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至1942年,陕甘宁边区处在日寇和国民党双重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下,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蒋介石不仅停发八路军军饷,而且调集以胡宗南部为主的大批军队分驻边区周围各县,对边区进行重重封锁。不准边区农副产品向外输出,禁止国统区货物运往边区,切断边区与外界联系,想把边区活活困死。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极端困难,军民几乎被逼到绝路,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和菜吃,没有纸用,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的严重地步。毛主席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起大生产运动。
(一)打盐运盐
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支柱。陕甘宁边区对外出口的物资中90%是食盐。
盐池县解放初期,食盐主要是内销。1938年7月13日,盐池县食盐合作社开始营业。据《新中华报》记载,该食盐合作社由盐池县各界工人集股,共筹集150元股金。营业后,合作社发动各方人士踊跃参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各大盐区相继沦入敌手,军民之食盐出现极大短缺。西南地区依靠川盐,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依靠青盐、宁夏盐以及边区食盐。青盐路途遥远、运输困难,宁夏盐产量又不高,故供不应求。因此,三边地区的食盐对抗战军民十分重要,被毛泽东主席称为“边区的命脉”。李维汉也说,食盐是边区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物资,对边区而言,盐就是粮和布。为促进产盐运盐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边区政府确立了“以军队生产为主,盐民产盐为辅”的方针政策。1941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出的《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指出:“组织边区人民驮盐运动成为我们党和边区人民当前迫切的中心任务。”打盐运盐成为陕甘宁边区及盐池县军民的头等大事。
1941年秋,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四支队司令员苏鳌带领2000余名官兵来到盐池县的盐场堡打盐。部队驻在盐池县城外,为了不打扰群众,战士们挖建了187孔简陋的土窑洞。随即,他们一边捞晒成盐,一边砍沙蒿柴,筑坝畦,整盐坑,到年底,共修筑800余盐坝,为大规模开展打盐生产创造了条件。
尽管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战士们克服各种困难,革命热情十分高涨,每天打盐都要唱3支歌曲。歌曲雄壮豪迈,催人奋进。
第一支《起床歌》:黑夜过去天拂晓,红日东升人起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飞起大步向前跑。
第二支《开饭歌》:这些饭菜人民给,我们应为民出力,救国救民靠吾辈,赶走东洋日本鬼。
第三支《打盐歌》:天是我们的天,地是我们的地,我们的天地同胞,岂容小日寇欺。生产支前线,参加打盐队。嘿!参加打盐队。
八路军三五九旅四支队在盐池打盐,使食盐产量猛增,为战胜重重困难、夺取抗战胜利、巩固发展陕甘宁边区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仅1938年到1943年,盐池军民打出的食盐达到了126.3万驮。1942年冬,四支队在盐池打盐的事迹受到党中央表扬,三五九旅旅长王震亲自到盐池慰问部队。
为了大力发展盐业,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动员移民打盐,由盐务局贷款,解决移民住房、食物及打盐工具等问题;允许盐民雇佣工人,盐务局给予无息贷款;鼓励盐民动员亲友来盐池县打盐,并按打盐多少给予奖励;组织变工队,开展劳动竞赛,交流打盐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盐民增加,产盐量大幅提升。1942年,打了70多万驮盐,创下抗战时期食盐生产最高纪录。
