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红河街向南二公里处,费家庄背靠有如一方印台的天台山(被大多数地方史学者考证为先秦祖先祭天场所)。其山地势宏伟,层峦叠嶂,风景优美,山上有庆云寺,相传始建于北魏时期,是红河镇名胜古迹之一。祖父曾有《咏天台山》诗一首:
天台重峰外,岁晚当寒空。
时儿看不见,崔嵬在云中。
20世纪30年代在天水秦岭、牡丹、杨家寺、红河、华岐、太京等活跃着一支反抗马廷贤回军的农民武装—“善慈会”(民间又称“扇子会”),他们以天台山为基地,打击土匪和封建军阀。在扇子会全盛时期,势力遍及附近十余乡,共有两千多人,骡马四五百匹,令土匪和军阀闻风丧胆。由于天台山易守难攻,封建军阀和土匪便炮轰天台山。连年炮火使天台古迹几乎毁于一旦。(www.xing528.com)
为保护这一古迹,祖父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筹资修葺,他到天水筹资,首先得到当时天水民国三老之一的汪剑平捐资400大洋,由于汪剑平的带头,一时之间,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祖父很快募集到了数千大洋,并把自己在北京大学上学期间的珍贵文物,一枚英国金币捐出来(后来天台山重新修缮期间发现此枚金币,当时争得不亦乐乎,据说现在保存在礼县博物馆),祖父牵头重建了天台山庆云寺,并篆书题写了“万灵表瑞”的匾额,以及楹联“师出山林成大道;涌江水下跃千秋”。随后又带领群众在天台山植树造林,开创了荒山绿化的良好范例。
天台山城堡门口至今矗立的一颗合抱粗杨柳树,是当年祖父所栽。天台山庆云寺建成后,气势壮观,成为本地一处美丽的风景名胜,可惜后来毁于20世纪60年代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群众又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修葺。
祖父一生结交名流,又爱好收藏。其文物收藏颇丰,土改前夕曾将一大木箱文物字画和重要书信证件寄存于老庄草滩沟一户亲房本家,其中有前清八大进士八条屏画、张大千等著名书画大家的书画作品。后因接连到来的“土改”和“文革”,无暇他顾,遂不知所踪。其余所藏书画皆毁于“文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