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口水文特性解析-水文学原理(第2版)

河口水文特性解析-水文学原理(第2版)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种动力中各因素的不同组合,使河口区的水文情势较河流和海洋都要复杂,并明显地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

河口水文特性解析-水文学原理(第2版)

入海河口是河流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是河流与海洋两种动力相互作用与影响、互相消长的区域。河流动力是指径流(液体径流和固体径流——泥沙)的下泄;海洋动力主要是指潮汐的作用(潮位升降和潮流运动)。这两种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各有自己的运动、变化和分布规律。两种动力中各因素的不同组合,使河口区的水文情势较河流和海洋都要复杂,并明显地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

13.3.3.1 潮汐现象

地球上各处的海水,受到月球太阳吸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的上升下降运动称潮汐。在一般情况下,每昼夜海水有两次涨落运动,一次在白天,一次在夜间,白天的涨落叫做潮,夜间的涨落叫做汐,合称为潮汐。

如果将某地的潮水位与其出现的时刻点绘成曲线(即潮水位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线)称为潮汐曲线或潮位过程线。它是以潮水位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如图13.20所示。

图13.19 河口区的范围

为了描述潮汐,常用以下一系列术语:当海水水位不断上涨时,这个过程称为涨潮,上涨到最高的位置称高潮或满潮;然后水位下降,称为落潮,下落到最低的位置称低潮或干潮;在高潮和低潮时都有一个短暂的时间,海水不涨也不落,称为平潮;相邻的高潮位与低潮位之差称为潮差。从高潮到前一相邻低潮之差称为涨潮潮差;从高潮到下一相邻低潮之差称为落潮潮差。潮汐的变化可用潮位过程线表示,如图13.20所示。

潮汐现象是在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其中以月球引潮力为最大,而太阳、月球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所以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因而月球引潮力、太阳引潮力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变化具有周期性,所以潮汐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潮汐的周期主要与月球运行的周期有关。

(1)中天。天体经过观察者子午圈的时刻,天体在一天当中有两次经过观察者子午圈,一次在观察者地面以上经过,称为上中天,另一次在地面以下经过称为下中天。月球连续经过上(下)中天的时距平均值为24小时50分钟,称为平均太阴日。大部分地区在一个平均太阴日中有两次涨落潮过程,也有些地区在一个平均太阴日中只有一次涨落潮过程。根据周期情况,潮汐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如图13.20所示。

图13.20 潮汐涨落的3种类型

(2)半日潮。每一个太阴日中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而且相邻两高潮或低潮的潮高几乎相等。

(3)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中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4)混合潮。又可分为不规则的半日潮、不规则的日潮。

(5)不规则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中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是两相邻的高潮或低潮的潮高不等。

(6)不规则的日潮。有时出现一天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但在半个月中这种天数不超过7天,其余的天数为不规则的半日潮。在一日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不规则半日潮的潮水位过程线上,能看出同一天的第一次高潮(低潮)与第二次高潮(低潮)的高度不等的现象,通常称较高的一次高潮为高高潮,较低的一次高潮为低高潮,较低的低潮为低低潮,较高的低潮为高低潮。一日内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高度不等现象称为日潮不等。

潮汐不仅有半日周期、日周期的变化,而且还可以见到每月朔(夏历初一)、望(夏历月半)附近海水位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潮差最大,称为大潮,因为此时地球、月球、太阳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引潮力达到最大。朔望以后到农历初八、二十三左右,潮差最小,称为小潮,因为此时三者的位置成直角关系,引潮力最小。这样的大潮与小潮以半月为周期交替变化着。

