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极地组织与研究机构简介

中国极地组织与研究机构简介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展示了一系列最新极地科研成果,这也是我国极地科学家对世界首次正式发布研究数据成果。

中国极地组织与研究机构简介

注:按照机构名称的汉语拼音排序。

1.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新成立了北师大极地研究中心并发布最新数据成果。中心设有极地遥感气候变化、极地天文、极地生态与环境和极地心理学四个研究方向。

北师大极地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整合学校在极地科学领域的优质学术资源,创建服务于国家极地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前沿的创新性交叉科研平台。

中心设有极地遥感与气候变化、极地天文、极地生态与环境和极地心理学四个研究方向,将携手开展南北极交叉科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展示了一系列最新极地科研成果,这也是我国极地科学家对世界首次正式发布研究数据成果。

中心首次发布了2005年到2011年南极洲冰架崩解数据集,它是迄今人类对南极冰架崩解做出的最精确和细致的度量。

另一个数据成果是极地遥感无人机系统及2015年航拍获取的南极拉斯曼丘陵三维影像,“极鹰一号”小型无人机刚刚圆满完成飞行任务从中山站区返回国内,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极地区利用无人机进行遥感测绘作业,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科考人员克服极地极端恶劣环境共开展了7个架次的航拍,完整覆盖拉斯曼丘陵和达尔克冰川前缘。

2.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

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院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的同时,大连海事大学和极地“缘分”颇深。

大连海事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进程中,为引领海事教育发展、推动交通科技文化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北极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是国家重大时代命题,2010年学校便成立北极海事研究中心,后又陆续加入北极大学和北太平洋北极研究网络。学校主动依托这些研究平台开展北极通航与交通安全、资源与环境保护国际法律与政策等领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实践。

2016年,在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第四届研讨会上,大连海事大学申请成为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新成员,并成功获得该框架下2017年研讨会的主办权。2017年5月25日,由大连海事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研讨会开幕式在大连海事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学院极地问题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极地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6月,是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成员单位,并与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北极科学中心等多家国外极地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南国商学院极地问题研究中心背靠蓬勃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多语言及经济应用型教学的特色,深度探讨相关的南北极问题,着力于北欧5国与俄罗斯极地经济贸易与历史文化研究。

南国商学院极地问题研究中心网站正在建设中。

4.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http://polar.jlu.edu.cn/Home/News/index/cid/2.html)

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12月26日,致力于研究极地区域的自然现象及其与地球系统其他部分之间的交互作用。

地球的极地区域—北极和南极—由极地圈覆盖,占地面积约为84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表面积的16.5%。这些区域仍然一直保留着未开发的地方,还是尚未开启的知识宝藏。极地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极地区域钻探设备的开发;

•低温钻孔测井工具的开发以及冰盖和冰川地球物理研究;

•冰性质的研究方法。

中心团队由7名全职职工,4名兼职职工和15名研究生组成,开发了多种用于钻进、测井和冰芯处理设备试验的设施。目前主要参与了关于南极研究的四个大型项目和若干小型项目。自中心成立以来,极地中心的成员们参与了多个野外考察项目并发表了多篇文章,撰写了2本专著,取得了多项专利

5.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

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家以北冰洋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现有专职及兼职研究人员31人,其中包括校内兼职科研人员12人、国内外从事极地研究的权威学者11人、全职外国专家5人,以北极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为研究重点。中心已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史密森协会北冰洋中心、美国北大西洋生态文化协会、荷兰格罗宁根北冰洋中心、芬兰拉普兰大学北冰洋中心等10多家北冰洋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18年3月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两次国际会议,在国际北极社会科学领域中影响力日增。

中心全体研究人员将通过科研、教学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项活动为中国和世界打造一个国际性的北冰洋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内外学者、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研究、学习空间。中心的目标与使命还包括北极知识的公众推广与中国未来北冰洋科研人员的培养等。目前,中心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人类学系合作进行的联合培养博士计划已经顺利启动。

