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前3000年,史前大洪水。
公元前1766—公元前1760年,黄河中游地区连续7年的大旱灾。
公元前858—公元前853年,关中地区发生连续6年的大旱灾。
公元前803—公元前780年,天下旱灾严重。
公元前625年,中原大旱,8个月没有下雨。
公元前614年,中原大旱,7个月没有下雨。
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南浚县决口,大改道。
公元前227年,关中发生雪灾,大雪平地深二尺五寸。
公元前190年,天下大旱,江河水少,稻谷绝。
公元前180年,汉水流域发生大水灾,16000余户被大水冲走。
公元前71年,夏,天下大旱。
公元前30年,关中大雨30余日,发生水灾,死亡四千余人,冲毁房屋83000余所。
11年,黄河在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北诸郡严重受灾。
27年,中原地区夏秋连旱,七月,光武帝刘秀亲自到洛阳南郊求雨。
119年,四月,江苏沛县发生风灾,大风拔树30000余株。
134年,黄河流域发生旱灾,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
137年,夏,洛阳暴雨成灾,死亡1000余人。
153年,秋,黄河决口,死者数万人。
189年,夏,中原地区连雨80余日。
193年,六月,陕西右扶风郡发生冰雹灾害,雹如斗大。
241年,正月,江南大雪,平地雪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
273年,四月辛未日,江南陨霜。
277年,八月,平原、安定、上党、泰山、河间五郡发生霜冻灾害,农作物受灾严重。
281年,天下大旱。
283年,十二月,黄河以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
293年,六月,弘农、湖城、华阴郡遭冰雹袭击,平地积雹子三尺。
296年,三月,东海郡陨霜杀桑麦。
297年,七月,陕西、甘肃陨霜伤禾。
299年,三月十八日,河南、荥阳、颍川三郡陨霜伤禾。
302年,黄河下游与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
307年,十二月,关中大雪,平地三尺。
309年,天下大旱,长江、黄河、汉水、洛水全部枯竭,行人可提鞋过河。
322年,长江流域发生冬旱,川谷并竭。
396年,六月甲寅日,风暴潮袭击浙江、江苏沿海地区,伤亡惨重。
401年,夏秋大旱,滴雨未下。
432年,春,江苏遭遇冰雹袭击,伤牛马,杀禽兽。
447年,五月,内蒙古发生雪灾,大量人畜冻死。
476年,八月庚申日,山西普遭雹灾,平地积雹子数尺,草木庄稼都被摧毁。癸丑日,河北北部遭冰雹袭击,大的雹子有方圆二尺大小,并有人员伤亡。
479年,七月,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区发生霜灾,禾豆尽死。
482年,八月,黄河大水。
500年,七月,黄河大水,平地水深一丈五尺,山东、河南民居被淹没者十之四五。
503年,六月乙巳日,山西汾州遭冰雹袭击,草木野兽尽死。7月甲申日,暴风并冰雹,起自山西汾州,经河南、山东兖州,直到江苏徐州为止,广十里,所过草木尽毁。
505年,二月癸卯日,龙卷风起于北魏柔玄镇,席卷河北北部,甲辰日,由营州入海。
516年,九月丁丑日,淮河浮山堰溃决,淮南数十万人被冲入大海丧生。
563年,二月,河北、山西大雪成灾,南北数千里平地积数尺,白昼降霜。
571年,三月,华北发生风灾,屋倒树拔,甘肃、陕西死者1000余人。
594年,关中夏秋连旱,发生饥荒,隋文帝率百官就食于洛阳。
602年,九月,黄河中游发生水灾。
612年,天下大旱,疾疫横行,死者众多。
617年,天下大旱。
621年,天下大旱,关中接连7个月滴雨未下。
651年,河北发生大水灾,5000余家遇难。
667年,温州遭遇台风袭击,溺死9070人,牛500头,损毁房屋6843所,农田4150顷。
668年,华北、江淮大旱。
695年,六月,浙江建德发生霜灾,杀草木。这是见于史书记载江南地区第一次盛夏陨霜。
721年,夏,契丹进犯营州,唐朝从关中调遣精锐部队支援,行至河南渑池,遭遇山洪,淹死10000余人。
727年,秋,黄河发生全流域性大水,人员与财产损失惨重。
785年,关中大旱,春耕无法进行,至八月,河流枯竭,井皆无水。
790年,天下大旱,关中无法进行春耕,江南、福建井水和泉水枯竭,疾病横行,死者众多。
834年,秋,滁州大水,淹没万余户。
952年,六月丁酉日,成都发生水灾,大水入城,淹死5000余人。
953年,六月,汉水发生水灾,洪水涌入襄阳城,城内水深五尺,仓库被毁,居民溺死者众多。
954年,正月,黄河决口,水势弥漫数百里,淹没人畜、民田、房屋不可计数。
1048年,黄河在河南濮阳决口。大改道。
1077年,七月己巳日,黄河在河南濮阳大决口,河南、山东、江苏受灾严重,45座县城和300000顷农田被淹。
1136年,四川全境大旱,大饥荒,死者枕藉。
1185年,冬,淮河结冰断流。浙江台州大雪,平地深一丈,冻死者甚多。
1194年,黄河在河南原阳决口,夺淮入海。
1213年,河北、陕西、山西发生大旱灾,引发饥荒,米价飞涨至每斗12000钱。
1229年,十月,温州平阳、瑞安发生水灾,溺死6800余人。
1272年,黄河在河南新乡决口,大改道,至1289年,北支断流,黄河水全部入淮河,流归黄海。
1284年,三月,山东发生霜冻灾害,桑树被冻死,蚕亦死,受灾农民达30000余家。
1308年,五月,河南新郑县发生冰雹灾害,雹子积地深一尺,农作物绝收。
1328年,陕西发生特大旱灾,引发大饥荒,人相食。
1426年,六至七月,汉水流域发生水灾,襄阳、谷城、均州、陨县沿江民居半数被淹没。
1427年,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山东、山西、陕西发生旱灾。
1433年,六月,赣江流域发生水灾,江西沿江八府严重受灾,农田被淹,人员死伤众多。
1439年,八月,苏州、常州、镇江与南京遭遇水灾,溺死百姓甚多。
1455年,天下大旱。(www.xing528.com)
