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气象灾害史话:地球表层系统与气象灾害

中国气象灾害史话:地球表层系统与气象灾害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表层系统,是相对于地球内圈而言的组成部分,具体是指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气象灾害是地球表层系统运动的产物。但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大气运动最为迅速,特别是暴雨、强风在短时间内使水分、能量高度积聚,这些都是气象灾害形成的重要原因。陆地的地形、地质与地表的覆盖层也是制约地球表层大气过程的因子。

中国气象灾害史话:地球表层系统与气象灾害

地球表层系统,是相对于地球内圈而言的组成部分,具体是指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地球表层系统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吸收者,又是地球上能量转化与交换、物质转化与交换的最主要的圈层,因而是地球上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最活跃的地方。

气象灾害是地球表层系统运动的产物。虽然地球表层相对地球说来,只不过是薄薄的一层。但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大气运动最为迅速,特别是暴雨、强风在短时间内使水分、能量高度积聚,这些都是气象灾害形成的重要原因。大气同时还受制于其他圈层,海洋是大气中的水分来源,又是热量来源,海洋异常是形成大气异常的原因。陆地的地形、地质与地表的覆盖层也是制约地球表层大气过程的因子。总之,“由于任何地表层过程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结合,互相交织,互施影响,互受影响,最后表现为综合的结果,即形成形形色色的气象、洪涝与海洋现象”[2]

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地跨三大基本气候带——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陆路辽阔意味着远离海洋的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存在强烈的大陆性,其表现就是亚洲腹地沙漠化。而且寒暑变化极端,酷热与严寒同在。

我国地形十分复杂,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等地形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4.43米),又有世界著名的低地——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为海平面以下154米)。700万年前,印度板块逐渐向欧亚大陆推压,形成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我国西部造就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雄伟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及阿尔泰山脉等,而在我国西南则造就了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由于东西走向的山系阻挡,暖湿气流难以深入我国西部和北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林年丰、杨洁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演变与荒漠化的成因》一文中指出,10000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促使北方干旱和荒漠化的重要原因。自然因素导致荒漠化的时间尺度为万年或千年,人为因素导致荒漠化的尺度为百年或十年。……中国北方自第四纪以来经历了多次荒漠化的正逆演化进程。在新石器时代以前,促使其演化的驱动力是自然因素,在此以后人类活动逐渐产生影响,但是能促使荒漠化发展的人类活动始于秦、汉,加强于唐、宋,扩大于清末,强化于20世纪。[3]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则是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南海暖湿气流的良好通道,使这一地区雨量充沛,在夏季风盛行的几个月,这一地区往往容易出现暴雨,造成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季风哺育了中华文明。打开世界地图,在世界上北纬15°到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从大西洋东岸到红海之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最大的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地面没有一条河流的沙特阿拉伯境内遍布着沙漠;美国的西海岸和同纬度的墨西哥内陆都免不了沙漠的侵占。然而,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这正是因为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有两个:一个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半壁河山都能受到它的影响。从太平洋上带来充沛的水汽,使这一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另一个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它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两个夏季季风的共同影响,使我国的南方(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植物繁茂,山青水碧,风光秀丽。现在,我国绝大部分人口和耕地都集中在这里,是主要的产粮区,也是糖料、油料、淡水鱼、猪、鸡、鸭的生产基地。这里城镇密集,工厂林立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是我国经济最精华的部分。但是,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季节变化剧烈,降水集中,干旱也相对集中。再加上我国又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主要江河冲积平原以及河谷川地与盆地,而这些地方正是洪水宣泄与滞蓄的场所,人与水争地的矛盾由来已久。中国受洪水威胁的土地面积虽然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1.2%,而其中却聚积了66%的人口与80%的资产。因此,人口的压力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往往加剧了气象灾害。(www.xing528.com)

风调雨顺的年头,季风很有规律,一般是每年的5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与盘踞在这里的冬季风相遇,形成锋面雨带,南岭以南的地区最早进入雨季,绵绵春雨持续半个多月,华南成为全国的多雨中心。6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雨带随之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成为我国的多雨中心,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细雨连绵达一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梅雨”。唐代大诗人杜甫《黄梅》诗云:“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4]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则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些佳句都形象地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象。宋人陆佃《埤雅》云:“今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磉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5]这段话对梅雨发生的时间、地理范围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都进行了明确的记述,与今人对梅雨特征的认识基本一致。

7月中旬,夏季风第二次北跃到淮河以北,雨带也随之北移,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锋面雨带在东北和华北第三次停滞,这一地区进入雨季。9月,由于北方冷空气增强南下,东南季风就开始南撤,雨带随之迅速南移;10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大陆上的雨季随之结束。东南季风对我国东部的影响主要是5月至9月,故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这几个月份,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而南方的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

风不调雨不顺的年份,该下雨的时候总不下,不该下雨的时候拼命地下,就会造成旱灾洪灾。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推动锋面雨带急速北上,跳过江淮地区到达华北和东北,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缩短,降水减少而发生干旱,而华北、东北地区因雨季过早、过猛则会发生洪涝灾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旱北涝”。如1959年初夏季节,由于从太平洋来的东南季风势力强盛、移动迅速,很快地由南岭跳到淮河以北,使雨带较往年提前到达华北一带,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梅雨季节反常地出现“空梅”,干旱持续达两个月之久,形成百年未遇的大旱,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洪水肆虐,形成南旱北涝的局面。

而在夏季风势力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迟迟不能北上,梅雨期在该地延长一个多月,就会出现水涝灾害,北方则出现严重的干旱,发生“北旱南涝”的灾情。如1954年,夏季风势力较弱,被北方冷空气所阻,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相持达两个月之久,梅雨期比正常年份延长了一个多月,仅7月的降水就超过400毫米,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水,而北方则出现严重干旱。再如1975年8月4—8日,由于7503号台风的入侵,且在停滞少动的锋面影响下,仅仅5天的时间内河南中部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最大暴雨中心林庄8月7日雨量为1005.4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3毫米,3小时、6小时、12小时雨量分别为494.6、830.1和954.4毫米,其中6小时雨量已超过当时所知国内、外最大记录。”[6]这一短期特大暴雨过程,致使河南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灾害性洪涝灾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