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地区传统建造工艺的保护与现代化探索

民族地区传统建造工艺的保护与现代化探索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保存了大量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更重要的是还有少量年事已高的传统建造工匠。当下除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对传统工匠和建造工艺的保护也亟待展开。恩施自治州处于偏远山区,建造现代化建筑并不适合,但吊脚楼是原创工艺,稍加用心就可以吸引游客。从恩施自治州的层面,将吊脚楼建造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效仿目前乌镇等八个江南小镇打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举措。

民族地区传统建造工艺的保护与现代化探索

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保存了大量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更重要的是还有少量年事已高的传统建造工匠。当下除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对传统工匠和建造工艺的保护也亟待展开。

以湖北西部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自治州)为例,旅游休闲产业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山水自然环境、少数民族风情是其最独特的资源,都应得到重点保护。从民族风情角度分析,土家族吊脚楼是恩施自治州最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名片。土家族吊脚楼又名干栏,著名学者张良皋先生称之为中国建筑三原色”之一,表明吊脚楼价值不仅对土家族地区重要,对整个中国建筑也有独特的贡献。

近年恩施自治州出台了不少保护吊脚楼的举措,但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土家族聚居地的恩施自治州,要从湖南请木匠完成木结构建筑;老百姓对吊脚楼的价值缺乏认识,有钱就要拆掉吊脚楼盖砖混小洋楼……

从建造技术角度,吊脚楼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吊脚楼仿制品多数不够地道,旅游者更喜欢原生态的东西。

(2)吊脚楼工匠传承断代,现存工匠多数在70岁以上,没有传承工艺的年轻人,再过10年便没有可以建造吊脚楼的工匠。

(3)保护下来的吊脚楼用于旅游接待,缺少现代生活条件,湿度太大,隔音差,导致旅游接待能力不足,亟须实现现代化转型。

(4)传统工匠无相应资质,被排除在现代招投标体系之外,传统工艺更是无人继承。

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通过政府引导,把吊脚楼建造工艺作为恩施自治州的主流建筑技术,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传统工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恩施自治州处于偏远山区,建造现代化建筑并不适合,但吊脚楼是原创工艺,稍加用心就可以吸引游客。只要使用传统建造工艺,吊脚楼的风貌自然是原生态的,就不会像混凝土建筑那样出现千篇一律的格局。现提出以下措施供参考。(www.xing528.com)

(1)整理吊脚楼工匠名录,以市县为单位成立吊脚楼工匠协会,以协会承接建设工程,保证传统工匠承接项目的合法性。在传统村落、景区、历史文化名村等项目中,优先把吊脚楼的修复和新建交给协会来做,以维持工匠队伍。鼓励现有施工企业往吊脚楼方向发展。

(2)以协会带动成立吊脚楼工匠学校,培养下一代工匠;要特别注意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结合,推动工艺的现代化。

(3)整理吊脚楼工艺,并将其系统化、科学化,出版典籍供参考交流。

(4)从恩施自治州的层面,将吊脚楼建造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5)时机成熟之时,将恩施自治州的代表性吊脚楼村落“打包”,集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效仿目前乌镇等八个江南小镇打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举措。

(6)目前木结构建造技术本身就是国内稀缺的产业,在技术储备到达一定水平之时,还可以对外输出。

【注释】

[1]本文成稿时间:2016年7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