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堪称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灾后,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先后上马了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1999年至2013年,全国共实施前一轮退耕还林任务4.4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含县级单位),4100万农户直接受益,中央对前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4449亿元,在政策补助上开创了大范围直补农民的先例。
党的十八大以后,为加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做出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决定。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989.49万亩,其中还林5486.88万亩,还草502.61万亩,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央已投入687.6亿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6年来,工程实施规模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时的424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近8000万亩,工程实施省份由2014年的14个省(区、市)扩大到目前的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7年起,退耕还草的补助标准由800元/亩提高到1000元/亩;退耕还林种苗造林费补助由每亩300元提高到400元,使新一轮退耕还林总的补助标准达到每亩1600元。
自1999年启动实施两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其中,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占人工林面积11.8亿亩的42.5%;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占人工草地面积2.25亿亩的2.2%。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
“以前走很远都看不到一棵树,只要下雨,泥巴就哗哗向坡下流。在沟底打坝,一场大雨就能淤出一大片地。现在打个坝几个月都淤不了一小块地。”[5]回忆起40年来打坝淤地的经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镇肥家山村的66岁村民郝国军不禁感慨万千。
据统计,陕西延安自1999年以来累计退耕还林1077万亩,植被覆盖率从退耕前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绿色边界向北推移400多千米,土壤侵蚀由每年每平方千米9000吨降为1077吨。延安地区年入黄泥沙由2.58亿吨降到0.31亿吨,降幅达88%。过去水土流失一向严重的黄土高原,如今成为全球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www.xing528.com)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岩溶地区,贵州省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
幸运的是,国家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贵州省石漠化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扭转。监测数据显示,贵州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对近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国土绿化进程显著加快,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4个多百分点,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了重大贡献。到2016年,全国退耕还林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38万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2.7倍。
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全国3200万退耕农户从政策补助中户均直接受益9800多元,比较稳定地解决了退耕农户的温饱问题,而且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为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在四川省丘陵、盆地周围地区,有400多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得以转移,外出务工年创收217亿元。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不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后,各地退耕还经济林的热情高涨,仅2016年全国退耕还经济林就达到818万亩,占年度总任务的61%,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2016年至2018年,全国共安排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有关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946.6万亩,占3年退耕还林总任务的近四分之三。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地退出来,种上树和草,既能从源头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固碳增汇,也能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