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在辽阔的中国大地,甚至在全世界,都在传颂着一个新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这就是河南省林州人民奋战了十个春秋建成的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有关红旗渠的故事,漫长、悲壮而又感天动地。
林州,古称林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国土总面积为2046平方千米。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由安阳市代管。林州市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8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最高处是四方垴(海拔1632米)。这里属于华北地震带,境内断层较多,大多属于正断层。最大的断层位于林州盆地的西部并延长到北部,长35千米,断层面倾向东,倾角50~80度,垂直断距1000米。此外还有4处较大的断层和众多小断层。林州大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致使地表水极易散失。在有隔水层的地方,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相当困难。在太行山东麓,地表被强烈侵蚀,多陡崖、峡谷,造成了太行山与林州地面的巨大高差,形成了太行山悬崖峭壁的雄伟画卷。
自古以来,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林县就属于干旱山区,旱灾在这片土地上肆虐了几千年。水,一直是林县人的心头之痛,群山林立,沟壑纵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粮食产量很低。由于严重缺水,林县的许多村庄连一眼吃水井都没有。有的村庄虽然有吃水井,但是井深水浅,取水非常困难。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缺水到什么程度?根据当地老乡回忆,“刷碗水、刷锅水,刷完以后,早晨刷了放着,等到澄清以后,把这个水倒出来,那稠一点的有牲口就让牲口喝了,不那么稠的就处理了,中午再洗。中午洗了,然后再把它澄清,把清水倒出来,晚上再用。这么倒腾着,把这个水用完了,这就完了”[2]。
据林县县志记载: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的514年中,林州曾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达30次,小一点的旱灾难以计数。旱魔肆虐的时候,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实际上,林县境内河流并不少,淅河、淇河、洹河、露水河都发源于西部太行山区,但是这些河流大多流径短促,集水面积小,河床纵坡大,而且都是季节性河流。冬春无水,汛期则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因此,只要在当地修筑水利设施,就既能够避免洪涝灾害,又能够留存宝贵的水资源,战胜旱魔。但要在密布大小断层的山区兴修水利工程,谈何容易。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开支,超级艰难的施工条件,让人们只能望山兴叹。(www.xing528.com)
明朝万历年间,知县谢思聪在林县西部山区主持修筑洪山渠,历时四年,洪山渠建成。洪山渠长9千米,可供沿途十余个村庄浇灌土地和人畜饮用。后来为了纪念谢知县,林县人建谢公祠,并改洪山渠为谢公渠。
1943年,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将军率部驻扎林县,为了缓解当时的旱情,他发动群众引淅河之水上山浇地,历时数月,筑成了一条爱民渠。这条水渠全长3.5千米,渠宽1米,深1米,流量大约为0.7立方米/秒。
谢公渠、爱民渠对缓解林县水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们都只能覆盖比较狭小的区域,总体上来说,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林县的缺水问题。据档案资料记载,在“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就有307个村人畜饮用水发生困难。“其中到5千米以内的地方取水的有181个村,到10千米以内的地方取水的有114个村,到20千米以内的地方取水的有2个村。全县每年因担水误工达480万人,占农业总投工30%多。换句话说,每年要把近4个月的时间花在那远而又远的取水途中。”[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