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泾灌溉:千年造福,中国气象灾害史话

引泾灌溉:千年造福,中国气象灾害史话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干渠建在渭北平原的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整个灌区都能自流引水灌溉,显示出了高超的测量和设计水平。郑国渠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引泾灌溉,急若燃眉。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引泾灌溉:千年造福,中国气象灾害史话

郑国渠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完成共用了10年时间。

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自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的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由于干渠建在渭北平原的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整个灌区都能自流引水灌溉,显示出了高超的测量和设计水平。另外,渠道输引的是含沙量很高的泾水,正如当时歌谣所唱“泾水一石(一石等于10斗容积),其泥数斗”,长距离输送高含沙水流的技术问题也得到了完满解决。

关于郑国渠,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他流传千古的著作《史记》中这样写道:“郑国渠修好以后,引水浇灌着大片原先不长庄稼盐碱地四万余顷(约合280万亩),每亩地都能收获十斗粮食。于是关中平原成为沃野,再也没有饥荒,秦国凭借这条水渠,更加富强,于是迅速地吞并诸侯,统一天下。”秦国不计前嫌,当时就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一直影响到中国最为强盛的汉唐王朝,因为郑国渠的滋润灌溉,关中平原富饶的物产供养着京师长安的百万人口,呈现出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岁月沧桑中,郑国渠逐渐被废弃了,但它一直吸引着人们探寻的目光。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残高6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www.xing528.com)

郑国渠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为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新老渠系得到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项目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工程和方田38.7万亩。主要项目有:渠首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总干渠险工段整治与石渠坡脚砌护,南干渠改善,干、支、斗渠衬砌与翻修,重点建筑物加固改造,排水干沟整修以及通信线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资1571万元,建成渠、井、电、路、树相配套的方田面积41.8万亩,至1993年完成项目任务,1995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区共有干渠5条,长80.42千米,已衬砌67千米,支渠20条,长297.49千米,已衬砌78千米;斗渠527条,长1206千米,已衬砌630千米;配套机井1.4万眼;抽水站22处,装机1824千瓦;设施、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134.04万亩(其中抽水灌溉面积37.2万亩)和125.99万亩。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