对于盐池军民打盐竞赛活动,《解放日报》这样描述:往西北行,远远望见一堆熊熊的野火,燃烧在盐海中间,火舌升起了美丽的红花。××团昨天在大池里打出了盐,今夜有一个营在抢着挑到盐台上去,海面宽了,在白雾茫茫的夜域里,很会迷失道路,有时简直就找不到盐台,火堆非但点缀了夜之海景,而主要作了指路的明灯,一个一个的战士,竞赛地来回担运着,在我们的面前,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家伙,跌倒在硝面上了,马上带着担子,爬起来骂道:“老子今晚一定要挑二十五担!”竞赛的热情,驱走了疲倦与夜寒,他们的歌声、笑声、加油打气声,混杂着掺和着从五里外的海面流到火光辉耀的盐台去了……
抗战时期,盐池军民一直进行打盐竞赛。最初,盐池的打盐竞赛是由各个打盐组自发搞起来的。后来,为了鼓励扩大食盐生产,政府机关开始发动打盐竞赛,竞赛使盐民们热情高涨,忘记了疲劳,只知道打盐,不知道休息。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抗日前线迫切需要物资和经费的供给。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提高产盐量,完成出盐任务,盐池县委、县政府发起开展生产竞赛的号召,盐池军民积极响应号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三月大竞赛”,普遍开展了打盐竞赛。
竞赛开始之初,盐池县留守兵团政治部提出了“创造劳动英雄”的号召,以此鼓励竞赛中的每个人。政治部还组建了临时竞赛委员会,并起草公布了竞赛条约,竞赛的内容也是评选劳动英雄的标准,其中包含了产量与质量的提高、生产技术的改进、管理教育的加强、劳动纪律的遵守、部队生活的改善以及军民关系的融洽等方面。在奖励方式上有实物和名誉两种,团体和个人给予名誉或物质奖,物质奖采取现金奖励的方式,而名誉奖则为颁发奖状和登报,奖状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名义颁发。此外,竞赛组织设有评判委员会,由各生产单位推出一人作为代表组成,每周开会一次,对各单位的进度和现状进行汇报,同时,各生产单位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总结。
参赛的主要单位是由群众组成的生产大队和由部队组成的生产队。在竞赛中,部队官兵们依据地名将生产队伍分成不同的“部”,比如“钱塘部”“嘉陵部”等。在这些“部”中,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既有干部,也有战士。
陕甘宁边区的《盐务导报》对这场竞赛进行了报道,将军民们奋力打盐的场景及时传送给社会各界。然而,到了后期,面对在竞赛中许多人超负荷的体力劳作,《盐务导报》不得不接二连三地发出“不会休息便不会工作”等要求大家合理作息的文章。对此,政治部也出台了规定,即每人每天工作不能超过十小时,每周的星期三调休,进行党的活动与教育;每周星期日停止工作完全休息,并严格规定不能抢做夜工。除此之外,对每天的休息也做了规定,要求严格执行休息时间。
除了军民打盐外,党政干部也是打盐生产队的重要组成。三边地委提出“打盐密切联系边区的公私经济生活”的口号,分区各机关都进行了打盐总动员。从1942年底开始,三边地区各机关的生产工作大都转向打盐,很多机关单位在各盐池上开辟出本单位的盐坝,如:边区银行三边分行在盐池的莲花池上有自己的盐坝;第三师不仅在烂泥池上建有盐坝,而且还到老湖去开拓新的盐坝;定边各政府机关也在各盐池上开发出自己的盐坝。从1943年初开始,盐池县盐务局也将打盐作为本机关的主要生产项目。此外,各学校的教职学员也都参与到打盐运动当中,规模甚是浩大。1942年,盐池县政府仅在苟池就打出近800驮盐。
盐场堡的老湖是天然产盐场,每年春夏二季可打两次盐,如果打盐不及时,等雨季来临后,盐会全部融化。1943年6月,为了加紧抢打盐场堡的老湖食盐,三边地委特别动员定边和盐池县的党政军民共1700多人参加打盐工作。此次打盐以区为生产大队,乡为生产中队,村为生产小组,每个小组内都配备了打盐耙,以及两名洗盐工。在打盐中,机关干部、群众及盐户普遍采用了合伙制,如各机关的打盐队和群众在打盐中都与老池上原有的盐户进行合作,同时,盐户内部的各小生产队之间也相互进行合作。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很快便打下了数万驮食盐,提前完成了盐池县年度公盐任务。
在盐业生产中,还有一批外地人参与其中。1940年秋,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盐工组成了盐池工人队。成立之初,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筑盐田,工人们的筑田技术比较高明,共完成了1114个盐坝。1940年冬天,为了解决西北地区盐荒,工人队在冰雪之中走进盐田进行突击生产,共产出15000驮食盐。1941年,工人队成员每人负责管理4个盐坝,占老池产量的50%。
