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史资料(第10辑):坎坷的人生之路与胜利的转折点

文史资料(第10辑):坎坷的人生之路与胜利的转折点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1957年下半年,祖父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离开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1978年,祖父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得以落实政策平反,摘掉戴了二十一年的“右派”帽子,恢复公职待遇。晚年时前的王荩先生祖父病逝后,礼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甘肃省教育厅、天水地区教委、陇南地区教委等单位及祖父门人弟子都沉痛哀悼一代宗师离世。

中年时期的王荩先生

祖父日记中言道:“1938年5月21日,突有自成县、汪家川窜扰横河一带之巨股匪徒约两千多人,冲破我堡,掳掠一空。并将我绑票,绕礼县之境,几乎一圈……”祖父被康县惯匪张俊耀手下一个名叫牛升的土匪绑票,险遭不测。

1957年下半年,祖父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离开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

1958年10月,因“党团合并”问题,被错判三年徒刑,监外执行,并下放到白河池下坝农场劳动改造。在此期间饱受饥苦,但他坚信:“贵浮云名利休,庄骚班马破千秋;狂风暴雨不终日,天地辽阔真自由。”逆境中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1961年,甘肃省委秘书长、书记处书记何承华下放西礼县(当时西和、礼县合并为西礼县),兼任西礼县县委书记,开展“脱鞋下水救人命”工作,开仓放粮,救活了不少人,领导全县度过了大饥荒,群众生活开始好转。在何承华书记的关切下,祖父重返礼县中学。回到学校,虽然再未担任校长,也没法执教,但因为有何书记的关护,祖父不用再去劳改,因而有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祖父创作了大量诗文和著作。其中何书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祖父对何书记也是满怀感激。从这一首《欣逢癸卯春节谨缀俚句恭县委何书记一笑并祝年禧》可见一斑:

挥笔先写第一章,阳春有脚遍兰仓。

家家粮食堆如阜,处处人民寿而康。

琴鸣单父千年雅,花酒河阳万代香。

龚黄事业美史称,天嘉今朝话甘棠。

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祖父遭受了迫害,“红卫兵”生生拔光了他的胡须,还用火箸将他的脖子烙下一道道烙印,豁达的祖父被折磨得上吊自杀,幸被学生毛作模(礼县一中副校长)所救,后被下放到老家红河公社参加劳动,失去了生活来源,可谓贫困潦倒。(www.xing528.com)

1978年,祖父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得以落实政策平反,摘掉戴了二十一年的“右派”帽子,恢复公职待遇。同年甘肃教育学院复办,专门向祖父寄来了聘书。就在祖父整装待发之际,却突发脑溢血,随后缠绵病榻五年之久。

1983年,已近耄耋之年的祖父当选为礼县第一届政协委员,紧接着1984年9月19日祖父便永远离开了我们。

记得祖父去世的时候,天连降大雨,泥水深至脚踝处。乡亲们一片唏嘘之声,他们感叹祖父一生命运多舛,又听到有位老乡叹息道“夜明珠埋到土里了”,当时的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现在想来却是感触良深。是啊,自1957年祖父被错划“右派”到1984年去世,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无用武之地,这对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北大才子而言,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他走后满庭院的鲜花,也竟一夜之间化作泥泞。

晚年时前的王荩先生

祖父病逝后,礼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甘肃省教育厅、天水地区教委、陇南地区教委等单位及祖父门人弟子都沉痛哀悼一代宗师离世。

星垂天台,一代文宗瞻北斗。

教宣陇上,百世师表耀西秦。

这是祖父门人宁文举书、宁世忠撰的挽联。今看两楹奠,祖父或许也会感到一点欣慰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