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学者魏岘写作了一部《四明它山水利备览》,系统阐述了保持水土及改善生产条件的科学原理。清末,梅曾亮所著《书棚民事》中描述了山地毁林开荒之害,较详尽地阐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这些记载都表明中国人很早对于森林的防护功能、保护森林同生产之间的关系就有着明确的认识。不过,虽然有一些封建王朝颁布过鼓励植树、封山育林的政策,但从未出现过全国性的修建防护林的大工程。
1843年,俄国科学家B.B.道库查耶夫和P.A.柯斯特切夫针对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干旱、风灾和土壤侵蚀,在俄国欧洲部分的卡明草原营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草原农田防护林试验站,开始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防护林建设事业。由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分组成的森林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中枢。森林对环境能产生多种有益的影响,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善河川水文状况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平衡等。防护林就是人们运用森林的这些功能来改造自然、缓解和抗击气象灾害的尝试。一百多年以来,全球营建具有国家规模的防护林工程有:美国大平原各州林业计划,也称作“罗斯福工程”(1935—1942年);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1949—1965年);日本的治山治水防护林工程(1954—1963年,1964—1973年,1974—1983年);北非“绿色坝”跨国防护林工程(1970—1986年)等。这些工程基本按计划建成,为保障工程庇护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显示了其深远的影响,并且积累了丰富的防护林工程建设经验。(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的“绿化祖国”的号召。从1950年起,中国就开始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开展防护林建设,同时,在河北西部一些河流的两岸,河南东部的黄河故道,陕西北部榆林沙荒,和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沙地以及新疆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已建成的防护林对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起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等国家级防护林建设工程。这些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就其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取得的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乃至推动全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事业的影响而言是举世瞩目的,充分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智慧,也为防治气象灾害提供了坚实的屏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