盐池县军民在生产过程中还改进和创新了工作方式,以提高打盐效率,如改造地形,提高产量;改善技术,缩短时间。改造地形的尝试首先在老湖上进行,盐池县盐务局的领导提出了修筑垒坝、筑堤灌盐的建议。为此,县盐务局局长到老湖与盐户进行座谈,商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盐民的认可。县盐务局与有经验的盐民共同勘察,估算筑堤的工程量。这项工程从盐场堡起,一直到长城,筑起了一道1500步长、3尺高的坝墙,坝墙的外围是5尺宽的蓄水垒,将淡水与盐水分开。这样一来,盐场东南的一些小盐田也可以出盐了,使老湖明显增产,每年至少可产盐20万驮。还发明了摇篮木轧车,提高了运输效率。这种运输工具在老湖实验成功后,随即制成了路轨150丈的摇篮木轧车,每辆车每次可运盐500斤,大大节省了体力和时间。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食盐的运销。毛泽东指出:“盐为达到出入口平衡之唯一的或最主要的办法,只要能年输三十万驮出境,换取三千万元(以每驮法币百元计)棉、布进来,即算平衡了出入口。”[6]
由于财政吃紧,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自由的盐业贸易政策,允许食盐官营和私营同时进行,也允许外地盐商来边区采购和运销食盐,通过盐商将边区的食盐销售到了国统区。为了拓宽食盐销售渠道,边区盐务局与外来盐商签订了贸易合同。但是,自由贸易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盐商肆意抬价和投机,使群众吃盐受到了价格和供应的双重影响;第二,自由流通的主体是个体盐商,使以盐易物得到的物资大部分掌握在私人手中,对增加财政收入产生了不利影响;第三,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监管机构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造成了黑市交易频发,边区物价波动,影响了社会稳定。
从1937年到1942年,运盐范围基本在陕西三原和甘肃西峰一带,外运路线较短,路途艰险,加之国民党的封锁,外运受阻较大。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扩大食盐运销,由建设厅牵头,决定修筑定边到延安、盐池至庆阳两条运盐道路,组织了民工几千余人,经过两年时间,最后终于竣工。这两条路可通行牛车、马车等,并在道路沿线设立了大小店栈等,专供运盐的脚户休息住宿;沿途缺水的地方,还挖窖蓄水,以保障运盐牲口及脚户解渴。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对食盐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由政府进行调节和监督,并成立盐业公司,在盐池等地逐步成立了一级、二级、三级食盐专卖公司,实现对食盐价格的控制。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台了《陕甘宁边区食盐专卖条例》,禁止其他一切机关、团体、公私商号运盐。
1942年至1943年,进入大规模运输阶段。为了顺利运销食盐,陕甘宁边区政府想方设法开通销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食盐运销网络。食盐运销网点分布,东线从定边开始,到张家畔,延伸到绥德、瓦窑堡、延安、横山等地,再转运到宜川、榆林、神府及晋西北等地;东南线经由定边、甘泉等地,最后在交道镇设立网点,经此转销至耀县、铜川等地;西南线经盐池大水坑和甘肃环县、庆阳等地,转销至甘肃西峰、宁县、平凉、固原以及陕北的三原、陇县等地。
为了更加方便盐民运盐,保障运盐线路,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三边专署每年在运盐的高峰时段,沿定延、定庆等主要运盐线路设置了许多草料站,以方便运盐脚户和运输蓄力。草料站的负责人由政府派各县区的干部担任,并受地方党政机关直接领导。各草料站的物资由政府从公草或军需物资中拨借,而所需办公经费也由地方政府拨款支持。
