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带气旋灾害及其丰富降雨特点

热带气旋灾害及其丰富降雨特点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通常将热带风暴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热带气旋自诞生之后,就会不断地旋转,释放巨大的能量。热带气旋在带来死亡和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丰沛的雨水。热带气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统计,全球沿海每年大约有1.2亿人遭受热带气旋灾害的侵袭。

热带气旋灾害及其丰富降雨特点

热带气旋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统称,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其中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10.8~17.1米/秒(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达到17.2~24.4米/秒(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达到24.5~32.6米/秒(风力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达到32.7~41.4米/秒(风力12~13级)为台风,达到41.5~50.9米/秒(风力14~15级)为强台风,达到或大于51.0米/秒(风力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热带气旋尤其是达到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狂风会掀翻船只、摧毁房屋和其他设施,巨浪能冲破海堤,暴雨能引发山洪。在我国,通常将热带风暴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热带气旋自诞生之后,就会不断地旋转,释放巨大的能量。一个热带气旋的能量相当于1万~50万个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威力,它可以带来大风和强降雨天气,给世界沿海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热带气旋在带来死亡和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丰沛的雨水。如果没有这些气旋,本已严峻的全球水荒就会更加严重。而热带海洋风暴的出现,却能及时地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算太大的热带气旋,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以中国临近的西北太平洋为例,每年有30多次热带气旋,它们在向西部靠岸或登陆后,给中国、日本等国沿海地区带来的降雨量,往往要占当年该国总降水量的25%以上。

热带气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在美洲称为飓风,在南亚称为旋风,而在东亚大陆,中国人很早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台风。1685年,台湾诸罗县知县季麒光在《风台说》就详细地记述了台风出现的季节、侵袭时间的长短,以及雨随风来的现象。这是关于台风最早的文字记载。1989年以前,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级和以上的热带气旋叫台风。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的大小,把热带气旋划分成热带低压(风力低于8级)、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达到12级或12级以上)4个等级,我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及时采用了该划分标准。

在东南亚的菲律宾,人们给台风取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碧瑶风。可是,当碧瑶风呼啸而至时,带来的不是诗情画意,而是恐怖与死亡。

从高空往下看,台风是一个近于圆形的大气涡旋。它形成后其尺度大小不一,超级大台风其直径可达上千千米,微型小台风直径仅200余千米。在垂直方向上,云墙顶部高达12千米以上。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它中心的那个小黑点,气象学家称它为“台风眼”。这里是狂风暴雨包围中的一块“静地”,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台风眼的直径一般为30至50千米,通常随着台风的增强,眼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另一个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几条螺旋状云带,它们直接卷入台风内部,在台风眼周围则形成圆弧状云带。台风的强风区出现在低空围绕着台风眼的一个环状区域内,其宽度100千米左右。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往往集中出现在这个环状区域中。

由于每个热带气旋的强度不同,目前世界气象组织给它规定了四个强度等级,分别是: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在北半球,台风按逆时针旋转,在洋面上掀起的巨浪高达10~15米,惊涛骇浪使过往的航船颠覆、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根据台风委员会1998年1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31届会议的决定,从2000年起,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一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序。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按照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名字始终保持不变。这些名字多数是出自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全球热带洋面上平均每年约有80个台风生成,50多个国家5亿多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所经之处带来的大雨、大风和风暴潮等灾害,远非其他天气系统可比。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含南中国海)的台风,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台风一旦登陆,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将造成巨大损害。一次强台风往往行程数千千米,横扫若干国家,动辄造成数以亿万计的损失。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统计,全球沿海每年大约有1.2亿人遭受热带气旋灾害的侵袭。1980年到2000年间,因此死亡的人数为25万人。2008年5月2日,孟加拉湾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南部的海基岛附近登陆,登陆时最高时速超过165千米。“狂风、暴雨、高达3.5米的风暴潮席卷了平均海拔只有5米的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区,洪水难以外泄形成内涝,淹没三角洲低海拔地区一半的房子,居民们没有任何逃生的可能。”[23]最终,“纳尔吉斯”造成近8万人死亡,5.5万人失踪。(www.xing528.com)

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只一旦遭遇台风,也是凶多吉少。1944年12月18日,美国第三舰队奉命出动,攻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周围的日军,并担任向菲律宾东部海面的兄弟舰队提供燃料的任务。由于没有准确地做出台风路径的预报,结果,第三舰队与台风正面遭遇。当日下午1时半,舰队离台风中心只有70千米,海面风速达到45米/秒。在台风的袭击下,舰队中的斯密司号(2050吨)、哈尔号(1350吨)和摩拿根号(1350吨)三艘现代化驱逐舰均被台风吞没,舰上官兵也都不幸葬身大海。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平均约7~8个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最多可达12个,一般年份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不一定在中国登陆)可达10个左右。每年这些热带气旋给中国约造成250多亿元经济损失和数百人的人员伤亡。”[24]如2006年7月12日“碧丽斯”台风在福建霞浦登陆以后向西移动,给湘南、赣南和粤北等地带来特大暴雨。7月14日晚,上述地区降雨量达400毫米以上,引发了严重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600多人死亡和200多人失踪。2009年9月7日,“莫拉克”台风在中国台湾南部登陆,降雨量达3000多毫米,引发了严重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台湾南部461人死亡和192多人失踪。

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以7月、8月两个月最为频繁。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密集,是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2004年沿海11个省区市的GDP总量高达94500亿元,占全国的69.3%,在这里还分布有100多个中心城市和630多个港口。但是,我国沿海地区处在陆海交替、气候多变地带,海陆之间巨大的热力差异,导致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台风灾害发生频率很高,一直是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其中一些强度很强的台风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如1994年8月,在浙江瑞安市登陆的第17号台风,造成1216人死亡,房屋倒塌10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20多亿元。海南省在过去15年中,台风等自然灾害使得2700多万人受灾,71万多间民房被损毁,农作物受灾面积220多万公顷。2001—2005年,榴莲、尤特、玉兔等台风登陆,对141个县1769个乡镇造成了很大破坏,受灾人口数超过3000万。

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中,有据可考的风力最强的台风大约是1973年的14号台风,9月14日在海南岛琼海登陆时,其风速高达72米/秒,相当于19级以上的风力,使直径90厘米的钢筋水泥柱被刀削似地折为两截,被吹飞起的瓦片嵌入椰子树干达两寸多深。这次台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死亡人数多达926人。[25]

台风登陆过程中会产生风暴潮,甚至引发海啸,登陆后伴随着狂风暴雨,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每次台风都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通常人们谈台风色变,畏之如虎。其实台风在危害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充沛的淡水资源和适宜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据估算,一次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以带来30亿吨的降水,同时还有大量的水汽保留在大气中继续向内陆输送。台风还将从热带海洋上获得的巨大热量向高纬度地区输送,保持世界各地冷热相对均衡。”

事实上,台风也并非无坚不摧。海岸边和海岛上的椰子树可称得上是抗台卫士,它根深、干固、无枝,羽状叶坚韧,狂风折不断树干,也撕不碎羽状叶。还有西沙岛上的抗风桐,虽然没有椰子树那样强固的树干和羽状叶,但是它们那有着极强生命力的枝干群体,也是防台风的好材料。

人类适应台风的办法很多,西沙岛上为适应台风多、风力大和海岛的特点,不少建筑为圆形、平顶,这样一则抗风,二则还可以接纳雨水作淡水使用,化害为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