1461年,七月,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内被淹死者不计其数。崇明岛、昆山、嘉定、上海遭遇特大风暴潮袭击,死亡12500余人。
1482年,夏,河南怀庆府连降暴雨三个月,毁坏城墙1180余丈,冲毁官署民居314000余间,溺死11800余人。
1510年,九月,安徽西部发生特大水灾,溺死23000余人。
1523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饿殍载道。
1537年,秋,黄河、长江流域均发生水灾,湖北、湖南受灾最重。
1568年,七月,浙江台州遭遇台风袭击,大水入城三天,溺死30000余人,淹没农田150000万亩,毁坏民居50000间。
1582年,七月,江苏南部遭遇风暴潮灾害袭击,溺死20000余人,毁坏农田100000顷。
1585年,华北大旱,河流断流,井水干涸。四月戊午日,明神宗亲自步行到京郊祈雨。
1591年,苏州、松江发特大水灾,死者数万人。
1603年,八月,泉州海水暴涨,溺死万余人。
1615年,山东春夏连旱,千里如焚。
1628年,华北大旱,赤地千里。
1637—1643年,天下连年大旱,农民起义之火燃遍华北。
1642年,九月,李自成与明朝军队战于开封城,黄河被人为决口,癸未日,黄河水淹没开封,溺死军民数十万人。
1662年,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历时长久的特大暴雨和特大洪水造成了罕见的严重水灾,被淹死的人口以十万计。
1667年,六月,香河冰雹大如碗,平地数尺深,田禾尽伤,屋瓦皆碎。
1681年,浙江、福建发生大旱灾,井泉干涸。
1715年,六月,苏州发生大水灾,洪水入城,水深六尺,民居田地尽被冲毁。
1788年,长江流域大水。中游地区受灾最重,湖北36县被淹没,江汉平原一片汪洋。
1840年,四川发生严重水灾;长江、淮河中下游、沂沭泗地区水灾;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
1845年,台湾风暴潮灾伤亡惨重,仅嘉义县就死亡2300余人。
1849年,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和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洞庭湖、鄱阳湖圩堤大多溃决,湘、鄂、赣、皖、苏、浙6省150余县受灾。
1854年,浙江台州沿海发生风暴潮灾,淹死3万余人。
1855年,黄河于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演变成今黄河下游河道,河南、山东2省20余州县被淹,菏泽以下、东阿以上诸州县尽成泽国。
1860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湖北受灾严重。
1870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均遭重灾。
1876—1879年,丁戊奇荒。
1915年,7月,广东发生水灾。广州市被淹没七天,受灾农田648万亩,灾民378万人,死亡十余万人,损失达199亿元。
1920年,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发生大旱灾,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
1921年,黄河发生全流域大水,仅山东、河南和山西三省灾民就达981万人。
1922年,9月,汕头遭受台风袭击,沿海房屋都被冲毁,死伤数万人。
1923年,四川水灾引发大饥荒,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1928—1929年,陕西大旱,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
1931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灾,农田淹没面积达973万平方千米,受灾人口5217万。长江中下游两岸,西起湖北沙市,东抵上海的沿江城市均被水淹,淮河流域、京广铁路线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一片汪洋,直接死于水灾的人口达40万,灾情十分惨重,是几百年以来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灾。
1932年,7月,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仅黑龙江省受灾农田就达2850万亩,毁坏房屋86500间。其中哈尔滨市被淹一个月之久,全市38万人口中有24万人受灾,死亡灾民2万余人,财产损失折合2亿银圆。
1933年,8月黄河决口,灾民346万人,死亡18293人,倒塌房屋168万间,淹没农田1274万亩,死亡大牲畜63936头。
1937年,安徽、陕西、山东、四川、河南、贵州、广西、宁夏、甘肃等省发生特大旱灾,灾民3000余万人,仅四川省就饿死3000余人。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河南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大泛滥,由贾鲁河注入淮河,再经运河转入长江入海。
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9年,长江、淮河、汉水、海河流域各河流发生严重决口、漫溢,灾情遍及16个省区,受灾人口4550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提出“不许饿死人”的口号,要求各地把救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做好。
1950年,华北发生旱灾,受灾人口3030万。