合作社是食盐运输的主要组织形式。1942年,根据毛泽东关于组织运输队的倡议,陕甘宁边区党政军领导深入各县,动员和组织全边区的运输力量投入运盐。1942年,全边区实际投入运盐畜力为1.1万头左右。1942年至1943年,盐池县运输合作社普遍建立。1943年7月,盐池县四区二乡、三乡群众,组织成立了运输合作社。合作社按照自愿原则,根据负担公盐数目双倍出款。当时的公盐任务是:一乡73驮,三乡74驮,共147驮。双倍为294驮,约集资294000元,他们出资20万元购买了20峰骆驼,余下的94000元作为路费,每次运60驮,运3次就全部运完公盐任务,剩下的时间运送私盐。这样不但能如数运输公盐,还可驮运私盐,一举两得。盐池县的运输合作社基本遵循着上述方式,由群众自发建立。各单位和团体也建立了运输合作社,承担公私盐运送任务。1943年4月,盐池县共有骆驼700余峰。县政府估算全县应有718峰上等骆驼和70余头毛驴。为了完成运盐任务,必须增加运输牲口。于是,县政府又购买了130头骆驼和150头毛驴。在增加运输力量后,各区乡干部发动群众组织运盐,其中二区组织了14个帮,五区组织了一个由26峰骆驼组成的朋帮,统一运盐。此外,各区群众还向蒙古族群众购买骆驼投入盐运。至6月底,盐池县运盐队伍运输食盐12746驮,比原定的8000驮任务超出了4746驮。
回族群众运盐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战争局势的变化,盐价大涨,运盐获利大,回来时又可驮粮获利,运盐者逐渐增多,一些回族群众也出资购买骆驼,踊跃承担公私盐运输任务。盐池县一个区回族群众有骆驼149峰,他们将这些骆驼全部投入运盐。县政府特将这支回族运输队分为两队,每队发给通行护照及标示旗子,该骆驼队平均每次运盐298驮。盐池县回族群众在食盐生产、销售和运输的每个环节都积极参与。《解放日报》曾经有一篇报道,题为《盐池用骆驼运盐 回民已运八百驮》,充分说明盐池县回族群众的运盐力量不容小视。
抗战时期,盐池县的产盐量逐年增加,1939年为19万驮,1943年增至38.8万驮。随着运输力量的大增,盐池县的食盐,不仅遍销陕甘宁边区,而且还远销到国统区,并采取以盐易货等方式,换回边区军民所需的棉花、布匹、钢铁、药品、纸张、粮食等物资。食盐的生产、运输和贸易,对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活跃边区经济贸易,支援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盐池县也因此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
(二)创办元华工厂
抗战时期,盐池县元华工厂声名远扬,是陕甘宁边区企业的模范代表。
盐池县解放前,靳体元先生创办了“无本成”商号,资本700元银洋,主要经营皮毛和杂货。1940年6月,三边地区的合作社、商号负责人及地方绅士赴延安参观,参观团由盐池县商会会长靳体元与定边商会会长周山率领。到达延安后,他们参观了延安的机关、学校及工厂。1941年,靳体元被选举为盐池县参议员,并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会议期间,他与其他参议员联署提交了开办工厂的提案。当年,元华工厂正式创办,工厂以靳体元之“元”字和商会会长杨华亭之“华”字共同组合命名。
元华工厂创建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设备和人员短缺,仅有两架旧纺车和一架打毛机,基本都不能用;仅有的3名工人中,有一位在当年冬天因煤气中毒死亡。股金没有凑齐,也没有厂房可用,建厂一度被迫停止。直到1942年春,在县政府派出的干部协助下,工厂才正式开工,人员招聘也进展顺利。到年底,工厂的本利达到30多万元,开始盈利。
元华工厂初期称为元华纺织厂,主要从事毛纺织业,设有擀毡、毛织口袋、毯房等生产部门,生产20多种毛纺织品。创办者除了靳体元、杨华亭外,还有刘养民、刘占金等人,共有公私股9万余元。主要技术骨干是张元贵,他精通纺织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元华纺织厂的纺织产业迅速发展。1942年,三边分区计划生产衣服、被子及毡帽数万件,这项任务被分配到各县,盐池县的任务由元华工厂独立完成,每项任务都超过计划50%,充分显示了元华工厂的生产能力。同年6月,盐池县联社和盐池县城区消费合作社并入元华工厂,使元华工厂成为一个工、商、农联营合作企业,并成立了监事会、理事会。业务范围也拓展到运输、商品等多个领域,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合作社企业。
1943年,是元华工厂大发展的一年。当地群众纷纷向工厂投资入股,入股资金超过4万元。定边新塞工厂也以工具折价的方式投资3.5万元,塞北工厂也投入了一定数量的股份。至年底,工厂获得盈利额达2万多元。
1944年初,在股东代表大会上,干部、工人及群众又一次入股,总共入股金1000多万元。至4月,工厂的资本达到4000多万元,为建厂初期的300多倍,其中公有股份2800余万元,私人股份1200余万元。逐渐形成了以毛布股、地毯股、擀毡股和口袋股四大股为核心,兼营运输业、农牧业、磨坊、油坊、医药业及食品合作社跟盐业合作社的综合营销体系。(www.xing528.com)
