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荣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由于未听诸葛亮的忠告,关羽失荆州,刘备伐吴失败,致使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在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刘备病危,托孤诸葛亮。病故后史称刘备为先帝,刘备的儿子刘禅即位后称为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又以丞相兼领益州牧。于是,诸葛亮临危受命,担负起辅助后主刘禅治理蜀国的重任。当时曹魏雄踞北方,东吴占据江南。魏吴两国均地域辽阔,兵精将广,实力雄厚,而且都虎视眈眈有吞并蜀汉之心。而蜀国失去荆州,又遭夷陵之战的惨败,辖地减少,势疲力弱。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诸葛亮“北定中原,匡复汉室”的矢志不移。他以政治家、军事家独有的胆识和气魄,沉着冷静地应对风云变幻的局势,英明果断地处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各种复杂棘手的事宜。为了实现《隆中对》中既定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北定中原,匡复汉室”的战略方针,诸葛亮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即平定了云南、贵州和四川西部以雍闿、孟获为首的少数民族的反叛。达到了“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的目的。
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亲自向后主刘禅上奏《出师表》,请求北伐。这个著名的表章,通篇凝聚了诸葛亮居安思危的远大眼光和励精图治、北定中原、致力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言出肺腑,情真意切,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出师表》是讨魏的檄文,北伐的宣言。《出师表》的面世,标志着诸葛亮准备已久的北伐拉开了序幕。
诸葛亮的北伐路线是北出秦川,《三国演义》中称为“六出祁山”。据《三国志》和《诸葛亮新传》记载,历史上诸葛亮的北伐只有五次。今礼县与西和县交界处的祁山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路线。五次北伐中,三次路线都是出师祁山,实际上两次到了祁山,一次到建威即今西和附近,情况有变,退往汉中。其余两次北伐即一次攻打陈仓未克(今宝鸡附近),最后一次是出师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境),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病故军中,时年54岁。因诸葛亮数次兵出祁山,魏蜀两国反复争夺祁山,祁山是三国时期蜀魏两国的聚焦点和重要的古战场。时至今日,人们在考察祁山古战场时仍在发问,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兵出祁山呢?这是几句话一时说不清的问题。然而,只要认真分析研究三国时期魏、蜀、吴占据地域的实际情况,就不难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祁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祁山地处西汉水流域的中上游,广义上的祁山包揽天礼盆地(天水镇—礼县永兴乡)的中西部,这里属黄土梁峁区,山峦起伏,山势奇特,沟壑甚多。早在远古时期就是秦陇与巴蜀互相往来的重要通道。历来兵家必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的发掘和确认,被考古界和史学界公认为是20世纪继敦煌藏经洞、秦兵马俑之后的重大发现。这一成果表明,今礼县的祁山方圆,是商代和西周时期西垂的中心腹地,是秦民族与犬戎族对峙争战、秦民族崛起的地方,是秦国的发祥地。《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八世祖“中潏在西戎,保西垂”,“非子牧马”,犬戎灭大骆之族,“庄公伐西戎”,“襄公始国”等,都是发生在西垂中心腹地的事情。