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龙王庙文化及其在治水中的作用

中国龙王庙文化及其在治水中的作用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龙王治水是中国民间普遍的信仰,官府也予以认可。有了官府的支持,几千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专门供奉龙王的庙宇几乎与城隍庙、土地庙同样普遍。旧时,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或六月十三龙王生日这天,刘公岛内外的渔民纷纷进香跪拜,祈求龙王保佑海上平安。在塞决及筑堤取得显著成效后,雍正皇帝又下诏大兴土木,命令治河大臣在武陟修建一座龙王庙,祭祀龙王,并祈求河神的保佑。

中国龙王庙文化及其在治水中的作用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而龙王治水是中国民间普遍的信仰,官府也予以认可。全国各地专门供奉龙王的庙宇几乎与城隍庙、土地庙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国家,降雨量是否适中对于农业收成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农民靠天吃饭,在自己无力影响降雨的情况下,只好请求神灵帮忙了。

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崇拜一种动物,如将牛、马、虎、鹿、蛇等其中一种,作为本氏族的标志,这就是所谓的图腾。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实际上,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的。汉代学者王充曾指出,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目如兔,腹似蛇,鳞似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这证明古时中原部落联盟的出现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挤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

传说:龙,能大能小,能隐能升,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专司雨水及江河湖海。于是,人们把龙当作掌管雨水的水神进行崇拜。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本土有龙,但没有龙王,龙王名号的出现与佛经的传入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佛经的广泛传布、中国人崇龙和尊王心理的交融互渗,共同导致了龙王在中华大地上的兴盛。龙王受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和接纳。于是,华夏大地大凡有水的地方,都有了管理雨水的龙王崇拜和大大小小的龙王庙,向龙王祈祷的习俗也随之产生,而且流传很广,传承至今。

至少从唐朝开始,封建官府也认可了龙王管理雨水的说法。唐玄宗就曾下诏设立龙王祠,设坛官致祭,规定以祭雨师的礼仪祭祀龙王。宋太祖沿用了唐朝祭五龙的制度,到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皇帝又下诏天下五龙都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官府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命令河道总督按照时节致祭。有了官府的支持,几千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专门供奉龙王的庙宇几乎与城隍庙、土地庙同样普遍。

建筑结构上讲,山东威海卫刘公岛的龙王庙建筑比较有代表性。它建于清代,占地近3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美观大方,有前后殿,东西厢房,均为举架木砖结构,正殿中间塑有龙王像,神气活现,左右站列龟丞相和巡海夜叉。两边墙壁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壁画,形象逼真。东厢房陈列两块石碑,分别题刻“柔远安迩”和“治军爱民”碑文,均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刘公岛绅商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张文宣所立。

旧时,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或六月十三龙王生日这天,刘公岛内外的渔民纷纷进香跪拜,祈求龙王保佑海上平安。甲午海战前,凡过往船只要在岛上停靠,皆来此拈香祈福,北洋海军也信奉龙王,一时香火旺盛。丁汝昌自杀殉国后,其灵柩曾厝置此处。后来岛上居民在庙内设其牌位,四时祭祀,所以此处龙王庙又名丁公祠。

黄河上最大的龙王庙在河南省武陟县城东南13千米处的二铺营乡杨庄村南,距黄河3千米,名嘉应观,俗名庙宫,为清朝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而修建。据记载,雍正皇帝即位前,黄河在河南武陟等地多次决口。刚刚亲政的雍正皇帝几次发布谕旨,直接从户部下拨治河经费,塞决筑堤,整顿河弊。在塞决及筑堤取得显著成效后,雍正皇帝又下诏大兴土木,命令治河大臣在武陟修建一座龙王庙,祭祀龙王,并祈求河神的保佑。嘉应观花了4年时间才建成完毕,共耗费白银288万两。建成以后,占地2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建筑精致,各种殿宇沿中轴线进深排列,是豫北少有的清代宫式建筑群。