6.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http://rdcy-sf.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http://www.siis.org.cn/Research/Center/6)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1960年,是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级研究机构和知名智库。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咨询为方向,通过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的全方位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通过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研究院现有研究人员和科辅人员编制共106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占60%。我院于2006年被权威机构评为全国十大智库,2008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智库(非美国)。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下设六个研究所和六个研究中心,分别是:全球治理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台港澳研究所;美洲研究中心、亚太研究中心、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西亚非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海洋与极地研究中心。此外,该院还是上海国际战略研究会和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的机构会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编辑出版的中文刊物《国际展望》双月刊和英文刊物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季刊已经成为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论坛。

8.上海海洋大学国际海洋研究中心(http://hyxy.shou.edu.cn/international_marine/)

上海海洋大学国际海洋研究中心瞄准国际基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海洋研究院框架内,通过引智工程,柔性引进国际上一流的科学家为学术领衔,带领国内相应的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形成高起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科跨越式发展和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目前,中心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缅因大学、麻省大学、马里兰大学、夏威夷太平洋大学、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引进海洋及渔业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设立极地海洋学、海洋微波遥感、海洋生态系统量化与评估、海洋生物系统和神经科学、深渊科学等5个研究方向,分别由美国麻省大学陈长胜教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李晓峰研究员、美国缅因大学陈勇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宋佳坤教授、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方家松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通过机制创新,使中心成为国际学术合作和凝聚国际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际学术基地。

9.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http://cpos.tongji.edu.cn/)

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成立(初期名称为“同济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中心是国内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国际政治、法律、安全、社会、环境、经济以及中国极地战略和政策等进行综合性和专题性研究的学术机构。

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依托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凝聚极地研究资源,构建研究团队,提升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同时,极地研究中心还以同济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中芬中心、中西学院、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平台为支撑力量,充分利用同济大学在海洋科学研究、环境科学等理工科方面的学科优势,实现文理工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

研究方向

——国际极地组织;

——极地政治与安全;

——极地国别政策;

——极地环境、资源与社会;

——极地海洋管理制度;

——海洋安全与战略。

研究人员

同济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的学术队伍由8名专职和20多名兼职研究人员组成,中国前驻冰岛大使苏格教授担任中心顾问。研究人员的专业领域涵盖国际问题研究、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语言学、环境科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建筑学、工程学等,有助于在科研工作中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专职研究人员主要来自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和相关平台学院,其中包括3名教授(研究员)。95%以上研究人员拥有博士学位。中心研究人员的外语涵盖了英语俄语芬兰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有助于对外交流和翻译相关国家关于极地研究与极地政策的文件。兼职人员分别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防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以及上述同济大学的各个学院。另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芬兰、挪威、新西兰等国的兼职研究人员。

中心架构:理事会、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研究人员、出版物

理事会主席:周祖翼

学术委员会主任:汪品先

负责人

主任:夏立平

副主任:王传兴、潘敏、王峰

研究人员:夏立平、王传兴、潘敏、王峰、钟振明、苏平、宋黎磊、王丽琴

出版物:《极地国际问题研究通讯》(季刊)电子期刊

10.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http://pole.whu.edu.cn/cacsm/index.php)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Chinese Antarctic Center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是由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原国家测绘局联合发文批准,于1991年成立的极地测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

从首次中国南极考察开始,中心参与了我国历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先后选派10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33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3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心建立了东西南极测绘基准,测绘出覆盖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图,命名了359条中国南极地名,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国内外极地科考领域的广泛认可。

中心以武汉大学的现代大地测量学、遥感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为依托,逐步形成了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这一具有特色的交叉学科,在学术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0年成为直属学校管理的实体性科研机构以来,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进一步巩固极地测绘专业特色和传统优势基础上,积极跨学科整合资源、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极地地理信息的应用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测绘与遥感信息在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保障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现任中心主任李斐教授、名誉主任鄂栋臣教授。中心副主任王泽民教授、庞小平教授。