13.3.3.2 河口潮波变形

河口是河流与海洋的连接段,河道底坡向海底倾斜,河水面具有向海洋方向的水面比降和一定的水流速度,而河口两侧又有河岸的约束。多数河口区水面宽浅,故河底摩擦作用相对的显著。外海的潮波进入河口后,要在逆坡、逆流的水域中继续向上传播,必然会使波形发生一些变化,并且与外海的潮波有所不同,这一现象称河口潮波变形。河口区潮波变形的情况和程度与河口的地理位置、水文和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钱塘江口涌潮,就是潮波变形的典型实例。钱塘江口,是一喇叭型河口,杭州湾湾口宽100km,到澉浦缩窄至20km,至海宁变为2~3km,河底也由湾口至内陆逐渐抬高,并有底部沙洲存在。当外海潮波进入河口后,由于河口平面缩窄和底部抬高造成的水深剧烈变浅,潮波能量大量聚集,潮波急剧变形,前坡几乎呈直立形状,宛如一堵白色的水墙,大潮时可高达3.7m,并以8m/s的高速怒吼而上,排山倒海,极为壮观。而在长江口,当潮波传入河口时,由于水深相对较深,水面宽阔,河宽收缩缓慢,随着潮波上溯,其能量逐渐衰减,所以一般不能形成涌潮。但长江口崇明北支也常有涌潮出现,这是由于上游径流减少,淤积严重,水深变浅,北支出口形如喇叭所致。

此外,在一些中小河流的河口,其断面的宽深比具有河道的性质,即河宽收缩不大,一般不会发生涌潮。但是,当建闸后,河口潮波向上传播,受闸门阻挡而发生反射,闸址附近的潮差可达到建闸前潮差的1.6~1.8倍。由上可见,河口的潮波变形是十分复杂的。

13.3.3.3 河口区的水流特性

1.河口区的水位变化

潮水河的水位变化不仅与河流上游的下泄流量有关,而且也与海滨的潮汐现象及风向、风力有关。由于海滨潮汐有周期性的变化,所以潮水河的水位变化也带有周期性的涨落。潮水河中各站的潮水位过程线,通常可以体现出沿河上溯的潮波形态。从低潮至高潮部分为潮波的波前,从高潮至低潮部分为潮波的波后。当潮波沿河上溯时,因河面变狭窄或水深变浅,潮波速度减慢,加上河水下泄的阻力,所以潮波变形的结果是波前坡度变陡,波后坡度变缓。因而越向上游,涨潮历时越短,落潮历时越长,潮差愈来越小。对潮水河中某一特定地点的水位进行长期的观测和资料积累,就可以找出该地点在一个潮期内包括高低潮位、涨落潮历时及涨落过程特征的典型潮型,这在河口区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资料。

2.河口区的流速变化

潮水河的流向由于受潮汐与河流下泄水量的共同影响,它是顺逆交替的,与潮汐相应约以12小时25分钟为一个周期,因此潮水河的流速变化是十分频繁的。它的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水面比降的变化。潮水河口一个潮期内水位与流速的变化过程,如图13.21所示。

因为流速是有方向的,以水流流向海洋为正。由图可见,在一个涨落潮周期中,根据水位涨落和流速的方向,可分为四种潮流:①潮水位开始上涨后,潮波上溯对河水下泄开始产生顶托作用,使流速减小,但河水水面比降比较大,此时水流仍流向海洋,故将这种涨潮阶段流向海洋的水流称为涨潮落潮流。②涨潮阶段,随着水位的继续上涨,正向流速逐渐减小,当潮流与河流流速均衡时,流速为零,而后,随着潮波的继续向内陆推进,使流速转为负向,即水流流向内陆,把这种涨潮阶段由海洋流向内陆的水流称为涨潮涨潮流。③潮水位达到高潮后,开始落潮,但流向并不能立刻转向海洋,负流速仍继续一段时间,把这种落潮阶段由海洋流向内陆的水流,称为落潮涨潮流。④在落潮阶段,随着水位的降落,负向流速逐渐减小到零,而后随着潮流的继续减弱,流向又转为正向,即流向海洋,把这种落潮阶段由内陆流向海洋的水流称为落潮落潮流。

在落潮流转为涨潮流及涨潮流转为落潮流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断面平均流速为零的短暂时刻,这时的流速称为“落潮憩流”和“涨潮憩流”。潮水河的水位与流速变化过程虽有一定的周期,但在海洋潮汐和上游来水的双重影响下,有时也会遇到失常现象,例如憩流时间有时出现在高、低潮位附近。