从先秦以来,每当旱情发生,州县长官就要沐浴斋戒,亲自到本地的龙王庙去烧香上供,一天两天,十天半月,不到下雨不能停止。如果全国都发生旱情,皇帝也要参加祈雨仪式。

舞龙祈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有时,单靠哀求还不行,还要诱使龙王发威:把一个纸扎的大老虎放在龙王庙前或积水潭前舞弄。龙王还是不肯“发威”的话,有时还会采取把龙王塑像拖到烈日下暴晒,或捆扎起来沉入深潭的极端措施。在祭祀龙王的同时,还要把制造旱灾的元凶“旱魃”揪出来示众。传说旱魃是一个身长二三尺,终日裸体,眼睛长在头顶上,行走如风的神怪,所到之处,赤地千里。人们把旱魃的像拷打之后再扔到粪坑里去,据说旱魃遇到粪坑猪圈之类的污秽之地就会死亡,旱灾也就随之消失了。

汉代以后,祈雨的仪式复杂化了。这是因为佛教渐次传入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初具规模。这两种宗教在中国立足后,其从业者便成了祈雨活动,特别是民间祈雨活动中的主要组织者。但是,传统的以龙祈雨的方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佛、道的祈雨逐渐结合。朝廷国家祈雨大典中,还主要是通过敬天——求天神降雨,巫术的成分减少,甚至不再使用巫觋,但以土龙招雨的做法还很常见。隋代设有祈雨的祭坛,当第一次祈雨后不见灵验时,皇帝则下令禁屠、迁走集市,官员不得打伞用扇,让居民造土龙,皇帝自己还要穿素衣,不坐正殿或干脆露天办公,并减少御膳的数量,撤掉乐队。(www.xing528.com)

唐代除了传统的祈雨仪式外,还出现了画龙祈雨的新花样。唐代民间的祈雨近乎于直接向龙祈求,并保留了巫术的某些形态。巫术是人类征服自然或克服现实困难的虚幻手段,也是人类早期的思维方式之体现。在人类早期的文化中,巫术被广泛地运用着,它是人们在蒙昧阶段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认识形式和实用手段。同时,巫术又不仅仅是远古人类生存的手段,它还是初民们理论化了的生存经验,并上升为一种信仰。唐代江南地区的先民们在与自然斗争中,创造了许多巫术。其中,厌胜巫术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巫术,是指强力镇压、逼迫、排除某种东西,使之屈服而取胜。人们认为天旱不雨是因为懒龙失职所致,需要以龙潭为中心,做些让龙讨厌、害怕的事情让它发怒、飞腾,带来雨水。杜光庭《录异记》记载:“新康县西百二十里有清潭,在漳浦,溪源极深,常有白龙藏此中。天旱,令人取猪羊粪掷潭中,即有洪雨大水。”[14]这就是一种将秽物投向龙潭,使龙兴云布雨以洁净自己巢穴的厌胜巫术。

祭龙求雨是指以祭品等形式取悦于龙神,求其降雨。唐玄宗即位以后,在其居藩时的府第兴庆宫内建筑兴庆池和五龙祠,专门祭祀五方龙求雨,五龙祠还成为中唐以后皇帝亲自求雨的场所。开元十八年(730年)十二月,还制定了祭仪,规定以后每年二月祭祀,“有司筮日,池旁设坛,官致斋,设籩豆,如祭雨师之仪,以龙致雨也。”[15]天宝十年(751年)正月二十三日,唐玄宗又“封东海(龙王)为广德王,南海(龙王)为广利王,西海(龙王)为广润王,北海(龙王)为广泽王”[16]

此后,祭龙求雨的风俗逐渐在全国推广开去,在江南地区也较为兴盛。如长庆年间,白居易杭州刺史,遭遇大旱,祭龙求雨,撰祷文曰:“为黑龙唯龙,其色元,其位坎,其神壬癸,与水通灵。日者历祷四方,寂然无应,今故虔诚洁意,致命于黑龙。龙无水,顾何依?神无灵,将恐竭。泽能救物,我实有望于龙。物不自神,龙岂无求于我。若三日之内,雨一滂沛,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17]