合作社还设立了农牧场一处,负责收购地方特产、牲畜及粮草,以实现原材料的自给。同时,成立了运输队,以63峰骆驼和10匹骡子为主要运输工具。运输队主要负责运盐,并代运公粮、公草及日用商品。在此基础上,工厂还设立了油坊、磨坊、药房及骡马店各一处,业务范围涉及边区商业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到1944年,随着发展得日趋成熟,工厂逐步建立了一套与生产形式相适应的组织系统。工厂的最高决策和权力机构为股东代表大会,下设董事会,聘用厂长和经理。工业股下设毛布组、毯房组、毡房组、口袋组4个小组,同时设有伙食管理员、会计及库房管理员,与之平行的是运输队、农场和合作社等其他业务部门。
1944年,元华工厂经理靳体元被陕甘宁边区授予“边区合作社英雄”光荣称号,在杨家岭大礼堂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并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会上他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了办厂的经过。
1942年到1945年,元华工厂用羊毛为边区干部和前方将士制作出衣胎、被胎、绒帽(毡帽)、毛毡、军用毛毯等共计12万多件,还有大量毛袜、手套、军鞋等。陕北的冬天天寒地冻,当时的干部、战士又多在室外工作、战斗,没有这些东西就无法过冬。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头上戴的是元华工厂做的毡帽,身上穿的是元华工厂制的毛衣或皮袄,晚上盖的是元华工厂制的毛被。
元华工厂是盐池县的第一家大型工厂。1947年3月,盐池县城失陷后,元华工厂关闭,前后存在了5年多时间。元华工厂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发展畜牧业
盐池解放之初,皮毛贸易并未引起苏维埃政府的重视。抗战全面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重视发展畜牧业。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发展畜牧业作为一项任务列入春耕计划当中,当年发展畜牧业的计划超额完成(见表4-1)。
表4-1 1938年陕甘宁边区畜牧业发展情况
陕甘宁边区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为了提供运输工具。在陕甘宁边区,驴和马是一种运输工具。随着运盐量的增大,运输工具成为决定食盐销售的重要因素。二是为了发展皮毛业。牛、羊是皮毛贸易和纺织业的重要原料来源。三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陕甘宁边区全部依靠畜力耕种,大牲畜是发展农业的重要生产力。四是为了满足军民肉食需求。
抗战时期,在盐池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盐池县畜牧业发展很快。1936年盐池解放时全县仅有羊只4.8万多只,到1945年发展至15.7万多只;牛原来只有1100多头,到1945年发展至4100多头;骆驼原有80多峰,1945年发展到1100多峰。
1940年之前,盐池县生产二毛皮、滩羊皮6万多张,羊毛25万余斤,但因纺织业尚未全面发展,外运道路受阻,使皮毛出口受到限制。1941年,陕甘宁边区纺织业大规模发展,纺织所需要的羊毛大部分来自三边地区。
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盐池县的皮毛业发展迅速,到1941年9月,盐池县将8万张二毛皮制成成皮,大部分用于出口。羊毛和羊绒产量也很可观,除供应纺织工厂和合作社外,还有大量出口。
盐池县的皮毛质量很高,居三边各县之首。其中,黑白羊、滩羊是盐池县的特色,不论是羊肉还是皮毛品质都不错。据1943年初的统计,三边地区共有羊50余万只,其中盐池县有绵羊和山羊12余万只,这些羊是盐池县发展皮毛业的上等原料。盐池县所产的白二毛皮更是驰名中外,毛长质软,轻柔光亮,甚是温暖。
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加强对皮毛贸易的管理,成立了三边皮毛庄。该庄为公私合办,归三边专署直接领导,三边物资分局局长为经理,定边商会会长为副经理,初始资金由边区物资局和三边分区投资一部分,然后再从民间招股。三边皮毛庄设于定边,但在盐池县、靖边县等地设立分庄。盐池分庄设于三边皮毛出产中心,即今盐池县麻黄山乡一带,县内再以区为单位设立皮毛站,皮毛收购由合作社代理,群众在合作社可以直接用皮毛换取所需物品。皮毛站将皮毛送往分庄,因质优价廉,盐池县产的皮毛必须上交到三边皮毛庄再进行统一销售,而靖边等县的皮毛则可以由地方分庄销售。此外,陕甘宁边区政府还设立皮毛会进行皮毛收购。每到会期,合作社带着日用百货,群众带着皮毛,直接进行交换,加速了皮毛的收购速度。