正是因为有上述的水流流向的顺逆变化,所以在潮水河的断面上的流速分布是比较复杂的。一般总是水浅和流速小的部位先转向,水深和流速大的部位转向较晚。因此,从平面上看,岸边先转向,中泓后转;从垂线上看,河底先转,水面后转。在憩流前后可测得水面与河底流向相反的垂线流速分布,如图13.22所示。同时也能测得中泓与两岸流速异向的横向流速分布。

河口区流速、流向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于河口区的流量测量和计算河口的进出水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3.21 一个潮期的潮位及流速变化过程

图13.22 水流转向时的垂线流速分布曲线

图13.23 潮水河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河口区的流量变化

潮水河的水流属于不稳定流,流量不断随时间变化,而且流向也有顺逆变化。水位与流量之间没有稳定关系,一个潮流期(自落潮憩流时开始到下一个落潮憩流时为止)的水位流量关系一般是不规则的环形曲线,如图13.23所示。

对潮水河的某一个断面来说,在任一瞬时,其流量、流速和过水断面面积三者的关系仍符合Q=vA算式。但因过水断面面积A和断面平均流速v的瞬息变化,流量必然也瞬息变化。在一个潮流期中的流量变化过程与流速变化过程是一致的,都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因此对潮水河进行流量测验,必须测一个潮流期的全潮流量过程。这就要在此潮流期间适当布置测流次数,测得一个潮流期的流量过程线,然后分别计算涨潮流输入的水量和落潮流输出的水量。因为河道上游有水量下泄,所以落潮总水量应大于涨潮总水量,其差值即为河流下泄入海的水量。(www.xing528.com)

13.3.3.4 咸淡水混合

河口区中咸淡水的盐度、密度以及含沙量随着河水的进退和河川径流的大小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发生混合作用,这些作用对河口区的沉积和河口变形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咸淡水的混合程度主要取决于径流量和潮流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并以混合指数(MI)加以表示。所谓混合指数(MI)是指涨潮期间内进入河口的淡水量与涨潮潮量的比值。根据MI的大小,河口咸淡水的混合可分为高度分层型(弱混合型)、轻度混合型(缓混合型)和强混合型三种。

1.高度分层型

当MI≥1,即径流量大于涨潮潮量,此时咸淡水分层清楚,淡水从上层流向海,而海水含盐度大,密度也大,海水沿底部呈楔形侵入,形成界限分明的盐水楔。在这种情况下,上层和底层之间的盐度之差可超过20‰。高度分层型往往出现在弱潮河口,主要是由于咸淡水混合取决于内波的机械作用,而弱潮河口内波较弱,使底层海水与上层淡水交换的水量很少。在盐水楔顶端附近是河口区淤积严重的地带,这是因为咸淡水相遇,流速减弱,导致泥沙沉淀。同时,咸淡水互相顶托,电解质不同的水体相互接触,也会引起细粒物质的絮凝作用。盐水楔顶端的位置随径流量和潮流量的变化而上下移动,泥沙淤积范围随楔顶移动范围而定,但这种移动范围对该型河口来说通常是很小的一部分。如图13.24所示。

图13.24 高度分层型

图13.25 轻度混合型

2.轻度混合型

当MI介于弱混合型与强混合型之间,咸淡水间无明显的交界面,但上层与底层盐度仍有显著的差别,可达4‰~20‰。在纵断面上仍有楔形的明显界面,并有一个盐度的相对变化带。此类河口的潮汐相对较大,上层淡水与下层咸水间的混合作用远大于第一种类型。一般说来,此类河口的上层水流全流向海,而下层水流则全流向陆,中间夹有一层无净向流动的水层。为了维持水流的连续性,下层向陆的水流必须经上层流到海中,形成了自下向上的垂直向的水流,于是,上层的流量从陆向海增大,而下层的流量则从海向陆减少。如图13.25所示。

