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的黎锦熙先生不仅倾力于国语的理论研究,而且将其付诸“实验”和“实践”,将自己的理论观点转化为实际成果,致力于培养国语专业人才和师资力量,使国语真正地走向民众和走向普及,践行了从“文化战线”上服务“抗战建国”的使命自觉和教育夙愿,为中国语言与文字的教育和普及事业积累了成功经验。
1938年暑假,黎先生指导西北联大学生在难民收容所中选择了12名文盲,做了一个“实验利用注音符号扫除文盲,究竟把‘学习文字的期限’‘缩短’到若干时日?把‘阅读书报的效能’‘增加’到何种程度?”的教育实验。“实验”所用的“课本”是根据黎先生提出的“注音汉字”的基本方法编制、由西北联大中国语文学会自行编印的《注音符号课本》,参用教育部编印的《民众学校课本》(第一册)。实验的“成绩”如下:“共上课四周,以二十小时教完注音符号,另予以阅读和写作为指导,合计四十小时。十二名中,除两名略有耳病,一口齿不清者外,余皆能读出注音汉字的音。其中有四名成绩‘优’,能把‘民众小报’读得精确流利,且能用注音符号自由拼写词句,发表己意;有二名也能读能写,但尚不甚纯熟;余四名因年岁太稚(皆不满十岁),略能读,但不甚了解其内容意义(因此项‘民众小报’其内容大都是战时常识与战事消息,原为成人而设,非儿童读物也)。”黎锦熙认为,“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个产业落后、贫而弱的国家,打算要办到教育普及,非在时间上经济上着想不可”,而“注音符号”即是“简捷经济的办法”“可以把扫除文盲、抗战建国的重任担负起来”,并希望“政府有整个的计划,作普遍的推行”,“全国知识分子对于注音符号的功效,有所认识,动员起来”“从事社教的同志们,再接再厉,提倡运用”,“期于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力量,收到极大的效果!”[21]
当时坐落于陕南的西北联大,成为西北地区社会教育的主干力量,时任西北联大国文系主任的黎锦熙将注音汉字和国语推广纳入西北联大的社会教育实践当中。他十分重视注音汉字和国语推广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现在大学兼办社会教育,要同学们做社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文字,这就要利用注音符号,来推广民众识字运动”[22]。在黎锦熙的倡导下,“国语及注音符号讲习班”成为西北联大“社会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23]1938年暑假,西北联大举办了“陕南六县小学教师讲习会”,黎锦熙将“注音汉字”教育列入讲习会的主要科目之一,以提高小学教师的注音汉字和国语推广的“知识及技能”。[24]为注音汉字和国语推广的社会教育做准备,他“先从师资着手”,在西北联大专门组织开设了“国语研究班”,1939年2月“加入研究之员生,共二十六名,训练期间为一个月”。在“民众训练”方面,他组织举办了“本大学中国语文学会成立国语注音符号讲习班”,讲习班开设“妇女、成人、儿童三班”,每班“二十人至四十人”,“凡不识字之男女,在八岁至四十岁之内,皆得入班”,“教材分成人(妇女班同)、儿童两种,统一由语文学会自行编制”,制定了详细的“训导之要目”“训导之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农民小报编辑大纲”等,并将“在民族意识之培养,与抗战情形之认识,并使民众明了个人与国家社会之关系,同时辅导其身心发展,以养成忠诚勤朴,负责任,守纪律之良好国民”作为讲习班的“训导之目的”[25],以发挥国语普及的文化自觉功能。
抗战时期,黎锦熙还积极推动和参与国民政府国语推广的政策制定,并在大学举办国语专修科以培养研究与推广国语的人才和师资力量。1940年7月,时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的黎锦熙赴重庆出席教育部召开的国语推行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如何制定注方音字母等问题,并成立了全国方音注音字母修订委员会,推黎锦熙、魏建功、卢前为委员,按照国音编订“中国音韵”,是书于1942年出版,为民国以来第一部韵书。1943年8月,黎锦熙又赴重庆,出席国语推行委员会与全国方音字母修订委员会会议,会上讨论制定了注方音字母的草案,即《全国方音注音字母总表》。[26]1944年,在黎锦熙的倡导下,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西北师范学院成立国语专修科,专门培养国语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师资力量,黎锦熙任国语专修科主任,并亲自给专修科的学生讲授国语运动史、方音与方言等课程。其间,黎锦熙还专门撰写了《为什么师范学院要设二年制国语专修科》等文,专门论证了国语“提高与普及”相反相成的理论问题。[27]国语专修科为国语研究人才的造就和国语推广师资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黎锦熙的办学努力为抗战胜利后推动台湾同胞的国语推广和民族认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胜利前,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同胞必须学习和讲说日语,国语遭到严重践踏,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观念受到很大扭曲。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首当其冲地面临着如何推广国语和修复民族认同的紧迫危机。此时的黎锦熙积极动员西北师范学院国语专修科的学生赴台湾担负时代重任,当时因西北师院国语专修科的毕业人数不足,黎锦熙还专门组织了“国语讲习讨论会”,动员并培训中文、教育等系的学生去台湾推广国语,并嘱告同学们:“到台湾去推行国语,非只教会了国语标准化就完事,还须通过国语教育完成文化的建设和民族的团结,才算尽了国语教育的功能”[28],可谓是始终不忘国语事业所负有的文化自觉使命。目前,台湾与大陆已是“书同文,语同音”,但今天的我们不能忘记70多年前黎锦熙师生为此所做出的贡献。
抗战时期是黎锦熙国语教育思想与实践丰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国语事业所彰显出的文化自觉情怀令人感佩,其国语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广亦是卓有成效,为此后中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和普及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注释】
[1]史锡尧.语文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纪念黎锦熙先生100周年诞辰[J].语文建设,1990(1):26—30.