与此同时,盐池县军民积极发展纺织业,公营纺织、民间纺织蓬勃发展起来。发展纺织业除了元华工厂外,更多的是家庭自纺自织。盐池县委、县政府作出发展纺织业的决定后,党政军干部首先带头,并动员干部家属参加纺织。为鼓励群众纺织,解决具体困难,区、乡政府采取贷款、先支工钱等措施,调动了妇女的积极性。1943年,盐池县学会纺织的有2236人,自制纺车1262架(脚踏纺车86架),织布机20多架。在开展纺织生产的同时,手工作坊也大为发展,主要有皮坊、毡坊等。
(四)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盐池县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生产,支援前线。逢年过节,县党、政、军、民都在一起召开联欢会、座谈会;县、区、乡三级领导和群众一起抬着猪肉、羊肉、米酒、年糕等食品慰劳子弟兵和抗属,子弟兵也为群众挑水、垫圈、背柴、打扫卫生。为使前方将士无后顾之忧,英勇杀敌,全县组织义务耕田队1000多人,为抗属代耕、代种。政府还定期发放救济粮款,解决抗属的生活困难。军拥民,民拥军,军民关系情同手足,犹如鱼水。
为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全县组织了互助组、变工队等劳动组织。在互助合作中,共产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据1944年统计,全县参加变工队、互助组的党员有218人,占党员总数的60%,有1/3的党员担任了组长、队长。
(五)发展甘草产业
甘草又称为甜草,是一种补益性的中草药,被称为“药王”,一般生长在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荒漠草原及沙漠边缘地带。盐池县盛产甘草,盐池县安定堡的甘草则被誉为“天下甘草之最”。农民在农闲时多以挖甘草为副业,但由于销路有限,甘草产业一直未能发展起来。
从1938年开始,陕甘宁边区政府鼓励群众挖甘草,并设庄收购,盐池县的甘草产量激增,甘草成为盐池县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1938年至1941年,盐池县遭受严重旱灾,粮食歉收,加之土产特别是甘草不能输出,人民纷纷逃难。1939年,盐池县甘草产量为190多万斤,陕甘宁边区在盐池县设立了20多家甘草庄,按每斤甘草2角左右收购。1940年,盐池县甘草产量为100万斤,但由于包头被日寇占领,通往包头的销路受阻,甘草产值下降。直到1941年9月,盐池县的甘草还无人收购,大量甘草积压。严重灾情加上甘草积压,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存。
为了打破封锁,陕甘宁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了制药厂,计划生产甘草膏。到1942年底,陕甘宁边区建设了八路军制药厂和光华制药厂,供应军用和民用中、西两类药品,但尚不能完全自给。1943年,为研究边区出产之药材,设法购买原料,以期增产必需药品。
陕甘宁边区制药厂的建立,部分消化了盐池县的甘草。1942年,盐池县的甘草产量和出口量大为增加。1943年初,《解放日报》报道,盐池县甘草销路大增。由于盐池县的甘草品质在全国的声誉较好,从194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的庄客纷纷来到盐池县,准备运销甘草。据盐池县地税局统计,从1942年7月开始到年底,盐池县共出口甘草537500多斤,共收入约250万法币,这个数字无论对盐池县还是陕甘宁边区来说,对缓解经济困难都至为重要。1943年春,盐池县确定了挖30万斤甘草的目标,形成了全民挖甘草的局面,吸引了许多庄客和药商直接来盐池县现场收购甘草。
军民联合挖甘草。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备二团和警备七团在盐池驻防的8年间,也积极挖甘草。1943春,驻盐池县的部队挑选了400名战士,购置了400把铁锹,挖了一个多月甘草,每个战士平均每天挖甘草11斤,取得了近20万斤的成绩,获得近50万元收入。警备二团战士还挖了一棵“甘草王”,有碗口粗,一丈多长,两个战士抬了回来。当地甘草商给价14万法币,没有卖,后来把它送到延安的边区生产展览会上展出。
盐池县驻军挖甘草,还涌现出了劳动英雄。七团原计划40天挖甘草6万斤,结果32天就挖了9.2万斤。该团战士张治国每天平均挖47斤甘草,最高挖了112斤,成了劳动英雄。该团还专门开展“张治国运动”,并成立了张治国运动委员会。
1944年,盐池县甘草产业持续发展,甘草出产约190万斤,同时甘草价格也有所上涨,甘草销售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增加了近500万元的收入。