秦民族在西垂的存在,其实际意义就是占领战略通道,阻止犬戎族进攻关中,图谋中原。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为夺取咸阳,实现统一,先驻兵成都,后移居汉中。按照韩信的计谋,命曹参攻取下辨(今成县),命樊哙攻占了祁山所在的西县(西垂以后之名),然后进兵关中陈仓,袭击了项羽所封的雍王章邯。《三国志》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诸葛亮出师祁山北伐的战略,与秦人和汉高祖刘邦的做法有着惊人的巧合,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他从古人用兵的经验中,看准了祁山战略地位的重要,确定祁山为北伐的重要路线。为什么呢?因为祁山地扼蜀陇要冲,越过祁山到达陇山附近,就可切断魏国与陇上的联系,将魏军拒于陇山以东。更重要的还可伺机图谋关中,直捣长安。这才是出师祁山战略意义的重要所在。
《三国志》记载:魏“明帝太和三年(228年)春,蜀相诸葛亮祁山伐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震响”,“魏遣大将军曹真都督陇右”。由于诸葛亮错用马谡,魏将张郃败马谡于街亭(现秦安陇城)。因街亭是祁山的屏障,陇上的门户,街亭失守,已取得祁山的蜀军完全陷入被动,诸葛亮不得不“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致使已初战告捷的战机,稍纵即逝。这些记载表明,战略要地关系全局,是交战双方都关注的焦点,一旦贻误战机,失之他人,就会满盘皆输。
第二,祁山一带有和戎的良好基础。诸葛亮的“和戎”“联戎”,主要指的是与祁山一带及世居陇南、川西北的氐羌搞好关系。其中今礼县、西和一带的白马氐势力最大。与白马氐搞好合作对于出师祁山尤其重要。
氐羌,历史极其悠久,是饱经风霜磨砺,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古老民族。近年来,考古融入了相关学科的高新手段,对氐羌民族的研究有了大的突破。许多著名的考古学家都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论证,夏鼐先生认为,“寺洼文化是古代氐羌人”文化,俞伟超先生认为,“马家窖、半山、马厂类型、齐家文化是发展较早的羌人文化的先驱”,而氐民族是从羌民族分出的一支。这就表明,三国时期陇南的氐羌民族是商代和西周与秦民族对峙争战的犬戎族的后代。(www.xing528.com)
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武都郡治初设于今礼县雷坝附近。从《汉书》《后汉书》的有关记载看,汉代武都郡实际是管理氐羌民族的军政机构。“然故自有王侯,在其虚落间。”由于西汉、东汉对氐羌民族实行敌视的政策,氐羌不堪忍受压迫多次反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元封三年,氐人反叛,遣兵破之,分徙酒泉郡。”“昭帝元凤元年氐叛”,“王莽篡权氐人亦叛”。《后汉书》还记载:“中元元年(56年)参狼羌攻武都”,“元初元年(114年)先零羌攻武都”,“永和五年(140年)九月,且冻羌攻武都”。这些羌族的反叛都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东汉末年白马氐依附蜀陇。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关心时政,熟读兵法,那时就总结了氐羌不断反抗、屡遭失败的原因。认为镇压的结果只能是结为世仇,压而不服。当刘备三顾茅屋请他出山时,在其隆中战略中就提出了善待氐羌“西和诸戎”的构想。刘备出兵汉中时,基于“西和诸戎”的打算和爱惜人才,收抚了马超,封他为镇西将军,兼领凉州牧。《资治通鉴》记载,百顷氐王杨千万从超附蜀。马超是一位英勇非凡的虎将,世居陇上,其祖母为羌女。这就是说马超带有羌族血统。马超在屯兵西州(西县)期间,与祁山方圆的氐羌关系甚好,深得人心。事实上刘备收抚马超给他委以重任,就是实施“西和诸戎”的开始。这为诸葛亮后来出兵祁山创造了与氐羌和睦相处的良好基础。