3.强混合型

当MI≤0.1,潮汐作用占主导地位,此时咸淡水之间产生强烈的混合,断面分布图上的等盐度线近乎垂直,盐度的垂直差异一般小于4‰,但在纵向上的盐度梯度仍然存在,盐度向海洋逐渐增加。此类河口一般比较宽阔,呈典型的三角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的这类河口,涨潮流偏于其前进方向的右方(即河口的左侧),落潮流则偏于其左方,从而河口的左侧水流向陆地,泥沙也随之向陆地运移,右侧水流则流向海洋,泥沙则向海洋运移。三角港内左侧盐度高,右侧盐度低。钱塘江口基本属于这种类型,如图13.26所示。

由上可见,河口区咸淡水的混合类型,取决于潮流量与径流量的对比,潮汐弱而径流量大的河口属于高度分层型,潮汐强而径流量小的河口属于强混合型。即使是同一河口,由于不同时期径流量与潮流量之间的对比不同,那么不同时期的混合类型也不同。如长江口,洪水小潮汛时期,属于高度分层型,而平时则属于轻度混合型。

13.3.3.5 河口区泥沙与河床演变

河口区泥沙运动比河流和海洋要复杂得多,因为既受到河水的作用,同时又受到海洋运动的影响。

1.泥沙来源

图13.26 强混合型

河口区的泥沙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河川径流挟带的下行泥沙;二是随潮流上溯的海域来沙;三是河口区局部搬动的泥沙。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流域的侵蚀,这部分泥沙大部分沉积在河口附近,也有很小一部分极细的悬移颗粒有可能被水流带出口外海滨。河口区的沉积泥沙形成河口区的河床形态,如边滩、心滩、水下沙洲及口外扇形拦门沙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河口区是河流泥沙的最终归宿。由河流带到河口的泥沙性质,主要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理、地质条件。平原地区的中、小河流及流经平原后的大河流的河口,由于河口底坡平缓,河流带来的泥沙多呈悬浮状态,粒径比较细小,多属淤泥、黏土。山区河流的河口,泥沙颗粒比上述平原河口要大,但也属于细粉沙一类的颗粒。从海洋来的泥沙,有一部分是近岸浅滩受风浪运动被掀起的泥沙,再被涨潮流带入河口区。另一部分是邻近河流输出的泥沙,经沿岸流和涨潮流带入本河口区。例如,长江输出的部分泥沙,可以绕过南汇咀而进入杭州湾。河口区局部搬运的泥沙,可以是河岸侵蚀、沙洲移动,也可能是水流冲刷河床底部,将底部老沉积物崛起再被水流带走,这部分泥沙数量尽管不多,但在河口区内局部地段的冲淤变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河口区总的输沙趋势是河流输向海洋,而在局部河段的一定时间内,也有输沙向口内移动的趋势。

2.河口区泥沙分布

河口区水流的含沙量随水位的涨落和流速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流速最大时,含沙量并不是最大,流速最小时,含沙量也不一定是最小。最大、最小含沙量一般要比最大、最小流速迟出现1~2h。这种滞后现象是因为含沙量要达到饱和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造成的。在流速增大的过程中,含沙量常处于不饱和状态,而流速减小的过程中,含沙量则处于饱和状态。在河口的盐水楔附近,由于絮凝作用强烈,造成大量细小泥沙聚集下沉,且流速大掀起和携带的泥沙多,故近底层出现的高沙量大多与最大流速出现的时间相适应,如图13.27所示。

絮凝作用是河口区泥沙大量沉降的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原来细颗粒泥沙在淡水中,由于电离作用均带有负电。各颗粒负电荷的相斥作用使其保持分散状态,呈胶体状。水流内部紊动向上的分速,远大于其沉降速度,故不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水流进入河口区遇到海水,海水是含有正、负离子的电解质液体,表面带有负电荷的泥沙胶粒与海水中的离子发生离子代换,使部分泥沙表面带有正电荷。带有异性电荷的泥沙间发生吸引,使颗粒变大而下沉,这种物理化学现象称絮凝作用。它是河口区泥沙沉积的重要因素。