对于盐池县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日报》作过多次报道。1943年10月12日,《解放日报》报道:盐池县机关生产良好,经费大部分自己解决,肉食丰富,每天有牛奶、羊奶喝。1943年10月29日,《解放日报》又报道:盐池县农牧产量、盐产量都比上年增加1倍。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食盐、皮毛、牲畜、清油、药材(甘草)、粮食贸易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而盐池县的“三宝”占了大部分。
(六)盐池县群众积极支持抗战
抗战时期,盐池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支持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扩征”就是在正式征集之后又增加的数额。1940年,三边分区给盐池县分配的扩征任务是粮食600石(每石500斤),扩军40名,募集抗日救国券1万元。半个月之内,盐池县就完成了粮食761石2斗2升,超额完成161多石,抗日救国券超额570元。虽然群众都很困难,但大家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都很踊跃。征粮工作都是在大会上自己报名交纳的。一些贫困户本不应出粮,但他们也报名要求出粮。回六庄的回族群众,原本不征他们的粮,但他们自愿交出10石;三区三乡的赵国珍自报交4石,众人觉得他负担太多,一致提出减少,最后交了6斗;一区贫困户李三成、姚学林、田举等也报名出粮,最后每家4斗。还有实在无粮可交的人,自己报名帮助纳粮多的人把粮送到粮站。扩军、捐款工作也是一样,还互相比赛。父母送子参军,兄弟争相报名的事例到处都有。五区一乡乡长牛岳,在大会上首先报名送儿子当兵,带动了全乡扩兵工作超额完成;在二区的扩兵讨论会上,陈七对李万清说:“你家能出一人的话,我家一定出两人!”互相激励的结果是两家的3个青年都当了兵。这与国统区强拉硬捆抓壮丁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全县青壮年除参军参战外,在家的组织了自卫军(民兵),少年儿童也组织了少先队。自卫军平时除站岗放哨、锄奸防特、传递情报外,还要随时准备协助部队参加战斗。当时的鸡毛信传递,就像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跑。信传到谁手里,不管他是正在吃饭或睡觉,都要立刻起身就走,决不能等到饭吃完或者睡到天亮再走。
盐池县人民群众除了搞好生产、种好地、养好畜之外,还要担负大量的战地公勤任务。每年打下的几十万驮食盐,全靠毛驴和少量的骆驼运到五六百里外去销售。陕甘宁边区政府每年分配给盐池县运送公盐的任务在3000驮左右。农民每年都有运送公盐的任务,只要家里有一头毛驴,就要接受一头驴的运量。除了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还要帮助抗战军烈属、工属(干部家属)代耕代种,代交公粮,保证抗属、工属有较好的生活条件,使前方将士和党政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妇女们除了参加生产劳动外,还有做军鞋的任务,每人每年要给前线将士做几双军鞋。在既无布料又缺棉线的情况下,做一双军鞋实在不容易,但她们谁也不推辞,在千针万线中把对人民子弟兵的爱融入军鞋中。1938年,盐池商会甘草庄在7天之内就募集军鞋500余双;全县还募集羊皮,为前方缝制皮衣142件;1940年,募集救国公债券10570元;1941年完成救国公债券16000元,还超额完成了救国公粮募集。每年秋收后,群众都争着早交粮、交好粮,一边打碾(糜谷都要碾成黄米和小米),一边赶上毛驴跋山涉水,把粮草送往粮站和前方。
(七)关心移民、难民生活
抗战时期,盐池县委、县政府重视和关心从国统区逃来的少数民族群众。据1942年4月29日《解放日报》报道,盐池、定边两县回族100余户480人,都是陆续由甘肃、宁夏国统区迁来的。盐池县委、县政府分给移民、难民土地和牲口,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盐池县政府制定奖励制度,规定一人教会五人纺线,奖励2000元边币,鼓励回族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当地群众十分注意民族团结,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形成了民族团结、共同抗日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