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非常富饶的邺城曾因为漳水泛滥而一度凋敝不堪,魏王便派西门豹治理邺城。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西门豹以民生为先,到任邺令后会见邺县的有识之士,询问民生疾苦。人们告诉他,这都是因为每年为“河伯娶妇”造成的。原来邺地的三老、廷掾等地方官吏,非但不治理河患,反而与巫婆勾结,把漳河泛滥说成是河伯显灵。谎称只要每年挑选美女,送给河伯做妻,便可避免水患。于是,他们便以为“河伯娶妇”的名义横征暴敛。每年搜刮民财数百万,只用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其余私分。到了为河伯娶妇的日子,巫祝们便把选中的美女,化妆一番,然后强行抛入汹涌的河中,惨不忍睹。多年来,邺地的百姓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下,贫困交加。人们纷纷逃亡外乡,流离失所,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西门豹知道了百姓贫苦的原因,便决心铲除这一恶俗,改变邺地的贫穷面貌。他亲自参加一年一度为河伯娶妇的仪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害人的女巫扔进漳水。
仪式一开始,西门豹当着众百姓的面,大声对三老和巫婆说道:“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12]意思是说,这次选的姑娘不漂亮,劳驾巫婆到河伯那里走一趟,告诉河伯,等找到更美的姑娘,过两天再送去。说罢,西门豹命人将老巫婆扔进河里。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巫婆这么久还不回来,让巫婆的徒弟再去催一下,又把三个徒弟扔到河里。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老巫婆和她们徒弟都是女的,不会办事,让三老亲自下河跑一趟。于是,又把三老扔进河中。
等了很久,西门豹说,他们都不会办事,只好请廷掾与豪长下河催问。这帮贪官个个惊恐万状,纷纷跪倒叩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提为河伯娶妇的事了。(www.xing528.com)
西门豹为根治漳河水患,便组织民众兴修水利,修成水渠12条,引漳河水灌溉农田。在开凿河渠时,当地老百姓觉得这件事情很劳苦,又看不到眼前的好处,都不愿意干活。西门豹说:“现在父老子弟虽然以为我给他们带来辛苦,但是百年以后,希望让父老子弟们再想想我所说的话。”诚如斯言。《史记》记载:“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鄴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鄴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13]
在西门豹的治理下,邺城逐渐富裕兴盛起来。西门豹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对魏文侯身边的近臣很简慢。魏文侯身边的人就联合起来,说西门豹的坏话,胡说什么邺城官仓无存粮,钱库无金银,军队缺少装备,西门豹把邺县治得一塌糊涂。魏文侯听信了这些谗言,到邺城视察,就这些罪名责问西门豹,并说若回答不出理由,就要治他的罪。西门豹郑重地说:“王者使人民富裕,霸者使军队强盛,亡国之君使国库充盈。邺县官仓无粮,因为粮食积储在人民手中;金库无银,因为银钱都在人民衣兜里;武库无兵器,因为邺县人人皆兵,武器都在人民手中。大王若不信,让我上楼击鼓,看看邺县钱粮兵器如何?”于是,西门豹上楼击鼓。第一阵鼓声之后,邺县百姓披盔带甲,手执兵器,迅速集合到楼下;第二阵鼓声之后,另一批百姓用车装着粮草集合到楼下。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魏文侯知道了西门豹的政绩,十分高兴,便让西门豹停止演习,西门豹不同意说:“民可信不可欺。好不容易与他们建立了信约,今天既然把他们集合起来了,如果随意解散,老百姓就会有被受骗之辱。燕王经常侵我疆土,掠夺我百姓,大王不如让我带他们去攻打燕国。”魏文侯听后点头称是,于是西门豹发兵攻燕,收回了许多失地。
据《论衡》记载,当时,邺地粮食亩产量增加到一钟。这些水利工程,从魏文侯时起至西汉的一千多年间一直在发挥作用。邺地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持酒登堂酬西门,邺城千载甘棠芬。”西门豹时所修的水渠和后世所修的西门豹祠,至今遗迹犹存。
西门豹治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理智战胜蒙昧、文明战胜野蛮的一个典型事例。作为具有强烈爱民思想和高超行政才能的官员,西门豹不但为黎民百姓千年传颂,同样也为后世历代清官廉吏尊崇。他投巫、治邺的故事流传久远,他和谐爱民、富民强国的精神与实践,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