约了零部件企业走社会协作、专业分工参与或为汽车整车生产做贡献的发展道路。这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散、小、差”的主要原因。在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只有中国潍柴动力和中国万向等极少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过艰苦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如果放任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沿着现状发展,即仅仅依靠市场自由竞争的力量来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理论上来说,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由于中国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互竞争、势均力敌,等待竞争强者脱颖而出势必会是很漫长的,并且这也是不能满足尽快做大做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品牌,进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自主品牌需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