[2]黎泽渝等.黎锦熙的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6(3):64—68.
[3]方光华、曹振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思潮论析[J].人文杂志,2011(1):113—116.
[4][美]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2—53.
[5][美]列文森著,郑大华译.儒家中国及其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7.
[6]中国的国语运动可溯源到清末时期,但其真正的开展是在民国建立以后,黎锦熙先生就是其中的先驱。黎先生是民国时期国语研究会(1916年成立)的发起人之一,该会拟定的宗旨“国语统一”和“言文一致”成为此后国语运动的基本纲领。“国语统一”指现代白话以北京话为基准制定全国通用的国语,“言文一致”指书面语不再用古代文言而改用现代白话。
[7]黎锦熙.本会的编审工作[J].国语旬刊,1929,1(1):1.
[8]黎锦熙.社会教育和民众组训中间的桥梁[J].西北联大校刊,1938(2):1—2.
[9]黎锦熙.扫除文盲与注音符号[J].教育通讯周刊,1940,3(8—9):24—32.
[10]黎锦熙.社会教育和民众组训中间的桥梁[J].西北联大校刊,1938(2):1—2.又见黎锦熙.社会教育的推进与注音汉字的利用[J].中国教育,1940,1(1):8—16.
[11]黎锦熙.开发边疆的第一件事[J].蒙藏月报,1941,13(10):7—12.
[12]黎锦熙.为什么要推行国语?[J].教育通讯周刊,1940,3(39):5—16.(www.xing528.com)
[13]国语运动何自起?起于国难,这并不是但就现在(指抗战)说,也是就历史说的。甲午中日之战,国难严重,于是厦门有卢赣章先生,既发奋创制“切音新字”,乃尽力推行于闽南;其时吴敬恒先生亦有“豆芽字母”之发明;而王照先生更大规模地推行其“官话字母”于大河南北,南讫江表,东北逾辽河。其动机皆起于国难。
[14]黎锦熙.国语运动与国防教育[J].城固青年,1941,1(1):8—15.
[15]黎锦熙.为什么师范学院要设二年制国语专修科[J].民国日本·国语周刊(1945-03-26),1945(31):9—13.
[16]黎锦熙.扫除文盲与注音符号[J].教育通讯周刊,1940,3(8—9):24—32.
[17]黎锦熙.社会教育和民众组训中间的桥梁[J].西北联大校刊,1938(2):1—2.又见:黎锦熙.社会教育的推进与注音汉字的利用[J].中国教育,1940,1(1):8—16.
[18]黎锦熙.为什么要推行国语?[J].教育通讯周刊,1940,3(39):5—16.
[19]黎锦熙.开发边疆的第一件事[J].蒙藏月报,1941,13(10):7—12.
[20]黎锦熙.扫除文盲与注音符号(续,续完)[J].教育通讯周刊,1940,3(10,12):11—16、15—16.
[21]黎锦熙.扫除文盲与注音符号(续完)[J].教育通讯周刊,1940,3(12):15—16.
[22]黎锦熙.青年学生学养与服务两个重要的条件[J].西北联大校刊,1939(13):36—38.
[23]编者.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二十七年度兼办社会教育计划大纲[J].西北联大校刊,1938(2):14.
[24]编者.陕南六县小学教师讲习会简章[J].西北联大校刊,1938(2):14.
[25]编者.本大学中国语文学会成立国语注音符号讲习班概况[J].西北联大校刊,1939(11):12—15.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二十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1.
[27]黎锦熙.为什么师范学院要设二年制国语专修科[J].民国日本·国语周刊(1945-03-26),1945(31):9—13.
[28]蔡春.我去台湾推行国语[M]//刘锡庆主编.北师大百年校庆征文·我与北师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