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整体层级提升
水上交通发展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带来城市交通整体水平的升级。
(1)减轻陆地交通压力。武汉市水域面积广阔,水上交通的发展将激活滨水地块的活力,区域影响范围会扩大,居民数量会不断增多,这样不仅可降低对陆地交通的依赖,还使人们出行及生活方式多元化。
(2)交通便捷,节能减排。这主要体现在行程时间、距离的缩短和能耗降低上。陆地公共交通市区均速为15~20 km/h,水上交通由于几乎无交通灯和拥堵停滞,航速可达到20~25 km/h。同时水上交通与陆地交通相比,无须因自然或人为等阻碍而严格按照道路轨迹行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行程。英国由相关数据估算RT(陆地快速公交系统)能耗为1.2 MJ/(p·km),PRT(陆地私人快速公交系统)能耗为0.55 MJ/(p·km)。而WRT(水上快速公交系统)及WPRT(水上私人快速公交系统)能耗约为陆地同类系统的70 %~80 %。水上交通可便利使用清洁能源(小型水力、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及中水系统,整体能源体系更为低碳。
(3)建立城市大水上交通网。水上交通可以逐步形成环联网系统。初步规划构想可形成四大水系交通网络圈,分别为汉阳水系交通圈(包括龙阳湖、三角湖、知音湖、天鹅湖、南太子湖、墨水湖、小塞湖、小岔湖等)、东湖水系交通圈(包括东湖、杨春湖、沈家湖、严西湖等)、汉口水系交通圈(包括金银湖、盘龙湖、西寨湖、黄塘湖等)、武昌水系交通圈(包括南湖、汤逊湖、野芷湖、黄家湖、青菱湖等),每单一水系圈先建设航道,使区域内部水体连通,并与区域陆地交通相连接。四大水系交通通过长江、汉江两条城市主水系进行连通,与城市内外航道及整体陆地交通形成统一联系。
2.对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
交通建设的主要动力和成效就是拉动沿线及周边地区发展,水上交通也是如此。
(1)激活滨水地域性社区的营造。
近代武汉市均沿长江、汉江两岸建设,但随着城市发展逐渐向陆地纵深扩张后,原沿江区逐渐没落,并成为城市建设难题。水上交通的重塑使原“断路”变成通路。交通人流、车流、物流必然带来滨水区域商业、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滨水社区有了重塑辉煌的可能性。沿江区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水上交通运营集团对滨水区域重新进行整体规划(拉直与水系相接道路,减少交通量并使江面风可通过此通道进入城市,改善小气候),升级设施,就地还建,引入低碳技术、地域性设计(建设新里弄社区,重塑武汉特色生活模式,并尝试将水系引入社区,与建筑物相关联,重构行为方式,真正形成滨水特色,如图8所示)等,进行综合性营造,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2)营造滨水地方建筑。
滨水建筑是滨水社区最基本的单元体,滨水建筑不应发展为高层住宅,应以底层和多层住宅为主,建筑间采取紧凑型布局可相互遮阴,采用坡屋顶或者架空屋顶可保证保温隔热功能,建筑立面、屋顶及内部道路上空可多做绿化,尽量采用外遮阳构件和深挑檐,东西向均不开大而浅的洞口(图9)。
图8 水系引入构想
图9 滨水建筑(www.xing528.com)
(3)带动滨水低碳景观建设。
人气的聚集使滨水低碳景观有了发展空间,此类营造有许多成功案例: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英国老牌综合型设计公司)通过水系旁自然湿地与人工硬地的结合处理,以及太阳能、风能路灯等来诠释低碳景观理念(图10)。荷兰鹿特丹利用废弃的水上交通工具构件构成滨水小品(图11)。荷兰水上居住事务所考虑到城市增加额外公园区较困难,提出“海树”概念,以高密度的城市绿色斑点为动物群提供栖息地。该营造技术与油储水塔相当,已十分成熟,完全可实现(图12)。
图10 城市滨水低碳景观
图11 荷兰鹿特丹滨水小品
图12 滨水“海树”低碳景观平面图及效果图
3.新兴产业链的带动
水上交通不仅可促进传统的旅游业、商业发展,同时也会形成新兴产业链。如英、美等国均利用“二战”后废弃的潜艇、水陆两栖船、退役军舰等作为城市观光旅游项目,且非常受欢迎。而我国也存在许多此类淘汰的或废弃的水上舰艇,完全可军用转民用再次利用。同时可在不影响交通航道的水域范围内开辟水上商业特区,利用淘汰的船体、灯塔、游轮等“水上浮动岛”作为特区载体:可提供水上住宿、休闲娱乐、减税购物等空间。武汉水系旁的大片芦苇荡极具滨水自然特色,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基本无人观赏,现也可进行策划营造。荷兰小孩堤防风车群(图13),几乎无人工痕迹,仅将自然的植被、航行水系和规划的简单路径相结合,既可驾船穿梭其间,也可进行摄影、骑行、漫步、春游等郊野特色(非城市空间)体验活动。
图13 荷兰小孩堤防风车群景观图
4.城市新品牌的建立
武汉的水资源影响力远不及威尼斯(图14),归根到底是因其水体品牌影响力未形成。而作为未来智慧城市的武汉,完全有可能利用已有科技、人才、资金和政策资源建立现代低碳的水运交通,产生新时代的新气象,打造新江城品牌。武汉不仅有灵动的水体,还有秀美的山体,山水园林城市是其发展方向。在陆地区域“显山露水”很难实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借助水上交通使人们穿梭于城市的山水之中,以体会步移景异、空间形态无穷变化的武汉独特城市魅力。
图14 威尼斯水城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