中心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极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极地遥感应用、极地地理信息与资源环境评价、固体地球物理与极地海洋、极地战略等。

中心拥有一支精炼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固定编制人员23人,其中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目前在读50余人。(www.xing528.com)

中心参与和完成了国家和部委的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极地重大专项、极地基础测绘、北斗重大专项等,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地球科学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SCAR)地理信息工作组的各项工作,多次在工作组会议上做中国的南极地理信息工作报告;并与挪威极地研究所、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南极中心、韩国极地研究所等国际极地研究机构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

中心拥有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建)、极地测绘遥感与全球环境变化实验室(武汉大学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共建)、中国极地考察支撑条件建设单位等创新平台。湖北省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也挂靠中心。

中心为支撑和服务国家极地科学考察、维护国家极地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1月,中心荣获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授予的“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1.厦门大学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https://scsi.xmu.edu.cn/7400/list.htm)

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XMU-COLCESS)2014年7月24日于厦门大学成立。旨在以中国东南海域为核心,广泛深入研究该海域所涉及的国际海洋法律与政策、人文历史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国际法及历史依据,为我国东南海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管理建言献策,最终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智库,同时培养硕士、博士及以上层级的高端相关专业人才。涉及学科主要包括法学、史学和理学等。

中心现拥有校内外主要专、兼职研究员逾百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闽江学者”特聘学者1名,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前首席法律事务官1名,现任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1名。

研究优势

•全国最早成立的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拥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内甚至亚洲最早成立的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机构。

•结合了全国最早的海洋历史研究团队

中心结合了由厦大李金明等教授构建的最早的、全国一流的海洋历史研究团队。

•结合了全国最早的海洋学院

中心结合了拥有90多年海洋学研究历史的全国首个海洋学院(现分为:海洋与地球科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其中还包含了国内唯一的“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本校实体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文理交叉合作关系

中心与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法学院等各实体学院建立了良好的文理交叉合作关系。

•对于东南海域的研究拥有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

中心所在的厦门市濒临我国东海与南海,面向台湾海峡。本中心的研究范围不仅涉及东海、南海问题,还包含了台湾海峡及台湾东部太平洋海域。

•拥有全国唯一的东南海疆研究数据库

创新发展

•创立亚洲第一个海洋法学术刊物,已成为大中华区协同创新的典范

中心自2005年开始,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海洋法学中英文双语刊物《中国海洋法学评论》(China Ocean Law Review)。该刊物是由厦门大学首创,后于2009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大学以及澳门大学五校共同主办,已成为大中华区协同创新的典范。

•创立南海研究信息汇集及发布平台

为加强南海信息收集,中心自2013年1月1日起每月编辑并向国内外发布中英文《南海导报》,已成为重要的南海信息收集与发布平台。同时为深化对南海周边国家的研究,中心加强与拥有较强东南亚语种专业的高校合作,跟踪东南亚各国的南海政策发展状况,并及时编辑发布《南海导报》(中英文两个版本)。

•出版海洋法系列丛书

中心联合厦门大学等出版社连续出版了厦门大学海洋法政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了11本,并签署协议加速出版该丛书。

12.中国科学院南极天文中心(http://www.ccaa.pmo.cas.cn/)

观测和理论研究表明,南极冰穹A/C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在某些方面可与空间相媲美,将为天文观测提供一个绝佳的窗口,为研究诸如太阳系起源,早期宇宙和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等重大问题提供一个新机遇,势必将引发现代天文学的一场革命。

