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禹是为民造福的英雄。今天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都有他留下的遗迹,他到底只是一个传说,还是确有其人?
2005年5月1日,长江、汉江交汇之处的武汉晴川阁,彩旗飘展,江水滔滔,鼓乐阵阵,人们神情肃穆。武汉市政府举办的公祭四千多年“疏江导汉”治水英雄大禹的活动正式展开,希望这位治水英雄能够继续福泽九州。当天“上午9时30分左右,参加祭祀的武汉市汉阳区、水务局等政府官员,各自盥手过后,依次缓步来到江边一尊高约两米、手持铁锹的大禹雕像下。随着分别意寓‘大禹定九州’和‘十三亿人民同受大禹福祉’的金鸣九响、击鼓十三响之后,公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只见四个身着古装的男侍把一个直径达一米的酒坛抬上祭坛,置于大禹雕像下的供桌中央,开坛,舀酒,倒于爵,放入托盘,递给祭祀人。脖子上挂着黄丝帛的祭祀人,双手取爵,缓缓举过头顶,向大禹鞠躬,并把手中酒慢慢洒于地上。台下数千观众也神情肃穆,情不自禁地向华夏民族的圣君、治水英雄大禹三鞠躬。主祭人念完祭文之后,名为‘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吉祥’的祭祀活动才结束,反映大禹治水、华夏丰收、民族称颂且独具楚风汉韵的《大禹魂》登场,再现历史上的祭祀场景”[1]。
相传四千多年前,长江、汉水流域饱受洪灾威胁,治水英雄大禹改堵为导,决江疏河,导引汉江在龟山附近注入长江,朝宗于海,形成两江交汇、泾渭分明的浩瀚地势,奠定武汉目前三镇鼎立的地理格局。南宋以来,武汉就在两江交汇之处建立禹王庙,每值汛期来临之际,当地百姓都要来此举行祭祀典礼,祈求平安,千百年来绵绵不绝。明朝嘉靖年间,人们还在汉阳长江边上兴建起晴川阁,成为拜祭大禹的正规场所。
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几千年,不仅武汉人、湖北人祭奠、怀念他,只要是中国人,哪一个又会不知道大禹的事迹,不追念大禹的功绩呢?
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滔天,肆虐人间,部落联盟会议推举夏后氏部落的鲧治水。他治水的方法是将高处的泥土、石块搬到低处,修筑成简单的堤埂,以堵塞洪水。结果非但洪水堵不住,堤坝冲垮反而危害更大。鲧治水失败后,死于放逐途中。(www.xing528.com)
传说,大禹是鲧的儿子,他又被推举出来继续父亲的事业。大禹总结父亲失败的经验教训,用疏导代替堵塞。他以神力劈开龙门山,让黄河水从崖峭壁间直流而下,于是形成了龙门峡;在龙门下游,大禹又把挡住河道的山劈为几段,河水蜿蜒曲折奔东海而去,这就成了三门峡。千百年来,黄河龙门峡和三门峡,都以水势湍急、风景迷人而闻名。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尽心竭力,大公无私。“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2]他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手上长满老茧,由于长期泡在水中,脚趾甲也脱落了。经过许多艰难和辛苦,大禹终于制服了洪水,大河各得其道,百川东归大海,因避水而躲到丘陵高地的人们,得以迁回平原上安居乐业。这时,大禹又“身执耒锸,以为民先”,带头开垦土地,植谷种粮,栽桑养蚕,发展生产。大禹获得人民的拥戴,舜也因为禹治水有功,将王位禅让给他。
至今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禹王庙,北到山西、河北,南到江苏、安徽,表明当时大禹南下北上,到全国各地治水。据传绍兴是大禹生前的重要活动地,他死后也葬于绍兴会稽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3]。此后,历代都有帝王亲临或派遣大臣到绍兴祭禹。宋元时,保护禹陵和祭祀大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时,祭禹制度更完备,史载,明代祭禹20多次,清代44次。民国时,祭禹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祭。1995年4月20日,浙江省暨绍兴各界在禹庙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首次大型祭禹活动。“此后在绍兴形成一个祭禹制度:十年一大祭,五年一小祭,采取公祭与民祭相结合的方式。从2005年开始,改为每年的谷雨公祭。2006年,祭祀大禹陵典礼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禹和祭黄帝一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