又如《全唐文》卷130收录钱谬《建广润龙王庙碑》,文曰:“盖闻四灵表瑞,则龙神功济于生民;百谷熟成,则水旱事关于阴骘。而况浙阳重镇,自古吴都,襟带溪湖,接连江海,赋舆甚广,田亩至多,须资灌溉之功,用奏耕桑之业……予遂与钱塘龙君,一时建立庙堂,同表奏闻,乞加懿号。果蒙天泽,并降徽章。”反映了中唐以后江南人民对龙神的信仰和赞颂。

宋代民间祈雨也用此法,不过略有不同,求雨时各街巷以大瓮装满水,上插杨柳枝,将活蜥蜴放入水中,也有青衣小儿环绕而歌。宋代还有一种龙虎祈雨法,用长绳系一虎头骨,投入据称是有龙的水潭之中,使人不断牵动长绳,虎头骨就在水中摇摆不定,于是就会有云起潭中,随之雨降。这种祈雨仪式取的是龙虎相斗之意,引龙出渊,从而降雨。唐宋后,国家的祈雨仪式上常有最高统治者参加。

当阴雨连绵,水灾发生时,州县长官也要沐浴斋戒,到龙王庙、城隍庙、土地庙去烧香上供,祈祷上天放晴停雨。明清时的人普遍相信至诚通天,州县长官也是上天星宿下凡,如能虔诚祈祷,必定能感动上天。明清笔记、小说中此类故事不胜枚举。

州县长官祈祷求雨求晴的文章很多,几乎成了一种专门的文体。这种祈祷的文章大多都是先向神灵歌颂一番,然后指责威胁一下,最后再开出一个期限,请神灵显灵。

清人王韬在《凇隐漫录》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浙江宁波府的堇县发生旱灾,新任知县周镐连续斋戒一个多月,每天顶着烈日祷告众神如社稷、城隍、龙王,等等,可是一圈祈祷下来,就是不见成效。于是,周镐决心到据说是龙王府第的天井山去求雨,他步行爬山,不带随从,并亲笔写了一篇祈雨文。开篇为“谨告龙神座下”,文章称颂龙王“兴云降雨,有功于百姓,所以老百姓也祭祀龙王,向龙王祈祷。现在本地大旱,连河水都枯竭了,鱼虾尽死,禾苗干枯,老百姓无以为生。龙王是水族之长而自绝其种,忍乎不忍?龙王本有行云布雨的职责而不顾百姓民生,安乎不安?”于是请求龙王在三日之内,“大沛霖雨”,“俾万民活命而鳞甲之属亦得以保全,不胜感切呼吁之至。谨告”。他亲手焚化了这道祈雨文,又从水潭中取了一坛净水,捧着回城,才走了几里路,果然阴云密布,狂风怒吼,接着大雨如注。

总的说来,中国的先民们对龙王爷的态度就像对其他神祇的态度,实用而不虔诚。神灵只是某种具体而实用的需要,人可以信仰但无须为之献身,更不必与之同舟共济。崇拜者与神灵之间并无单独的心灵交流和依赖,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不定性和功利性的,洪水旱灾时拜得多,风调雨顺时想得少。

而龙王爷也被赋予了人性。他不仅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也有凡人一样的衣食住行和七情六欲,既超凡脱俗又入世随俗。奉献的贡品、优雅的颂词、虔诚的还愿是龙王爷为人排忧解难的收获。这种交换原则显然是套用了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规范。人们普遍认为,人神是相互转化的,顺应民意的神祇,就是灵验的真神;而不为民兴利除害的神祇,与现实中的贪官一样可恶。两湖一带民间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遂人愿。四川铜梁一带的传说也异曲同工:东海龙王患腰痛病,变成一个老头上岸求医。大夫通过把脉知其非人,便让其恢复原形,并从其腰间捉出一条蜈蚣。龙王病愈后,以泄露天机为谢,言人们只要照它的样子造一条龙四处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时,五谷丰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