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年,潘季驯第四次出任河道总理,这时,他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了。但他仍沐风雨,裹霜露,亲自在工地领导施工,全面整治了郑州以下黄河两岸的提防,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堤防修守方案。1590年,凝聚着多年治水经验的著作《河防一览》也问世了,为治黄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河防一览》一共14卷,约28万字。卷一是皇帝的玺书和黄河图说,反映了当时治河的历史背景,黄、淮、运三河的总形势和工程总体布置。皇帝敕令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委任潘季驯治河的敕令,共五道,其中嘉靖四十四年一道,隆庆四年一道,万历六年、八年和十六年各一道。图说包括《祖陵图说》3幅、《皇陵图说》3幅、《两河全图》89幅,单看数量,已是规模宏大,且绘图之仔细、具体,也非其他史料所能比,充分呈现了潘季驯治河生涯中黄河的每次泛滥之处,对黄河每一处决口的堵塞,对每一个堤岸的修筑等盛大景象,弥补了其他史料中黄河水利图的不足,实际上就是潘季驯四次治河的工程图。
《河防一览》图采用传统的绘图方法,各种符号代表不同的对象。黄河决溢的时间、地点以及堤坝修筑情况、河防险要处都用文字标注出来,其绘图之仔细、具体也是后代绘河图的典范。
卷二《河议辩惑》集中阐述了潘季驯“以河治河,以水治沙”的治河主张,主要通过一问一答、解疑答惑的形式,在批驳当时一些错误治河观的同时,阐释了自己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等治河思想,层层推理,步步深入,令人信服。
卷三《河防险要》分淮北、淮南、山东、河南和山东五个地段,分别概括了黄、淮、运各处险要的部分,以及应当采取的治理措施。
卷四《修守事宜》系统规定了防决的具体措施,如何筑堤、塞决、筑修水坝、护根乾埽、造滚水石坝、建措施要求石闸、建涵洞、裁柳护堤、裁茭苇草子护堤等。正所谓“立法易而守法难”,潘季驯第四次治河时以修守河防为第一要务,非常重视堤防的修守。
卷五《河源河决考》分为“河源考”与“历代河决考”两部分,“河源考”介绍了夏书、西汉书以及元史等历史文献中关于黄河发源地的记载,“历代河决考”按照周、汉、唐、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元、国朝(即明朝)的朝代更替先后顺序,记载了历史上黄河的决口情况。《河源河决考》资料丰富,线索清晰,是研究河道演变的重要资料。(www.xing528.com)
卷六收集了一些宋、元、明代有关治河的议论。
卷七至卷十二是从潘季驯200多道治河奏疏中挑选出来的精粹41道,是他4次主持治河过程中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的原始记录,概括了他治河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经验,又是《河议辩惑》中所提出的各种观点的详细注释。
卷十三、卷十四则是潘季驯为阐明自己的观点、批驳反对派的意见而引证的古人以及同时代人的著述、奏疏、明记、碑文等。
《河防一览》既较全面地继承了前人治河的主要成果,又系统地总结了潘季驯长期治河的实践经验。它是“束水攻沙论”的主要代表著作,又是16世纪中国河工水平、水利科学技术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其问世后的300多年中,对治河方针和河工实践一直起着指导性作用。
1592年,一场淮河水灾淹没了泗州城,危及凤阳皇陵的安全,再加上潘季驯是已故首辅学士张居正提拔起来的,明神宗万历皇帝大怒,将潘季驯削职为民。1595年,这位治黄的功臣在孤寂中病死于浙江乌程老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