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气象灾害史话:深化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中国气象灾害史话:深化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对于神奇的自然现象和破坏性严重的气象灾害,古人则充满了恐惧,产生了许许多多愚昧的看法。可见此时人类对旱涝灾害已经有所认识。在这个阶段,人类生存与气象灾害的矛盾日益突出。抗御气象灾害,尤其是旱涝灾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生产活动。在这一阶段,人们对旱涝灾害的认识更深一步,对其的抗御也达到了新的水平。这样的生产结构对气象灾害已有一定的缓冲力。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

中国气象灾害史话:深化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人类社会的早期,人口稀少,生产能力低下,缺乏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是顺乎自然以求生存。但是,随着人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愈来愈强大,对地球表面环境系统演变的作用也愈来愈强。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土地、淡水、空气、矿产等资源,并将废料遗弃地球表层,加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使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是气象灾害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不重新认识和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和惩罚,甚至会走到自我毁灭的道路上去。

人类与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旱涝旱暑的关系,从本能地应付到自觉地认识,从毫无所知到逐渐明晰,从粗浅的零散知识到深入系统的科学,构成了气象科学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

所谓自然灾害,本来是自然界运动中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如果对于人类社会没有什么影响,就不能称其为灾害。只有当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并产生破坏性后果时,才被称为自然灾害。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其中包括对宇宙和天人关系的创造性思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古代儒家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出发,提倡“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发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总结了人们由被动适应到逐渐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大禹治水就是成功应用气象知识的典范。《中庸》中也有关于气象知识的记载: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表明了按气象规律办事,就可以万物共生、社会有序发展的道理。

在二三百万年前,原始人生活在地球上,尽管他们能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与动物的差别并不大,他们靠捕猎动物和采集现成植物果实为生,直至到农业出现之后。此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异常强大,人们只能像动物一样,被动地承受着自然灾害。由于人口少,农业尚未出现,因而旱涝灾害对人们及农业的作用不十分明显。

由于生产力极其落后,劳动工具十分简陋,当凶禽猛兽袭击时,人们往往束手待毙。当洪水涌来,人们来不及躲避,常遭灭顶之灾,还把它看作是神的意志。对于旱灾,先民只有祈求神灵保佑。因此,原始社会图腾崇拜就成了原始人消灾灭祸的一种寄托。而对于神奇的自然现象和破坏性严重的气象灾害,古人则充满了恐惧,产生了许许多多愚昧的看法。大旱时他们认为是旱魃为灾。相传旱魃是黄帝的女儿,当她出现在哪儿,哪儿就发生旱灾,在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帮助她的父亲战胜蚩尤手下的风伯、雨师二将。大涝则认为是龙王发威。

同时,尽管这一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还相当低。考古发掘成果表明,穴居的人类选择靠近河岸的岗地栖息,这样既便于取水,又可免于水患。可见此时人类对旱涝灾害已经有所认识。“临河居岗”的经验为人们承袭至今。

到约一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的农牧业得以开启,开始由渔猎采集生活过渡到以农耕牧畜为主的原始农业阶段。原始农业的早期,耕作方法和生产技术都很粗放,即所谓的“刀耕火种”农业。陶、石制盛水容器广泛应用;到仰韶文化盛期,就有了“择地而耕”,即选择不易水淹的河谷平原耕作和建筑房屋,体现了人类对旱涝灾害认识的深化。在原始农业初期,农业生产依赖于大气降水,但因人口少,土地多,对单位产量要求不高,而且耕地大部分分布在河谷平原,怕涝不怕旱,涝灾为主要灾害。

在这个阶段,人类生存与气象灾害的矛盾日益突出。抗御气象灾害,尤其是旱涝灾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生产活动。4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知道开沟渠引水和排水。到3000年前,人们在选择田亩的位置时,特别注意田亩的向阴、向阳以及水源和流向。到2700年前,人们兴修起简单的水利工程,以抗御旱涝灾害。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与旱涝灾害也有很大关系。为适应原始农业阶段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的生产结构。有些地方还因地制宜,或以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兼顾渔猎采集;或以渔猎、畜牧为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产结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www.xing528.com)

传统农业是在继承、改造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自春秋战国之交,就由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种植业的兴起,人们不断开垦土地,为了保证作物供水,开始与河、湖争地盘,遇旱时灌溉,于是水利技术得到发展。人们通过水工措施约束河道宽度,疏排湖洼积水,使地表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少,流域蓄水能力下降,旱涝灾害日复频繁。

在这一阶段,人们对旱涝灾害的认识更深一步,对其的抗御也达到了新的水平。人们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从而有效地减轻了旱涝灾害,并兼有防洪、灌溉和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传统农业盛行的是“小而全”的生产结构。为了满足需求,农民常在一小块土地上既种粮、棉、油,又饲养猪、鸡、牛,有的还杂以果树蔬菜等。这样的生产结构对气象灾害已有一定的缓冲力。

但是,发达的农耕文明并不一定持久,大规模地毁林开荒往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片肥沃的农田逐渐变成不毛的沙漠。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四五千年前灿烂的巴比伦文明,可能是由于不合理的农耕所积累的环境压力,最终减少粮食供应并破坏整个经济,从而使古代巴比伦文明的“伊甸乐园”被无情地毁灭。由于同样的原因,玛雅文明也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世界三大古文明的毁灭和中国楼兰古国的消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顾自然环境的承受力,一味地追求生产的增长,最终都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

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人类插上了进步的翅膀。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人们建立了完善的监测防灾网络,兴修水利、防洪抗旱,并不断改善居住地条件,以避免洪水破坏,对临灾地区的群众和重要财物进行转移。

但是,另一方面,在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而增强的同时,灾害并不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而是恰恰相反。由于水、土资源被强化开发,需水量猛增,缺水上升为主要矛盾。同时,由于人口数量巨大,财富密集,旱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以前任何时期所不能相比拟的。此外,旱涝灾害也被人为因素加剧了。

美国中西部,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大量的牧场被开垦为麦田,结果导致在1933—1938年间,美国连年干旱,雨量比常年减少25%,草原土地受风蚀,发生了灾难性的“黑风暴”事件。在50年代,苏联有的地方大量开垦草原,引起了气候干旱和沙尘暴

中国1991年和1998年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为因素加剧了这两次涝灾。长期以来人们在丘陵山区盲目毁林开荒,使水土流失面积急剧扩大,导致河流输沙量增多,使水库、湖泊淤积,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此外,城市防洪除涝标准低、工程隐患多、带病运行;人为破坏水利工程;平原洪水出路不足;围湖造田、缩小水域等都是加剧、加重洪涝灾害的重要人为因素。

在1988年以前的20年间,全球约有300万人因气象原因引起的灾害而被夺去生命,8亿人遇受不同程度损失,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30亿美元。1988年,300多位科学家在加拿大多伦多集会,呼吁世界各国采取行动保护大气层,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并号召研究自然灾害规律,发动有关交叉学科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卫星等探测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进一步应用,大大推动了灾害气象学的研究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