7月,淮河大水。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人。淮北地区受灾最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均出现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不少地区堤岸溃决,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为保护荆江大堤,保卫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被迫淹没农田4755万亩,近4000万人受灾,影响京广线通车100天,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元。
1959年,全国普遍出现旱情,华南地区的总雨量比正常年份偏少7到9成,部分地区60多天滴雨未下。
8月23日,3号台风袭击厦门,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
1960年,全国普遍发生旱灾,北方冬麦区尤为严重,黄河下游断流40多天,许多地方塘库干涸,水井断源。
1961年,河北、山东、内蒙古、新疆、江淮流域、江南等地发生大旱灾,新疆伊犁河流域小麦基本绝收。
5月23日至26日,5月29日至6月1日,6月4日至5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陕西经历了三次干热风灾害,冬小麦严重受害,大幅度减产。
1962年,华北、西北地区春夏连旱,陕北地区春播困难。
1963年,江南、华南地区发生大旱灾,湖南灾情最为严重,不少地区河溪断流,山塘、水库干涸,甚至多年未干过的泉井也断了水。
8月,海河大水,华北遭遇罕见洪涝灾害,河北地区几乎是一片泽国,洪水淹没104个县市、7294万亩耕地,冲坏水库335座,冲毁铁路822处,全长1162千米,京广线中断行车27天,天津告急。2200余万人受灾,126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
1965年,华北地区春、夏、秋三季发生特大旱灾,不少河流干涸,整个农作物的生长期都严重缺水,受灾严重,内蒙古牧区一半以上牲口饮水困难,有的四五天才能饮水一次。
1975年,8月,淮河大水。受灾面积达12000平方千米,河南省29个县市,1700万亩农田被淹,1100万人口受灾,48座水库失事,冲毁铁路102千米,京广线中断行车18天,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1981年,4月中旬长江流域发生洪灾,受灾人口2000多万,死亡1358人,淹没房屋237万间,113万人无家可归。
1985年,8月,辽河大水。造成中小河流决口4000多处,60多个县市、1200多万人口、6000多万亩农田受灾,死亡230人,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减产粮食50亿公斤。
1991年,淮河、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发生大洪水。受灾人口达1亿以上,受灾农作物2.3亿亩,死亡1200多人,倒塌房屋数百万间,直接经济损失700亿元左右。
1994年,8月21日,9417号台风在浙江瑞安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2级。由于“风、雨、潮”三碰头,加之台风在夜间登陆,登陆地点人口稠密,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直接经济损失177亿元。
1997年,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达5亿多亩,其中成灾面积达3亿亩。黄河从2月7日起,多次出现断流,至11月21日累计断流共222天,断流河段曾一度达700多千米。
1998年,6—8月,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受灾人口2.23亿,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近5万间,受灾农作物3.18亿亩,1.96亿亩成灾,5000万亩绝收,700多万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2342亿元。
2000年,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北方大部地区春夏大旱,南方部分地区也发生春旱或伏、秋旱,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亿亩,绝收面积1.2亿亩。因旱全国有天津、长春、济南等300多座县级以上城市缺水。
2001年,9个台风(含热带风暴)登陆。0103、0104号台风在5天时间内相继在广东沿海登陆,两次台风带来强降雨过程,造成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的大面积洪涝灾害,并使广西郁江发生1949年以来最大洪水,形成了2001年全国最为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过程。
2002年,全国降水量偏多,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及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沙尘天气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
2003年,全国年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33.9毫米,但降水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明显偏多,南方地区则异常偏少。淮河流域汛期、黄河中下游秋季发生严重洪涝;东北春季、南方夏秋均出现大范围干旱。全国年度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0.6℃,已连续7年高于常年,尤其南方地区气温偏高明显。
