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安全的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运输生产的全过程,涉及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人员。为了保障轨道运输生产的安全,就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行业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它明确了行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规范,使行业系统的各部门、各单位有章可循。工作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行事,就能保证行业工作的有序开展,就能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基本规章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则》《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以及轨道系统各专业的操作规程与安全规则、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等。
2.加强管理,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规章制度只是明确了行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规范,行业工作能否正常有序地开展则取决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如何使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是行业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为了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除了要求行业全体员工要有很好的自律性以外,加强管理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
3.加强员工素质培训
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是树立行业形象、保证运输安全的基础工作。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可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学习规章制度并结合实训与考核,可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再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心理素质训练和生理素质要求,可保证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条件。
4.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故障检测手段
设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为了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相关设备的先进性固然重要,可靠的设备故障检测手段更是关键。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可有效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因而采用高科技的设备监控系统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安全是势在必行的。
有了先进的设备和可靠的监控系统,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保证设备的状态良好,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而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是保证设备状态良好的基础。(www.xing528.com)
5.建立标准化作业机制
在行车指挥过程中,标准化作业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行车事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无意识行为,这是正常的,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行车指挥过程中,决不允许存在无意识行为。因为无意识行为可能引起错误的行车指挥操作,导致行车事故的发生,如错发命令、错办进路等,这些都是很不安全的。
为了确保行车指挥的正确性,除了采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外,还需建立标准化作业机制,以加强行车指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行车指挥作业能够按照标准作业程序进行,避免误办、错办。
6.制定各种事故抢救预案
客观地讲,引发轨道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虽然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这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要想完全消灭事故不太现实。为了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施救,将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还应根据现实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再根据可能发生事故的性质、类型和程度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抢救预案。有了抢救预案,还应有计划地组织有关员工进行演练,帮助员工熟练掌握抢救预案,这对员工也是很好的安全教育。
7.组建独立的事故调查机构
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分析是查清事故责任的关键。为了保证事故调查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事故责任人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就需要有一个能够排除一切干扰的独立的事故调查机构来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事故调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还很不完善,因而有必要借鉴国外有关轨道交通事故调查分析的经验,组建一个独立的事故调查机构,利用一套科学的事故调查分析程序,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技术为手段,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8.加强安全宣传
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安全宣传。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级领导都必须重视安全宣传工作,要不断地通过安全宣传将安全意识植根于全行业员工的心中,从而做到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同时要不断对乘客进行安全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只有大家都重视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才能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