河口区含沙量的纵向分布是很不均匀的。一般在咸淡水直接交汇的河口段,出现高含沙量区,而自河口段向上游和向下游含沙量都逐渐减小。高含沙量区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随径流的大小和潮汐的强弱在河口段摆动。在枯水期,高含沙量区可移到口门内盐水楔所及之地,大潮汛时河口排水排沙,高含沙量区位置偏下。

图13.27 河口盐水楔附近潮位、流速、含沙量过程

3.河口区泥沙运动

河流的推移质泥沙进入河口区时,因水流挟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推移质在潮区界以下运移速度减缓,在潮流界以后受逆向水流的顶阻,不能继续向下移动,故潮流界附近常是推移质的终止点。但悬移质泥沙可搬运到河口口门,并能输出到口外海滨。因水流受潮流顶托后,自潮区界以下挟沙能力逐渐降低,故部分悬沙也会在感潮河段内沉积。较大颗粒的悬沙终止于盐水楔前端,粒径较小的不易沉降,当遇到咸淡水混合时发生絮凝作用而下沉,故最细的悬沙,在落潮流时随表层淡水扩散输出口门外,在口外海滨运动或沉积。

进入口外海滨的泥沙,有直接来自河流的,也有来自宽阔的海域。来自河流的是细粒悬沙,来自海域的是指涨潮时随咸水上溯带入的泥沙。来自海域的泥沙有两种情况:一是来自河流输出口外还未沉积到海底,或已沉于海底因受波浪掀动或涨潮流的冲刷启动,再次悬入水中的泥沙,它们随潮流又被带回到河口地区;二是涨潮时由咸水带入的本河流以外的其他地区的泥沙,这可以是邻近其他河口输出的泥沙,或是邻近海岸被波浪侵蚀而产生的,随沿岸流而来的泥沙。但不论何种来源的泥沙,其运动的共同点是随潮水上溯由海向陆运移,并最后向盐水楔顶聚集。河流枯季潮汐作用较强时,可带到河口口门以内的地区沉积。当然,口外海滨的泥沙在波浪、沿岸流或海流的影响下,还可带到很远的地方。

4.河口演变

河口演变是指在水流、波浪等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冲淤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泥沙运动来实现的。研究河口演变,主要是分析河口形态的形成、发育、演变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如河口段浅滩、深槽的冲淤变化,河口发育特点及未来的演变规律,这对于航道规划、航道整治和海滩围垦以及河口综合治理方案的制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口因受海水入侵的影响,最初大多数成浅弱谷或喇叭状海湾。在海侵结束后的海面稳定时期,河口才逐渐由陆向海发展。由于各河口上游来水来沙条件不同,海洋潮汐与潮波的强弱也有区别,因而不同的河口就有各自的发育特点和演变规律。现以长江口演变的特点来说明河口演变的一般规律。

长江口是一个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口门附近多年平均潮差为3.04m,当上游径流与口外潮差接近均值时,河口进潮总量达32.5亿m3。它的特点是:径流强大(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240亿m3,占全国入海河流总量的1/3)。输沙量很大,年输沙量为4.78亿t,咸淡水混合属于缓混合。由于来沙丰富,河口段形成三角洲,使喇叭形海湾逐渐缩小。其演变表现出的特点是,首先河口淤积,然后浅滩出现。

当潮汐较强时,在哥氏力作用下,涨潮主流偏北,落潮主流偏南。这种涨落潮路线的不一致,导致河口分汊。当浅滩出露后,形成沙洲,但位置不稳定,时常发生此冲彼淤的变化。

随着河流动力外移和海洋动力退却,北汊道逐渐衰退和淤塞,河口沙洲演变的趋势是逐渐与北岸毗连成为三角洲平原。南汊道则逐渐增强成为主要泄水输沙的河道。

在南汊河道增强过程中,其自身又再分为新的南北汊道,重复出现汊道北废南兴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口的位置向东南方向偏移。

由于各入海河口的动力状况和泥沙条件的差异,入海河口的演变相当复杂,其演变过程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服从于河口演变的一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