法国与意大利最早于1975年在冰穹C建站,并逐渐开始一系列的科研工作。到2004年9月,澳大利亚天文选址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南极冰穹C选址工作的研究结果,认为南极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将光学望远镜安放在南极将比安放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效率至少提高4倍,引起了国际天文界对南极高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早在20年前,我国天文学家就开始准备在南极展开天文观测工作。我们曾经准备同美国共同实施观测计划,并且还为此专门研制成功过一台适合南极特殊天气条件的地平式40厘米望远镜。该计划曾经获得过国家基金会的专项支持。遗憾的是,由于某些原因,该计划没有完成。

2005年1月,我国南极内陆科考队在李院生队长的带领下在世界上首次登上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随后我国政府决定于十一五在冰穹A建科考站,这更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南极天文热潮,同时也为我国天文界与国际天文界合作开展南极天文观测研究开创了极好的机遇和条件,使我国在南极建设天文台成为可能。在南极设置天文观测仪器设备,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天文观测的水平,而且在目前的国际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随后两年间,中国天文学家多次召开国内、国际南极天文学会议,开始了我国南极天文学的研究与国际合作。同时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和极地研究中心接洽,正式加入2007—2009年度南极科考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熊猫计划。

为进一步整合我国在南极天文上的研究队伍,推动南极天文观测工作的开展,2006年12月25日,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在紫金山天文台正式宣告成立。该中心是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起和共建的研究机构。之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等单位陆续加盟。南极天文中心成为保障我国南极天文领域的权益,推进我国南极天文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2010年8月,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正式批复南极天文中心(筹)为院非法人研究单元,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南极天文大科学工程的核心组织力量。

13.中国海洋大学“国际极地与海洋门户”(http://www.polaroceanportal.com/)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南北极海冰面积持续缩减,引发了相关国家在极地政治、安全和开发等诸多领域的一系列反应,极地问题研究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奔向海洋,海洋权益争夺日趋激烈,与之相关的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法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一门“显学”。极地问题同海洋问题相互关联,彼此深度交织。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术力量聚焦于极地和海洋问题,产出成果日益增多,研究程度不断深入。大家认识到,需要有一个平台以利大家交流。在国内外学者们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郭培清教授发起成立了“国际极地与海洋门户”。目前阶段,国际极地与海洋门户专注于极地(北极),兼及海洋,旁及世界其他事务的研究,旨在助力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极地与海洋等领域研究的进步。

14.中国极地研究中心(http://pric.org.cn/)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原名中国极地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和保障业务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的核心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要开展极地雪冰-海洋与全球变化、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与空间天气、极地生态环境及其生命过程以及极地科学基础平台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建有极地雪冰与全球变化实验室、电离层物理实验室、极光和磁层物理实验室、极地生物分析实验室、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生化分析实验室、极地微生物菌种保藏库和船载实验室等实验分析设施;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开展南极雪冰和空间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托平台。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考察的业务中心。负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以及国内基地的运行与管理;负责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的信息中心。负责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极地信息网络、极地档案馆、极地图书馆、样品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并提供公益服务;负责出版《极地研究》中英文杂志;负责进行国际极地信息交流与合作;负责极地博物馆、极地科普馆的建设和管理。

15.中国航海学会极地航行与装备专业委员会(http://www.cinnet.cn/)

中国航海学会,英文名称:CHINA INSTITUTE OF NAVIGATION,缩写:CIN。本团体是由从事航海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航海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航海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学会宗旨是:弘扬航海文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团结和组织航海科技工作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航海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航海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6.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极地分会(http://www.caoe.org.cn/nr/cont.aspx)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英文名称为China Association of Oceanic Engineering,缩写为CAOE)是由从事海洋咨询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单位、个人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社会团体,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海洋协会。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于200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1月3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协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土资源部,业务指导和具体管理单位为国家海洋局。

2016年5月,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根据国家关于社会团体的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民政部的相关规定,协会选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和理事会成员。协会常务理事和理事主要包括地方海洋系统和海洋、交通、水利、石化、环保、渔业、矿产等系统从事海洋咨询业务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沿海、涉海的大部分中大型企业单位,会员单位近千家。

