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中国古代民族。先世源出于丁零、铁勒。南北朝时铁勒原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后南迁至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5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徙于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因金山形似古代的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又以善锻铁而被柔然称为“锻奴”。6世纪时,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遣使向西魏献方物。546年,突厥合并铁勒部5万余落,势力逐渐强盛。552年,突厥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奴隶制政权。其最盛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西濒西海(今咸海),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南临阿姆河南。
这时的黄河流域,北齐与北周政权并立,双方均慑于突厥汗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同时也为了消灭对方,都采取向突厥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突厥汗国的支持,至少是中立。而突厥则借机以和平或战争手段,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
589年,隋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中原王朝与突厥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隋朝利用军事与政治手段开始反击突厥势力。而此时,突厥汗国已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内部斗争激化,隋朝的反击取得了相当的成果。隋开皇十九年(599年)十月,隋文帝封突厥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这是隋强突厥弱的形势的体现。但不久之后,隋朝二世而亡,这一局面没有维持多久。隋末群雄并起,其中多数都曾经依附过突厥。一时形势如《通典》卷197所谓:“此后隋乱,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称尊号,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32]唐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初之时,也曾经迫于形势,向突厥割地、贡献、贿赂。这时的突厥汗国仍然像北朝时代一样,试图对中原各势力恩威并施,抑强扶弱,不时直接出手,借以保持和提高自己的优势地位。
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统一全国。突厥统治者试图扶植其他势力与唐相抗。失败之后,便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东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颉利可汗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下疑兵之计,并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强大的突厥汗国势力此时抵达最高峰。
然而,历史似乎充满着戏剧性。就在此之后的数年时间内,因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东突厥的各种社会矛盾都被暴露和激化,很快陷入了全面危机,并最终导致东突厥的衰亡。(www.xing528.com)
贞观初年,漠南地区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这场雪、旱、霜群发灾害前后持续了三年多时间。这场灾害不是单灾独发,而是多灾并发。雪灾、旱灾、霜灾交替出现,层层加深,这就使灾害的破坏性大大增强。面对灾害,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不但未能及时地赈灾救灾,相反却为了维持庞大兵力而加紧搜刮,结果导致众叛亲离。《通典》卷197《边防典第十三》对此记载说:贞观三年(629年),突厥“频年大雪,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颉利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多叛乱之”[33]。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费杰的考证,公元627年前后发生于东突厥汗国的气候变冷,在黄河流域和北半球其他地区也同时存在。[34]如黄河流域连续三年遭遇严重的霜灾,公元626年,日本奈良(34°N,136°E)三月(626年4月2日—626年5月1日)降霜,六月(626年6月30日—626年7月28日)降雪。
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世、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靖率军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贞观四年(630年)三月,颉利可汗在逃往吐谷浑的途中被俘,东突厥亡国。慑于大唐天威,西北诸蕃都请上唐太宗尊号为天可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