第三,出师祁山有便于用兵的条件。祁山是诸葛亮北伐的战略要地,攻占祁山对北伐全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毛泽东赞“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的谨慎从事人所共晓。肯定地说,出兵祁山一定是诸葛亮深思熟虑的选择。当时,在魏国强大,蜀国疲弱的情况下,如何夺取祁山,何时夺取祁山既是一个战略问题,又是一个战术问题。诸葛亮用兵打仗既不死打,又不硬拼,也不生搬硬套地用别人的打法,而是按照大的战略构想,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灵活机动地主动出击。他把祁山视为战略要地,又把祁山视为北伐前沿的一个“眼点”,在祁山方圆数百里的范围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时忽左忽右,有时忽东忽西,用真假虚实、变幻莫测迷惑魏军,使魏军始终摸不透蜀军调动的动向和规律。
祁山地处陇南腹地,地域辽阔,雄伟连绵的高山,青翠茂密的森林,纵横交错的河谷,奔腾不息的河流,山连山,水连水,山水相连。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蜀军北伐来说,虽千里之遥,路途艰辛,但更有诸多的便利条件。
(1)有利于蜀军在较大范围内回旋。由于祁山在秦岭的西南部,地连蜀境,地域辽阔,可利用山脉、河谷、森林等地形、地貌,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回旋,实施战略进攻和战术上的突袭。《诸葛亮新传》记载:第一次北伐兵分两路。第一路命赵云、邓芝进据箕谷(褒城县北),扬言从斜谷道攻打郿县(今眉县北)。另一路由诸葛亮亲率主力诸军,潜行向西北攻打祁山。事实上是声东击西的打法。魏明帝果然上当,把魏军的主力调郿县屯守。《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的主力进入祁山后,“兵锋所至,陇西之南安、天水、安定相继叛魏应亮”。而赵云、邓芝虽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及时收兵固属,伤亡不大,退兵时赵云亲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亦无像相识”。再如第三次北伐时,诸葛亮采取了取近固本的办法。命部将陈式攻取武都(郡治下辨,今成县)、阴平(郡治今文县)。诸葛亮亲率大军断后,秘密北上,以策应陈式。当魏国雍州刺史郭淮从陇西起兵进击陈式时,诸葛亮的大兵突然出现在建威(今西和县附近),惊走了郭淮。于是,顺利收复了二郡。从此武都、阴平纳入蜀国的管辖。
(2)复杂的地形地貌便于蜀军作战。蜀魏两国军力悬殊,蜀军势弱必须依赖有利的地形作战。由于森林密布,河谷岔道甚多,便于蜀军的进攻,也便于撤退、设伏。《诸葛亮新传》记载: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兵出散关(今宝鸡市西南),因魏军早有准备,内筑重墙,久攻不下,探得魏国救兵将至,诸葛亮因粮草已用完只好退兵。估计魏兵追击便埋设伏兵,果然魏将王双持勇追赶,“伏兵四起,立斩王双”。等魏军费曜、张郃救兵到时,诸葛亮已退兵汉中。再如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复出祁山后,在上邽、卤城重创魏军。双方对峙中,李平从汉中派来参军马忠和督军成藩,假传后主口谕,说是军粮供应困难,叫诸葛亮立即退兵。诸葛亮不知口谕是假,只好遵旨照办。退兵时司马懿叫张郃追赶,追至卤城附近的木门道,被诸葛亮预先安排好的伏兵乱箭射死。这个多次拒蜀,“名著陇右”的魏国名将就这样送了命。
(3)便于蜀军就近筹措补给。祁山地处陇南,绿水青山,水草丰美,到处是天然的牧马草场。这为蜀军军马的饲草解决了大问题。深山丛林中药材资源丰富,又可弥补军中医药不足。河谷之地土地肥沃,为陇上的产粮区,可筹措补充军粮的不足。如《三国志》记载:“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复出祁山”,因军粮供应不济,在上邽卤城与魏兵周旋,“大芟其麦”。
诸葛亮北伐,出师祁山的事情已过去一千七百多年了,昔日的古战场已为沧桑变迁所替代。然而,诸葛亮在北伐中为了国家的统一,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永留人间,一直受到人们称颂。尤其是他在兵法上的造诣和善待当地少数民族的举措,至今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中的精华。
作者简介:陈建荣,礼县城关镇人,生于1950年,1969年参加工作,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礼县县志办编辑、县人大代表联络工委主任,2003年退休。现任礼县天嘉文史研究会副会长、主编,甘肃秦文化研究会理事。曾参与《礼县志》编辑工作,退休后主编《礼县史话》、礼县历史文化丛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