协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海洋战略及重大海洋问题研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拟定、行业标准制修订、资质认证管理与咨询服务、信息与科研交流合作、科技成果鉴定与评选、技术职称评审与院士候选人推荐以及出版学术期刊等。协会的核心工作是做好“三个服务”:一是为各涉海部门和单位研究海洋政策和协调海洋工作提供平台服务;二是为政府部门与会员单位之间加强联系促进工作提供桥梁服务;三是为加强海洋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实施行业自律提供组织服务。

协会将继续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以服务于海洋经济建设为中心,搭建涉海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高层平台,希望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共同为我国的海洋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17.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http://www.chinare.org.cn)

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网站的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1999年资助下建立的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项目编号:G99-A-02a)”的数据和信息发布平台,由中国极地研究所(中心)信息中心承担建设。2002年3月28日系统通过科技部验收,网站正式对外发布。2003年,系统加入了国家科技部建立的“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2004年,承担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项目子课题,2005—2008年,成为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总中心”)的一个特色分中心——“极地区域数据共享运行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极地区域中心”),完成平台网站建设。2009年,极地区域中心进入运行服务阶段。

极地区域中心在《南极条约》第三款第1C条(section III.1.c):"Scientific observations and results from Antarctica shall be exchanged and made freely available."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国海极字〔2010〕681号的原则框架下向为国内外科学界和社会公众提供专业研究、管理决策和科普教育所需的极地科学数据、信息、研究成果等共享服务。

200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提出的建立“国家地球系统科学共享中心”的要求,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加数据在线汇交系统、实现分布式的数据管理、平台升级与维护等功能。2006年1月本网站开始试运行。

2011年11月,极地区域中心正式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的子平台(国科发计〔2011〕572号)之一。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的要求,2013年5月本网站完成第2次改版,完善了数据检索、数据发布功能,增加了数据分析、极地科普栏目,成为“极地之门”的一个特色子门户,实现用户统一认证与权限管理,人员、队(航)次、机构和成果信息的统一集成。

建设和运行目标

本网站的建设和运行目标:成为国内权威的、内容最完整、开放度最高的极地数据共享与服务管理平台,开展极地科学数据的国内外交流与共享。

极地区域中心职责是负责本区域数据资源的整合集成与产品生产;负责本区域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保障与运行服务总中心的畅通,提供全局搜索服务。

作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区域数据共享运行服务中心,极地区域中心接受总平台分配的持续运行服务建设任务,接受“平台门户”和运行服务总中心的管理和监控。

平台特征

极地科学数据指的是在南极洲和北冰洋区域(南纬60度以南,北纬60度以北)进行多学科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观测数据和样品分析数据。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中国开展了大量的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建立了“一船四站”(雪龙号考察船和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南极昆仑站(DOME-A)、北极黄河站)的极地考察体系。

极地区域中心的数据资源整合范围以“一船四站”考察体系所获取的数据,数据资源整合的范围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与方向生产的数据为主,包括国内长期参加南北极考察的骨干单位及科研力量,包括国家海洋局、中科院、高校等单位所获取的上述地区的南北极科学考察数据。

极地区域中心的数据资源涉及极地海洋学、极地日地物理学、极地冰川学、极地资源与环境科学、极地生物与生态学、极地地理与大地测量学、极地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和极地大气科学等学科开展的科学观测获取长时间序列、多参数的常规观测数据和样品分析数据。

极地区域中心的数据资源主要来自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区域、东南极埃默里冰架、东南极格罗夫山脉、南极中山站区、南极长城站区、北冰洋白令海、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等我国重要极地考察区域。

极地区域中心的数据资源全部免费共享。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根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管理指南,结合南极考察的特点及在数据管理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严格执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统一规范极地数据的生产、存储、处理等过程。极地科考数据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考察航次前、航中、航后各个阶段的数据采集、输入、存储、发布和共享管理、应用服务等内容,期间还交叉存在设计、加工、分析等一些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