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加很快,据公元2年西汉政府统计,全国在籍人口多达5959万。在黄河下游因农田、城镇与水争地,河宽比战国时缩小5~10倍,使洪水位抬升,增大了水患发生的频率,也增大了水患造成的灾害损失。
西汉末年,黄河又一次发生大决口,洪水泛滥横流几千里,河道大幅度向南摆动,造成黄河、济水、汴渠各支派乱流的局面,其中兖州(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豫州(今河南东部、南部,安徽西北部)受害尤重。后来,黄河以南漂没的范围竟达数十县之多。航道淤塞,漕运中止,田园庐舍皆被吞没。由于当时政治动乱,黄河决口达六十年未能堵塞。
东汉前期出了一位治河专家王景,他使黄河顺轨,并与汴河分流不悖。王景治河一直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据说从此黄河出现了相对安流八百年无大患的奇迹。这在黄河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王景,字仲通,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大约在光武帝后期或明帝初期(58年前后)任司空属官。大约在69年,明帝听说王景在水利方面很有研究,随即派人把王景召来,王景慷慨陈词,献上治河方略,明帝遂命他全权主持治水事宜。当年四月,王景就率领数十万兵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
王景认识到,黄河泛滥加剧的原因,是下游河道由于常年泥沙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河水高出堤外平地,洪水一来,便造成堤决漫溢。于是,王景别出心裁,选择一条比较合理的引水入海的路线,并在两岸新筑和培修了长达一千余里的黄河大堤。这条新的入海路线比原河道缩短了距离,河床比降加大了很多,因而河水流速和输沙能力相应提高,河床淤积速度大大减缓。特别是这条新河线改变了地上悬河的状况,使黄河主流低于地平面,从而减少了溃决的可能性。这次修筑大堤,固定了黄河第二次大改道后的新河床,是东汉以后黄河能够得到长期安流的主要措施之一。
其次是治理汴渠。汴渠,联系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是东汉以后中原与东南地区漕运的骨干水道。经过认真反复测算地势后,王景为汴渠规划了一条“河、汴分流”的新渠线,即从渠首开始,河、汴并行前进,然后主流行北济河故道,至长寿津转入黄河故道,以下又与黄河相分并行,直至注入大海。在济河故道另分一部分水渠,专供漕运之用。
为了实现这个规划,取水口位置是个关键问题。如果位置选择不当,使黄河北迁,则取不来水;使黄河南徙,渠口被淹,河、汴混流,汴渠又会淤塞。王景吸取历史上的教训,在汴渠引黄段的百里范围内,约隔十里开凿一个引水口,实行多水口引水,并在每个水口修起闸门,人工控制水量,交替引河水入汴。渠水小了,多开几个水门;渠水大了,关上几个水门,从而解决了在多泥沙善迁徙河流上的引水问题。这是王景在水利技术上的又一大创造。当时,荥阳以下黄河还有许多支流,如濮水、济水、汴水和蒗汤河等。王景将这些支流互相沟通,在黄河引水口与各支流相通处,同样设立水门。这样洪水来了,支流就起分流、分沙作用,以削减洪峰。分洪后,黄河主流虽然减少了挟沙能力,但支流却分走了大量泥沙,从总体上看,还是减缓了河床的淤积速度。这是促使黄河长期安流的另一重要措施。(www.xing528.com)
王景治河的工程量是浩大的。黄河千余里,汴渠七八百里,合计约二千里的筑堤、疏浚工程,投资百亿钱。而施工期于次年四月结束,总共花了一年时间。数十年的黄河水灾得到平息,定陶以北大面积土地恢复耕种,农业生产开始恢复起来。
公元70年夏天,汉明帝决定亲自乘船沿河巡视,并叫王景陪同前往。明帝看着两岸整齐坚固的堤防,水上往来如梭的舟楫,对王景等人的功绩赞不绝口,下旨给王景属下治河官吏每人升官一级,特别给王景连升三级,封为侍御史和河堤谒者。后来,王景被派去担任徐州刺史,接着赴庐州担任太守。到了庐州后,王景发现很多田地都是荒芜的,没有人来耕种,打听之下才知道当地的百姓一直没有用牛耕田的习惯,开垦土地的效率不高,而且能劳动的人数量有限,由此造成粮食产量不高,很多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王景决心帮助农民改进农业设施,他组织百姓对那些破旧的设施进行修复,还制定了相应的农业管理制度;鼓励农民多开垦田地,还把养蚕的技术传给了他们。在王景的带领下,庐州百姓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
王景治河的成效是卓见的。从东汉末年王景这次治河到唐代末年的八百年中,黄河决溢仅有40个年份,且都不大,主流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到五代时期,军阀混战,河患才又逐渐多了起来,直至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大改道。
王景治河,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八百年。史书上对王景治河充满了赞扬之辞:“王景治河,千载无患”。但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植被说”,认为黄河“相对安流”时期是由于黄河中游的植被得到恢复,黄河的泥沙减少,因而河患也随之减少。
王景治河虽然很有成绩,但绝不是千年无患;植被的变化固然会影响水土的流失,但黄土高原的形成是地质时期的事情,远在人类出现以前,即便两岸没有水土流失,河体本身的下切冲刷也会带走巨量泥沙。王景治河是利用了黄河在几十年自流中冲出的一条地势较低、较为顺直的新槽,再以堤防约拦大水,因而使河道稳定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出现了我国北方持续几百年的战乱,使黄河堤防遭到严重破坏,残缺不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堤防不可能得到整修,黄河水又四处漫流。但是当时黄河下游两岸湖泊多,支流多,它们与黄河干流息息相通。每遇黄河大水,两岸的支流、湖泊便成为黄河分洪、蓄洪、滞洪的路径和场所,八方联成一气,无所谓堤防决口,也就无所谓河患,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只有“大水”的记载而无“决溢”记载的道理。
由于黄河下游支流和湖泊的分流蓄洪作用,黄河的巨量泥沙也被分散到各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湖泊和支河也逐渐被黄河泥沙淤塞填平而失去作用。隋唐以后,消除了战乱割据状态,黄河堤防重新得到系统的整治,黄河的泥沙又只能堆积在两道堤防之间,使河槽逐渐抬高。于是,到五代时期,黄河决口又频繁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