2004年,部分省区局部发生雪灾或冻害,5月,甘肃、青海、宁夏出现大范围的霜冻天气,受灾农作物面积达12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其中,甘肃全省有62个县(市区)遭灾,是近50年来受灾面积最大的一次。
2005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汛期,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年内有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台风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情重,台风灾害损失为1997年以来最严重。全国春季平均沙尘日数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
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频发。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全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999年以来最严重。
2007年,中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淮河流域夏季发生特大暴雨洪涝,北方出现罕见秋雨。江南、华南发生五十年一遇特大秋旱。
2008年,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肆虐南方。台风登陆个数多,登陆时间之早、登陆比例之高破历史纪录。黄河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凌汛。长江中上游和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上海遭受超百年一遇暴雨袭击。9月,四川地震灾区遭受暴雨及滑坡、泥石流袭击。10月,西藏出现罕见雪灾。
2009年,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时间发生率高、灾情重、范围广、影响大。进入主汛期以来,包括北京、重庆、湖北、湖南、广西、河南、安徽、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生由强对流天气导致的大范围降雨天气。
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秋冬春特大干旱。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罕见冬春持续低温,新疆北部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雪灾。重庆出现20余年来最严重风雹灾害,人员伤亡大。春季,强沙尘暴影响范围广,横扫21省(区、市)。2010年,中国气象灾害属于21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年份,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均为近10年来最多。
2011年,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为1997年以来连续第15个暖年。年降水量556.8毫米,较常年偏少9%,为1951年以来最少。华北、黄淮出现近41年来最重秋冬连旱,长江中下游出现近60年来最重冬春连旱,西南出现近60年来最重夏秋连旱。强降水造成北京等大城市发生内涝。夏季南方大部持续高温,多地高温破历史纪录。
2012年,气象灾害种类多,局地灾情重。暴雨过程多,局部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重,长江、黄河和海河等流域先后出现明显汛情。区域性、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多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11—12月北方多次大范围暴雪天气,部分地区遭受雪灾。
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53.5毫米,较常年偏多4%,暴雨、台风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比较突出,局部地区灾情重。
2014年,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偏轻,因灾造成死亡人数和受灾面积明显偏少,气象灾害属于偏轻年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与1999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第六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
2015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华南年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东北、华北和西北为次高值;四季气温均偏高。我国共出现11次大范围、持续性霾过程,11—12月我国中东部雾霾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污染程度重。
2017年,我国气候属于正常年景。汛期内全国共出现36次暴雨过程,暴雨落区重叠度高、极端性强,年内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偏重,黄河支流无定河发生超历史洪水。高温日数多,北方高温出现早、南方高温强度大。上海徐家汇最高气温达40.9℃,打破了1873年以来的历史纪录。
2018年,生成和登陆台风多、登陆位置偏北、灾损严重。低温冷冻害及雪灾频发,损失偏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