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县文史资料(第10辑):文化传承的粘合力

礼县文史资料(第10辑):文化传承的粘合力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说,这是这一带文化的显著特征。神话传说中牛郎的原型为周人远祖叔均,他被奉为田祖。在两个相邻县的同一时间,有这么多民众的参与,共同祭祀心目中的同一偶像。

礼县文史资料(第10辑):文化传承的粘合力

当我们检索史书、访求民间,寻根礼县、西和文化发展脉络时,发现以乞巧、说春为代表的许多民俗事象,虽历久而不衰,历磨难而不灭,始终以高亢或悲凉的声调唱响在西礼大地上,表现出了非常普及的民众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应该说,这是这一带文化的显著特征。

有关乞巧、说春习俗,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史爱好者发表了许多专著和论文,证明两者皆与秦文化有关。从本土走出去的著名教授赵逵夫先生考证,巧娘娘的原型是织女,而织女的原型是秦人始祖女修。神话传说中牛郎的原型为周人远祖叔均,他被奉为田祖。春官祭拜的木雕神像,“两头牛,一个上面骑一男,另一个上面骑一女。男者应为牵牛星君,或曰田祖,女者应为织女星君。”[5]

秦史专家祝中熹先生以翔实的资料考证后指出:“西垂就是五帝后期和夏初的‘西’,它曾经是西极标位点,也是寅钱纳日”祭坛所在地。这是嬴秦先祖和仲一族最早开发、居住的区域。”这一考证,把嬴秦人西迁的历史向前推到了帝尧时代,为这一带盛行说春并传承不竭找到了历史原点。现存最早的康熙二十六年《礼县志》载:“县南五里,山上有土台,六月六日周围无影,有类中州嵩山无影台焉,故谓垤土无影。”其遗址至今犹存,是古人土主测日的留痕,可见测日活动延续之久。

乞巧、说春习俗,历史悠久,在全国流行地域很广,但其他地区或失传或简约,独西礼两县保留如此完整,值得探讨。窃以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历史的“底色”效应。《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可证女修、大业为秦人由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交替时期的两位首领。女修为“织”者,当有纺织技能或在此方面有过重大贡献,为人们所传颂。至西周末附以牛郎、织女意向,并与流淌在当地的西汉水相对应,历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变,两汉的发展,至宋代情节日趋完善,成为我国民间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对此,赵逵夫先生有系统的论述。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中华大地完成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国家形态由“邦国制”到“帝国制”的转变。文明程度日高而距祖先越远,以致附加的意向愈多,神话色彩愈浓,祖先的影子由浓到淡以致全被湮没,但按照历史的规律,一个人物或重大事件在长期的流传中,不管发生多大的变化,作为历史内核的那一部分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和简略的文字记载,去追根溯源。正如在一张白纸上涂色,其后覆盖的颜色皆可除掉,而最先涂上的那个颜色是除不掉的,这便是底色效应。乞巧、说春习俗,能流传数千年而不衰,正是这种效应。

其次,偏僻封闭的环境效应。西礼两县境内山势陡峻,沟壑纵横,西汉水及其支流两岸多川台谷地。夏商周时期,这里为入蜀主要通道,后来随着秦人东迁,这里逐步远离政治中心,尤其在蜀魏争战中,诸葛亮兵败街亭拔西县之举,使这个“万家有余”“瞩其丘墟,信为殷矣”[6]的富庶之地从此萧条,千古名县西县也从历史上消失。褒斜道开通后,这一带开始冷落下来。西礼地区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如向东的塞峡—祁山道,向西的河口—雷坝—金厂道和龙林—太塘—铨水—宕昌道,向北的长道—永坪—古坡—甘谷道,向南的雷坝—大桥—石峡—成县—康县—汉中道等,皆山大沟深,崎岖陡峻,只能靠人力的“背脚队”或小型的畜力驮队运输,交通非常闭塞,使这里与外界基本隔绝。陈燕女士指出:“一种风俗,在未受强烈外源文化影响时,是有可能久传不衰、并维持原有特征的。”[7]正是这种原因,使这里的习俗在传承中较多的保留了历史特色。(www.xing528.com)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是文化需求和文化认同的民众普及效应。鲁迅先生在论及诗歌的起源时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可见,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文化,因而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在传播中,交流了感情,凝聚了人心,客观上也就传承了记忆和历史。乞巧习俗就是这样。试想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8]封建社会妇女们处在社会最底层,她们没有婚姻自由、人格自由,甚至没有生存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情感,憧憬美好的未来,发出哀怨的吼声,就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说春习俗也是这样,是农耕生产所必须的。先民们的测日结果,要靠人力上达朝廷,而朝廷颁发的历书要靠人力传递给民间,这就是春官的发端。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每到冬闲时间,春官们两人一组,走村串户,进门先说“开财门”“二十四节气”等内容,然后按主人所从事的职业及家境说唱“木匠春”“铁匠春”“药王春”“生意春”等,还说唱些“二十四孝”“女儿春”等劝世行善尽孝的内容。这些唱词,源于生活,贴近实际,合拍押韵,朗朗上口,很招人喜爱。

西礼两县盛行乞巧活动的范围很广。礼县集中在县东与西和接壤的永兴、祁山、盐官、马河、永坪一带,西和除西南的少数乡外,其余大部分乡镇都开展这项活动,涉及人口粗略估计愈50万。各个村都有乞巧头,她们既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也是传承人。实际上,乞巧已成为一种节日性习俗。每当七夕来临,未婚少女们如同过年一样,精心准备,尽情娱乐,热闹非凡。如今女孩子都上学了,已婚的青壮年妇女参与了进来,队伍比过去更大。受“非遗”保护的影响,一些过去停止活动了的地方,又纷纷恢复了起来。说春在失去传统功能的情况下,变成了人们的一项娱乐活动。闲暇时间,村民们聚集在村头或村文化室,自愿唱上一段,博得大家一笑。在欢笑声中,一个个老人追忆往事,忆苦思甜,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安慰与享受。

在两个相邻县的同一时间,有这么多民众的参与,共同祭祀心目中的同一偶像。届时,村村载歌载舞,歌声荡漾,尤其在转巧、送巧时,路上随处可见穿红着绿、簇护巧娘娘神像的乞巧队伍,你来我往,相互接送,热烈壮观,实属罕见。类似两县民众共同参与的活动还有,如涉及祁山、盐官、长道、永兴一带的凤凰山、盘龙山庙会,涉及雷王、龙林、姜席、苏合、何坝一带的雷王神、大悲寺庙会,以及涉及范围更大的香山菩萨祭祀,等等。所有这些,无疑起到了粘合剂作用,把两县人民的情感紧紧粘合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